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啥米!建商Q1才喊降價、Q2又喊漲?
精實新聞 2012-06-14 09:06:1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今年初才在尾牙上率所有建商之先喊出降價策略的興富發(2542),當時在房地產業內引來罵名不斷,業界大老高分貝炮轟:「玩弄大眾和建設業、不實在」;不過,該公司的降價說成功搏得各大媒體版面,等於打了免費廣告,說要降價的個案「未演先轟動」,據說已經很多人下訂。然而,在市場期待該建商正式推案能夠真有降價動作時,該公司又提出,「最近工資大漲6、70%」,公司「技術上」會有調整反應成本的動作。據營造廠說法,工資漲最多的時候是去年。房地產業內則私下議論,為何興富發要在此時談工資成本,是不是年初的降價錯估情勢?現在想要漲價了?
今年元月,興富發董事長鄭欽天在尾牙上表示,今年台北房價估跌15%,因此興富發在台北的推案將直接降價15%推出,以順應市場潮流。當時正值總統大選前,房地產市場原來就如驚弓之鳥,政策在打壓、建商只能咬牙挨著被打,心裏想的是,靜待選舉完後,執政黨不再有選票壓力後,房市可以一切回復正常,因此,興富發董座這番話,儼然吹皺一池春水,引起建商大老高分貝大罵他不老實、不負責任。
興富發喊降價,並沒有得到業界的認同,因為,房地產市場是「心理面」影響甚大的產業,一旦有人喪失了信心,可能會讓市場如骨牌效應,價格和成交量一洩千里,所以建商多半死守著價格,一切等到大選完再說。
然而,降價這番話,可是講入購屋者的心坎裏,在去年房地產交易量急縮、房價卻力守不墜下,買方早就在等建商價格鬆動,興富發公開喊降價,自然讓許多想買房的人喜孜孜地前往詢問,據說,當時興富發內部每天接到3、4百通詢問電話,電話接到手軟,大家都想知道房價怎麼降,何時賣。市場解讀,興富發的「降價論」成功達到促銷效果。
從當時興富發喊出的價格觀察,士林金雞廣場案(現名為圓山一號院),要從原本每坪原規劃的售價120萬元,降至90萬元;而內湖日湖百貨案原估售價100萬元/坪,將降到75萬/坪;實際房價降幅達25%,比興富發宣布的15%還大。
當然,隨便上不動產網站討論區,都會看到許多網友認為興富發降價是喊假的,是拉高單價後再行降價,其實售價還是貼近市場行情;但興富發的動作,某種程度反映出當時台北市房屋銷售率急凍、房價飆漲困難,建商不得不想想法子刺激一下買氣。
時隔不過幾個月,興富發的新案遲未推出,價格也一直沒有真的降。不料,520檔期時,市場已傳出即將公開的「圓山一號院」,興富發不會降價賣。果然,在本周該公司的股東會上,由董事長鄭欽天向媒體說明,最近模板工工資狂漲,1平方米由3百元大漲至5、6百元,鋼筋捆工也大漲 ,平均工資漲幅達到60~70%;而且建材也漲價,所以公司考慮技術上進行一些調整來反映成本。
這番話讓外界揣測,興富發這會兒不降價反而要漲價了?
只是,從近期的建材價格來看,建商想在此時漲價並沒有道理。水泥在政府關愛眼神上,即使有電價已正式第一階段上漲的消息面,但水泥廠還不敢輕舉妄動,今年以來的水泥價格應屬持平;至於另一項主要原料鋼筋,今年初每公噸報價在2萬初頭,第2季一度漲至2.1萬元,現在又回跌至2萬元,其實價格也不算有漲。
若要看工資,則確實在台灣越來越多大學生,大家都想坐辦公、吹冷氣,或者去咖啡廳、速食店等服務業工作下,捆工、模板工人越來越少,工資也明顯上漲,但據營造廠的說法,去年上半年,金融海嘯後的景氣有一波小反彈,當時不少建商趕著動工,讓工人大缺,工資漲不少,去年是工資漲最兇的一年,和前年相比約漲了10~20%,今年漲勢趨緩。
再以工資佔營造廠成本來看,大約佔比達到30%;而營造成本佔建商的總成本又在20~25%來看,工資佔建商的總成本影響其實只有個位數字的百分點,去年就算漲了2成,其實還是不大,真正貴的還是在土地成本。
只是,營造廠商也私下表示,像興富發這種推案量一年幾百億的「超級大業主」,只要談好營造價格,就算後續工資漲了,營造廠還是得自行吸收,實在很難轉嫁到業主身上。
這樣看來,現階段建商想漲價,真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呢?也許在年初錯估情勢;也許當時確實想呼應政策,只是從結果來看,Q1喊降、Q2又想漲價,台北房價的戲劇性變化,也顯示出這個時間點買方、賣方心理的矛盾。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46f37fda-145b-482d-b22b-970669b10c2a}#ixzz1xkcX91va
MoneyDJ 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