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1-19 
  • 第10201期
房市高手 殺價暗招
【今周刊/撰文】

 

房地產的交易過程堪稱人生投報率最高的一場談判。在這場爾虞我詐、利益衝突拉鋸的鬥智賽中,有人可以憑著高超的說服技巧叫對方讓步妥協,求取最大的利得,但有人卻只能在對手目眩神迷的話術下節節敗退。

 

.今周刊

說服人者動輒獲得、省下數十甚至數百萬元;被說服者,則恐怕耗損千金。其實,面對技巧純熟、話術高明的房仲、代銷、投資客和銀行員,只要拿?房地產談判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和達人密技,你也可以輕易地見招拆招,立於不敗之地。

 

談到房地產,任誰都希望,能夠「買」得便宜、「賣」得高價、「租」得划算,同時又能「貸」得優惠,畢竟在這動輒數千萬元,堪稱人生最大的一筆交易中,往往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得不計較。但除了仰賴幸運之神的眷顧外,在這爾虞我詐的過程中,面對技巧純熟、話術高明的房仲、代銷、投資客以及銀行業務時,難道就只能任人宰割?三十六歲林裕豐的例子告訴你,就算是勢單力薄的小市民,其實也能扭轉乾坤。

 

心急壞大事 「加價購」買屋 多花三百萬冤枉錢

 

圖/今周刊提供

目前在電視台擔任主管的林裕豐,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房產達人,因為他談判技巧高超,買賣房子就是比別人划算。但事實上,在剛開始跨入房地產投資時,林裕豐也曾有過慘痛的經驗,而現有的操盤心法,都是從一次次的敗陣中領悟出來的。

 

四年前,林裕豐還只是個「無殼蝸牛」,租屋的日子,一年吃掉他三十萬元,早就讓林裕豐有著濃濃的購屋夢。

 

二○○八年的一個深夜,住家浴室的蓮蓬頭突然爆裂導致淹水,當他收拾完殘局後早已氣力殆盡,更堅定了買房的信念。巧合的是,當時在同棟社區內剛好有房子要出售,急著買房的林裕豐,立刻跑去看房,但「涉世未深」的他,購屋殷殷企盼之情全寫在臉上,這一切屋主全看在眼裡。

 

「當時賣方一定在想,這麼急著看房,又是同社區租屋族,連搬家費都省了,肯定非買不可!」「我想我臉上一定寫著『大肥羊』三個字。」他娓娓道來。

 

果不其然,洞察心機的屋主就像陰險的大野狼,運用了「緩兵之計」和「以戰逼和」等策略,讓林裕豐「就範」。

 

首先屋主故作姿態地說,「還有許多人在看喔!」更找來仲介一搭一唱,搧風點火,「唉呀!你這麼急,要加點價表現誠意啦!」此時屋主再故意透露其他買方的開價大約為一千一百萬元,被逼急的林裕豐,不但沒探聽虛實,連價都沒殺,甚至還「加價購」多花了一百多萬元,以一千二百萬元買下。木已成舟後,才得知當地的行情大約只有九百多萬元。

 

首次購屋慘痛的教訓,儘管讓林裕豐懊惱多時,卻也讓他決定要細心研究房地產,將來「扳回一城」。因此,後來林裕豐只要放假,就到處看房子,想盡辦法認識房產投資達人,請教操作的訣竅。

 

蹲馬步磨刀,經由這些高手的提點,讓他深深感受到,「房市的生存之道就是『比對手還精』!不但要明瞭對方的話術,避免被糊弄,如果能掌握談判技巧,還能轉守為攻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兩年前奢侈稅開徵前夕,林裕豐趁著市場出現一波拋售潮,搶進一戶台北木柵萬芳社區的電梯大樓,脫胎換骨的他,開始懂得運用技巧。

 

在上談判桌前,他先調出建物所有權及謄本等基本資料,從中發現該房最後一次交易時間為二○一○年之前,推估當時買進價不到一千萬元。

 

並且發現賣方持有房屋超過兩年,卻急著脫手,解讀出對方想必是怕奢侈稅上路後房價會下跌,「抓住這個弱點,我就知道這非常有談判空間了。」

 

