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neyweekly.com.tw/Stock/NewsDetail.aspx?UType=15&UID=13946244780

資金板塊挪移 別太早放棄希望
李春生│2018/8/23 下午 03:23:36 
上周LEO分享另類投資觀點─針對被動元件族群─事件投資法,觀察新聞媒體或公司放出利多訊息,股價卻依舊不賞臉時,要特別小心。

七月底,國巨除了庫藏股訊息激勵股價短線小反彈以外,緊接著釋出八月初要召開法說會,這還是臨時安排的,不過已經釋出利多訊息,表示九月將第四度漲價。

另外幾乎天天都可以見到媒體「傳」日商將調漲MLCC報價,原先有些媒體提到九月調漲,後來更提前,表示不排除提早到八月漲價,理論上應該要大漲特漲,全面漲停,結果不但沒漲,還連續往下探底。

類似這樣的新聞出現在上半年,幾乎都是全面大漲,但七月以後同樣訊息卻漲不動,代表投資人對利多感到疲乏,或是有人釋放利多反向賣出股票,現在我們往前一看,是不是覺得很有感觸?

投資其實沒有很困難,重點在於見微知著,睹始知終,從小地方發現大機會。六月底中國傳出限汙令,許多台廠例如毅嘉、台郡等大廠紛紛傳出受到影響。LEO就發現其實泰鼎-KY位處泰國,當時股價二十二至二十三元間,每股淨值高達三一.七七元,股價嚴重低估,加上過去每年平均EPS高達三至四元,去年因為原料價格攀高獲利不如預期,今年嚴控成本,可望慢慢返回正軌。中國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而泰國人工相對低廉,結果在七月初五百億美元貿易戰高關稅實施後,幾乎不受影響,反而股價越走越高,八月七日收盤來到三二.六五元,超越淨值,各家媒體也開始報導獲利,一個多月漲幅高達四六%,所以不是沒有好股票,而是有沒有用心發掘。

下半年避開四大族群

早在七月初,LEO不斷提醒下半年選股邏輯,要跟上半年完全不同,上半年大盤正好,很多股票不管有沒有業績,只要有媒體報導都會大漲一段,漲幅動輒高達五成以上,甚至於翻倍,但下半年要避開:(1)上半年漲多─再漲空間有限,(2)跌深反彈─只是反彈,(3)法人持續賣超─賣壓沉重,(4)融資大增─籌碼凌亂,所以矽晶圓、被動元件這兩大族群就自然避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