長華集團(8070)導線架廠—長華科(6548)去年每股盈餘為14.62元,創下歷年新高,長華科董事長黃嘉能表示,去年合併SHAP效益已開始顯現,公司今年將推廣Pre-Mold技術,開發Wettable Flank QFN基板,隨著QFN新產能持續開出,今年營運看來很樂觀,法人預估,長華科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兩位數成長。
過去長華科以生產LED導線架產品為主,公司在去年併購日商住友金屬導線架部門(SHAP)後,跨入半導體用導線架,目前主要產品為IC Metal Lead Frame及Pre-Mold Metal Substrate,生產據點除台灣住礦跟長華科技,還有大陸成都住礦電子、成都住礦精密及蘇州住礦、馬來西亞住礦及日本OM。
隨著併購效益顯現,長華科2017年合併營收為75.05億元,營業毛利為14.44億元,合併毛利率為19.2%,營業淨利為8.37億元,淨利率為11.1%,稅後盈餘為4.31億元,每股盈餘為14.62元。
就產品來看,去年IC(不含QFN)約佔長華科營收59%,主要為SOP、TSSOP、TSOP及QFP封裝;Discrete約佔24%,主要是採SOT封裝;QFN約佔5%,Pre Mold QFN約佔8%,Power約佔4%。
若以製程來區分,沖壓約佔營收66%,蝕刻約佔34%。
汽車智能化帶動車用電子高度成長,目前車用IC大致可分為微控制器(MCU)、特定應用標準產品(AS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類比(Analog)及功率電晶體(Transistor)及感測器(Sensor)等,每年產值達300億美元,由於車用電子特別要求電子元件的抗高溫需求,以及面臨衝擊與環境震動等惡劣情況,故封裝設計必須利用相對穩固的引腳設計與焊接面來強化元件在PCB上的穩固程度,而QFN體積小,類似CSP(Chip Scale Package)封裝型態,且成本相對便宜,並具有降低熱阻的特性,又因為不需要從四邊引出接腳,所以電性效能極佳,非常適用中、低腳數的高速/高顏系統產品;在焊接方面,由於QFN採用封裝底面端子作為焊接點,一般很難從其外觀的焊錫點來判斷其焊錫性是否良好,即便QFN側面仍留有焊腳,但有些只是橫切面並未電鍍,吃錫不易,而Wettable Flank又稱為可潤濕側翼,用於改進QFN封裝焊接特性,提高可靠性,並透過焊後光學檢測簡化製造過程,直接降低檢測成本,加上Wettable Flank大幅提高QFN焊接品質,可符合車用電子要求,以目視觀察焊接品質,非常適用於各種汽車電子系統應用。
長華科董事長特助蘇雙富表示,長華科利用Pre-Mold技術,將經過一次蝕劇的標準QFN基板進行Molding,再做第二次蝕刻,最後電鍍,也就是直接以第二次蝕刻去刻出台階,形成可潤濕側翼,取代掉封裝廠在Wettable Flank封裝時的額外一倍的切割工序,大幅提高良率,降低成本,成為公司搶攻車用IC導線架的利器。
2016年使用導線架封裝的IC約佔整體IC封裝的64%,其中高階導線架(以QFN為主)佔整體封裝顆數比重將由2016年的27.1%上升至2021年的32.1%。
目前長華科QFN月出貨約70萬條,預計4月產能拉升到200萬條,7月會再提高至300萬條。
黃嘉能表示,隨著QFN新產能持續開出,今年營運看來很樂觀,法人預估,長華科今年業績可望較去年兩位數成長。
(時報資訊)
長華科 訂單滿到明年Q1
IC導線架廠長華科(6548)受惠於封測廠及IDM廠訂單湧入,8月合併營收6.69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而在日本及歐洲IDM廠擴大下單,以及封測大廠擴大採購等情況下,長華科訂單已滿單到明年第1季。
長華科公告8月合併營收月增1.4%達6.69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紀錄,較去年同期跳增近14倍,累計今年前8個月合併營收達37.35億元,較去年同期跳增逾11倍。
長華科營收較去年同期大躍進,主要今年3月順利完成併購日本住礦的日本以外地區導線架廠。長華集團基於專業分工考量,將導線架廠股權全數轉移到長華科,因此今年長華轉讓手中SH Asia Pacific(SHAP)股份給長華科,讓長華科5月底取得SHAP所有股權,長華所持有的2家成都住礦各30%股權也轉移到長華科。。
長華科目前接單滿載,法人預估第3季合併營收約在20億元左右,略優於第2季。由於第3季長華科已不必再扣除少數股權獲利部份,加上下半年有效稅率回歸正常,因此,長華科下半年獲利將較上半年出現倍數成長。
(工商時報)
MoneyDJ新聞 2016-08-22 09:15:49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長華科技(6548)是長華電材(8070)集團一員,預計9月份轉上櫃掛牌。長華科現有主力產品是LED導線架,透過已開發完成的Pre-Mold基板新技術開發出Pre-Mold QFN導線架(如附圖;圖片來源為該公司),未來要成為IC基板市場的重要供應商,將為長華電材集團未來逐步投入IC製造業的先鋒。法人評估,LED照明對EMC(Epoxy Molding Compound)導線架需求持續成長,同時IC基板也具有潛力,會是今、明(2017)年長華科技營收的主要來源。
長華科成立於2009年,是LED專業MEC導線架生產廠,年產能約32.5億顆,其客戶有Cree、Osram、飛利浦等。
採用熱固性環氧樹脂材料製作的EMC導線架,是金屬線材與Epoxy環氧樹脂經由Pre-Mold技術而結合;使用在LED產品上具有抗UV光與減少色變,抗高熱與變形,而價格也比競爭技術陶瓷基板要低,較更早期導線架PPA工程塑膠材料的耐用度更好、尺寸也更小等特點。
(一)LED照明逐步復甦,長華科EMC導線架業績恢復動能:
LED照明將逐步取代傳統的白熾燈照明,長華科應用在LED客戶的EMC導線架將有成長動力。
據LED inside預估,2014~2018年整體LED照明產業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12%。搭配EMC的中功率LED照明也會取代高功率照明,成為LED照明的主流。
長華科近半年來受惠於LED照明需求回升,業績好轉。
長華今年半年報的營收年增38%至2.19億元,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約4.6個百分點到32.7%,EPS 1.27元,營益率年增約4個百分點至17.5%,今年半年報業績出現年成長。
(二)借重Pre-Mold,朝Sensor/MEMS導線架應用:
長華科近年積極投入研發,在2015年成功開發出IC封裝的Pre-Mold QFN導線架產品,能夠降低客戶的製造成本,並提高效率,近期有機會跟客戶商談訂單。長華科技並已獲得了美國IDM廠的合約,將用於車用電子產品上;法人表示,今年效應還不明顯,應待明年。
長華科技董事長黃嘉能在廿多年前獲得前東家華立企業(3130)董事長張瑞欽充份授權、成立了長華電材;長華電材旗下有長華科技、濠瑋精密、易華電子(6552;原名為台灣住礦)與華德光電。這幾家子公司業務跟長華電材封裝材料代理模式不同,都跟製造業務相關。其中,近期要轉上市的易華電子、轉上櫃的長華科技公司業務交集,在高附加價值的IC Substrate基板上,未來在LED、高階手機、高電壓的車用電子、工業級應用、輕薄科技產品上得以發揮。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6e471848-c5d2-45e0-939e-69246b6f56c8&c=MB07#ixzz4I8kuCdUB
MoneyDJ 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