掌握四大步驟 操作房地產立於不敗的祕訣

 

因此,儘管當時屋主每坪開價是四十二萬元,而市場的成交行情則約為三十九萬元,但林裕豐料準對方怕奢侈稅,一定肯降價求售。

 

他直接叫價每坪三十五萬元,更先付五萬元訂金表示誠意,讓屋主眼睛一亮。最重要的是,在談判桌上,林裕豐氣定神閒地向屋主分析利害:「我當然知道市價是三十九萬元,但等你拖到奢侈稅上路後才賣出,說不定已經跌價到三十三萬元,不如我馬上用三十五萬元買下,你還倒賺了兩萬元!更何況你已經賺夠了。」這套說辭,果真打動了屋主,以每坪三十五萬元成交。

 

「在房地產的交易中,不想輸,就得要知道別人怎麼跟你談;想要贏,就得要懂得怎麼跟別人談!」從房仲和代銷業起家,曾見證過無數房地產交易個案的中華民國不動產經紀人協會理事長蘇雯英,在聽完林裕豐的際遇後,詼諧地套用了超人氣清宮鬥爭劇「後宮甄嬛傳」的經典台詞,一語點破房地產談判的重要。

 

她感觸良多地說,房市交易中,很少能有「賓主盡歡」的。買方怨多花了冤枉錢,賣方嘆賺得不夠多,房東恨賤價出租,租方氣不夠划算,而貸款時嫌銀行刻薄小器,偏偏銀行也擔心風險高!「因此,房地產談判是人人必修的一堂課!」

 

而關於談判的訣竅,《今周刊》進一步走訪了十數位在「買、賣、租、貸」經驗豐富的投資客、包租公、仲介、代銷、銀行業務等房地產談判高手,結合了蘇雯英的談房元素,理出「觀望」、「布局」、「運籌」、「收割」四大操盤步驟,教你立於不敗之地。



與房仲過招

 

1.左右逢源

上房仲店頭問行情,因仲介透露的價格對買方會偏高,賣方則偏低,故買房時,假裝賣方身分詢價,賣房時則以買方身分問,破解其招。

2.落袋為安

賣房時為避免要付佣金而侵蝕利潤,可向仲介表明要不含佣金實拿多少錢,如心中賣價為1000萬元,就言明要實拿1000萬元,超出1000萬元的才為佣金。

3.隔岸觀火

買房子多找幾家仲介比價,賣房子時多委託幾家仲介相互競爭,取其最有利的成交,並從中砍其佣金。

4.良辰吉時

房仲約買賣雙方到仲介公司議價,偏好平日下班後晚上,疲勞轟炸到深夜,想讓某方因精神不濟而投降,故最好約定假日下午,精神最佳之際。

與建商過招

 

5.引蛇出洞

為探詢出預售案場的真實價格,可直接詢問全棟最低價,如四樓廣告戶的開價,藉此得知建商和代銷的底線。

6.呈堂證供

記錄每次到銷售案場售屋人員所開出的優惠條件或贈品,當成呈堂證供,最後則以此優惠要求折現或作為議價的籌碼。

 

7.以量制價

結合親朋好友集體團購,以大量購買向建商或代銷大幅砍價,就算拗不到價,也要爭取家電、裝潢等贈品。

8.分進合擊

請親朋好友在不同的時間點分別去看同一戶房子,預期將會分別詢問出不同的開價,最後以最低開價為議價起點,再向下殺價。
交。

編按:本文摘自4月3日出刊之《今周刊》850期封面故事「房市高手 殺價暗招」,同期相關系列報導有「從管理300間套房練就的殺價真功夫」、「殺租高手獨門三密技 月省二成租金」、「房貸談判達人靠四奇招 輕鬆養八房」,更多內容請參閱本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849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 謝謝!)

