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保健食品旺季 找葡萄王第二
台股前5檔高價股重新大洗牌,其中電子2檔,傳產1檔,生技2檔,曾幾何時生技股已經登上台股高峰。從高價股可以看出產業興衰,記得今年4月底掛牌的F-金可(8406)只有200多元,當時.......
【撰文/王榮旭】

台股前5檔高價股重新大洗牌,其中電子2檔,傳產1檔,生技2檔,曾幾何時生技股已經登上台股高峰。從高價股可以看出產業興衰,記得今年4月底掛牌的F-金可(8406)只有200多元,當時剛好遇到歐債與證所稅雙重利空夾擊,市場忽略其潛力,我在5月上旬出刊的967期開始,多次撰文分析看好F-金可,當時F-金可股價才約250元與精華的380元有不少差距;上期979期我再度分析:「F-金可Q3營收季增率可望超過2成,股價在6月創高點334.5元以來,約進行34天回檔整理,小破300元就跌不下去,整理姿態奇高,上週一根紅棒突破盤局,技術面翻多準備再走一波行情……。」果真股價上週急漲,已經超越精華,跌破市場眼鏡,F-金可長線潛力還不只如此。

「中概保健股」強強滾

保健食品的葡萄王(1707)雖沒像F-金可創歷史新高,但股價也創20年來新高。大家以為食品龍頭統一(1216)股價創15年新高已經夠會漲,食品前面加上「保健」兩個字,價值可大大不同,葡萄王股價漲更多不是沒道理,統一Q1毛利率29%,葡萄王Q1毛利率卻高達81%,這就是生技的魅力,高毛利低股本。食品獲利王佳格(1227)為美商桂格品牌授權及製造商,產品涵蓋營養食品、食用油、乳製品、飲料及品牌代理,其養氣人參為保健食品領域的領導品牌,今年成長力道可望優於保健食品的平均成長。

外資緊急回補佳格

佳格20年前就進入中國布局,可說是標準中概收成股,相對於正新(2105)、建大(2106)、巨大(9921)及美利達(9914)大漲特漲,佳格相對落後,其自有品牌多力葵花油,是中國食用油市占第一,在中國擴大內需之下,估今年EPS約5元,幾乎不受景氣下滑影響,目前本益比約16~17倍,比起統一的本益比18~20倍,也是相對低估,因此外資展開回補庫存。上週股價逼近填息,因此引來融券放空,股價跌下來則已,若持續漲上去反而觸動軋空行情。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980期】

葡萄王大轉型靠創新及通路

發刊日期:2012.08.17文章點閱:774

經歷三度轉型成功,公司終於苦盡甘來迎接豐收

台股從6922點底部上漲,一路攻到7500點以上,目前雖然未突破今年初的8170高點,但隨著五日均量回升到900億以上,人氣歸隊有助於指數繼續發動攻勢。相對於大盤未過前高,部分個股已經領先突圍,保健食品大廠葡萄王(1707)也是其中之一,股價不但創18年新高,技術面均線也呈現漂亮的多頭排列,儼然成為台股、甚至生技股的信心指標。

攤開葡萄王歷年財報,可發現公司從2001年開始營收、獲利呈現逐年增長的狀態,其中營收年復合成長率達14%,淨利更以每年將近50%的高速成長。即使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公司獲利也僅有個位數下滑,從2009年開始更是大幅跳升,全年EPS由1~2元一下子跳升到3元,毛利率也達到80%以上的驚人水準。這家成立逾40年的老牌生技廠,業績竟能有突破性的發展,相當值得深入探討。

葡萄王大轉型靠創新及通路葡萄王大轉型靠創新及通路

兩度轉型打下生技硬底子

1969年成立時,葡萄王原先以生產學名藥為主,當時因專利藥到期的市場規模不大,學名藥產業受到較少關注,不如現在的神隆(1789)大鳴大放,故公司進入第一次轉型:生產食品飲料。當時台灣機能性飲料市場蔚為潮流,葡萄王推出的「康貝特」一炮而紅,藉由廣告宣傳在台灣打響知名度。然而機能飲料大多以進口原料合成為主,進入門檻並不高,馬上就面臨對手殺價競爭、市占流失的問題,這讓創辦人曾水照先生深刻體會到:唯有研發自有關鍵技術,才能擺脫紅海市場競爭的命運。

