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 07:26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貨櫃海運市場熱翻天,亞洲近洋線龍頭萬海(2615)今年來兩個動作引起海運界熱議,一是8日宣布要進軍遠東-美東航線,二是日前大手筆將投資近800億元造船,再加上造櫃合計逼近千億元,尤其訂造13艘1.3萬TEU(20呎標準櫃)貨櫃船被外界視為一場不能輸的豪賭。
萬海是亞洲區域近洋線的龍頭業者,但今年起對於遠洋的企圖心可能勝過所有航商,8日宣布本月18日起,將配置10艘2,800TEU-4,000TEU 船型提供亞洲到美東定期巡航服務,由台北港首航。
照理遠洋航線多用萬TEU級船舶操作,主要原因是過去十年船舶大型化後,用大船跑單位成本低,各航商紛紛投入大船,而萬海卻要以小船來操作,有道理嗎?
萬海這個動作看在業界眼裡就是「打帶跑」,一位業界人士分析,當前不管是美西還是美東,運價都高得嚇人,一趟來回的服務,利潤率基本上都過五成,所以就算用單位成本較高的小船來跑,利潤還是好得很,未來若運價回落,萬海頂多撤掉這個服務即可,屬於小打小鬧的策略,只要第3季最大傳統旺季有賺頭就好。
只不過,萬海今年的買船、造船策略就比較讓市場高度好奇。
根據統計,萬海去年以來到今年6月底止,近一年半的時間,共斥資近780億元。其中,大手筆斥資102.6億元買進11艘的二手船舶,二手船舶經過整理後,加入市場的速度快,今年二手船已經陸續在投入,成為市場新生力軍。
另外一筆最大的造船計畫是進場買進13艘1.3萬TEU全新大型船舶,總造價就達到台幣431.27億元,預計2023年下水;由於1.3萬TEU的船型並不適合亞洲區間航線,萬海用行動對外宣布將揮軍遠洋航線。
一位長期關注貨櫃海運市場的分析師說,遠洋航線和近洋航線經營的眉角天差地遠,萬海若真要投入,將面對不少挑戰。
首先是遠洋航線競爭激烈,遠洋一般來說分為遠歐、北美兩大市場,遠歐有馬士基、地中海等主力歐洲航商,北美是長榮、日韓等亞洲航商最強,但過去10年來的貨櫃輪長程線都是運價殺紅眼的紅海市場,賺少賠多,市場一度低迷到全球前七大的韓進海運破產退出,唯不管遠洋怎麼殺,萬海因為守住近洋,所以幾乎沒有虧過錢,而這兩年遠洋市場轉強主要是因為疫情,兩年後誰知道?
其次,從新增運力來看,2023年後市場壓力就有增無減,雖然受到疫情催化,連海運業界都持續看多貨櫃海運到明年,但隨著全部的航商衝下去造船,2023年估計將有年成長7%的新增運力要投入,萬海交船的時間剛好是2023年,屆時疫情是否延續仍是未知數,遠洋波動性將遽增。
最後是遠洋多是萬TEU級大船在跑,這麼大的船舶對航商的攬貨能力極具考驗,因此才有三大海運聯盟的誕生,彼此透過共班攬貨降低風險,萬海若要進入遠洋成為一員,未來加入聯盟將是必要之舉。另外還有包括船舶貨櫃周轉及管理人員等操作細節遠洋近洋兩個樣。
全球海運界都非常注意萬海的這波擴大資本支出的動作,投資界也不斷揣測萬海這波大動的資本支出,市場真的有這麼好嗎?一位海運業資深主管說,海運業的船舶資本支金額非常驚人,買船、賣船、造櫃都是一門大學問,「航運業的老闆心臟要很強大,買對時機賺大錢,買錯就會一輩子痛」,當年不少航商都在2008年那一波衝下去用高價造船,結果被高成本拖累至少十年,只能說萬海集團「口袋很深」,非常勇敢。
對此,萬海其實也不是沒有推算過,萬海指出,依據內部規劃,除了北美線,1.3萬TEU大船也可以投入印巴跟中東等航線,對於未來的操作仍具信心。
萬海目前總舶數為145艘,去年來造船動作是全面性的評估,不只訂造新船,也買進11艘二手船來整理加入營運,目前二手船舶已經交8艘;未來要交的新船還包括9艘2千TEU、12艘3千TEU。
業界指出,如果不是看好市場商機,萬海不會這樣大動作的造船、造櫃。至於貨櫃訂單的部分,超前部署採購貨櫃數量已達8.2萬個TEU新櫃,5月又訂造5萬TEU,未來陸續交櫃達到13.5萬TEU;今年海運市場續好,新櫃的加入,成為推升萬海營收、獲利成長的新動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