 

 

鎖定新成屋,把握春節殺價好時機 5大撇步教你挑高C/P值好屋

  • 【撰文/王藍恬;攝影/羅挺倬】

 

購屋族買屋最重視價格,但求便宜也要有一定的品質,就是時下流行的「C/P值」,要以最實惠的價格,買到物超所值的好住家。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要如何搶得先機?關鍵就在於議價與挑選功夫。

經過一整年的修正,過去房價只漲不跌的趨勢已經開始出現鬆動,甚至連預售屋的開價也轉趨合理。更何況今年有許多新成屋上市、投資客準備落袋為安,都為購屋族增添許多選擇機會。有意在今年添新屋的民眾,掌握5個撇步,就有機會買到C/P值高的好屋。




新成屋價格會比預售屋來得低一些,如果又附裝潢,買下後就可即刻搬入。

撇步1:新成屋優於預售屋

中信房屋行銷企畫室經理江龍名表示,新成屋已經從預售屋的藍圖落實為實體住宅,屋況、內部設計、通風與格局條件等狀況,消費者可以透過實際看屋親身感受,比買預售屋純想像要踏實許多。另外,選擇新成屋,可以在簽約交屋後即刻入住,不僅達成成家美夢,也可省下在外租屋費用,趁早開始進入存資產的階段。

更吸引人的是,現在買新成屋價格會比預售屋優惠許多。江龍名分析,由於預售屋賣的是未來的房價,扮演房市領頭羊的角色,加上是建商、代銷負責銷售,考量市場與業績,議價上較不容易。而新成屋就不同了,該屋可能在2~3年前以相對於現在行情較便宜的價格買進,購屋價格相較低,再加上如果碰上最近要換約交屋,急於售出的屋主,可能有一些獲利甚至不賺就願意賣出。因此對有立即入住需求的人,新成屋的價格會比買預售屋優惠許多。

有巢氏房屋南區發言人楊政曉表示,由於多數新成屋屋況良好,民眾所需的裝修成本較低也是優勢之一,無形中又省了一筆裝潢費支出,有些建商還會先做好內部基本裝潢,主打一只皮箱即能進住,讓不少購屋族省去找設計師裝潢的昂貴費用。

撇步2:成交價與開價至少2成落差

看到這裡,消費者是否對好處多多的新成屋相當有興趣?心動不如馬上行動,下一步就是要趕緊掌握挑屋秘訣!內政部地政司在2012年10月中旬,開放第一波實價登錄資訊後,掀起一股全民查價熱潮,正在銷售的新成屋更是民眾急欲了解價格的產品,想進場的購屋族,今年仍要把握此查價關鍵。
 
依照2012年12月的查價資料顯示,目前新成屋的開價與成交價格之間,約存在20%~30%的價格落差,此類新成屋案如台北市北投區的「北歐客廳」、文山區政大2期重劃區的「昇陽田田」,每坪平均開價分別約為58萬元與65萬元,經查價後,發現成交價格僅約4字頭即可買到,價差至少2~3成。諸如此類的消息不斷傳出,也大為振奮買方信心,成家夢已不再遙不可及。

撇步3:銷售超過6個月,大膽議價

以《黑心建商的告白》等系列作品聞名的房市專家Sway表示,目前買方可以時間換取價格落差,勤於比價了解行情再出手。Sway建議,民眾可以先從大範圍著手,慢慢聚焦至較小的特定區域,在同一個區塊最好至少蒐集50間住宅的價格,了解最新成交行情及住宅屋況、格局、車位、公設比例與生活機能等,作為與賣方談價的工具。

購屋時,同一個段路起碼要看50間房子再下決定。

農曆年前向來是傳統房市購屋的旺季,加上去年房市買氣急凍,建商、代銷或投資賣方,無不希望資金活水趕快進帳,不少賣方已經蠢蠢欲動,進行歲末年終大清倉!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去年的景氣寒風,讓許多業者直打哆嗦,在「出清餘屋換現金好過年」的心態下,今年的清倉行動更明顯,尤其是銷售多時的新成屋,價格的彈性空間更大,建議購屋者可以鎖定銷售時間超過6個月的新成屋,大膽議價。

【更多撇步及精采內容,請見《好房誌HouseFun》2013年1&2月合刊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