公司在1991年跨入第二次轉型,不但奠定了朝向保健食品發展的深厚基礎,也為20年後的業績大成長埋下了伏筆。在這一年,葡萄王投入大筆經費成立生物工程中心,投入菇菌類發酵生產,並從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挖角專業人員補強研發能力,目前中心研發人員已擴充到46位,每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維持在3%以上,甚至比一些科技大廠還高。從1996年推出「靈芝王」上市以來,葡萄王陸續推出20多種產品,公司營運重心已完全朝向保健食品發展,2002年順勢更名為「葡萄王生技」,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保健食品占營收的比重已超過90%。

葡萄王目前原料發酵槽的產能可達275噸,已具備競爭者進入障礙的產能規模,不但在乳酸菌、菇菌等原料發酵都站穩台灣最大供應商的角色,也是台灣第一個運用液態發酵技術來大量生產菇菌類的廠商。尤其乳酸菌在原料生產、O EM代工也有所斬獲,客戶超過20家,其中不乏知名藥廠和直銷商等,從公司成立初期製造學名藥起家,現在變成關鍵原料的提供者,在上游原料和中游製造都累積雄厚實力。雖然代工占營收比重僅5%,但和客戶的合作關係更有助於持續改良技術,以及切入更新的領域,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發展通路 獲利三級跳

在企業經營的微笑曲線中,葡萄王雖然在技術、製造的能力無庸置疑,但剩下的右端因數-通路、品牌,卻甚少耕耘,這也是公司第三次轉型的關鍵。1993年,曾水照決心強化產品行銷,成立以傳銷通路為主的子公司葡眾,並從當時台灣知名直銷商挖角6位高階顧問,為葡眾的經營策略、獎金模式等打下雛形,自此將原料到通路的一條龍模式完整建構。

雖然成立時間較晚,但根據最新統計,葡眾在2011年已成為全台灣第四大直銷業者,會員人數突破8萬人,也是前十大業者中唯一的本土企業(其他如安麗、賀寶芙等皆為外商)。更難得的是,在全球百大直銷業者中,葡眾僅靠台灣市場就能衝上第83名,也是唯一上榜的台灣業者。不同於其他直銷商以賺取業績獎金為主,葡眾經銷商幾乎都是會購買自家產品的消費者,因此對葡眾品牌的產品有著極高的忠誠度。

一般人都認為葡眾的角色僅是葡萄王旗下的傳銷通路,其實不然。在一般藥妝店、大賣場能買到的產品,如「樟芝王」、「益菌王」等,都屬於葡萄王生技的產品,走的是優質平價路線,這是一般消費者較能接受的價位;而葡眾銷售的「樟芝益」、「康貝兒乳酸菌」等產品,則走的是高階產品路線,因此藉由會員傳銷較能有效銷售。此外,葡萄王生技以成分單純的單方產品(如樟芝王)為主,不同於葡眾的複方產品(如樟芝益共含有五種菇菌),成功區隔產品定位,使集團業績呈現平行式的成長。

隨著國內保健食品市場逐步拓展,葡萄王近年來業績直綫上升,其中葡眾也成為主要獲利來源,占葡萄王淨利比重已超過七成。2011年5月台灣爆發塑化劑事件,許多食品、生技廠商因產品檢驗期間不能上架,業績大幅衰退;但葡萄王的原料是自行發酵,並經嚴格控管,無來源疑慮,並以符合cGMP藥廠規格來製造,加上葡眾並非實體通路銷售,幾乎不受影響,因此去年營收、淨利仍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在葡眾持續成長貢獻下,預估葡萄王營收應可維持兩位數的成長力道,加上公司每年皆配發穩定的現金股利,是一檔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標的,市場關注力也會愈來愈高。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981期】

(撰文/周傑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