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4 00:19聯合報 編譯任中原、記者呂佳蓉/連線報導
大陸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是擁有眾多年輕且健康人口的科技中心,為何在此爆發疫情?而不是北京或上海等大都會?彭博資訊亞洲市場專欄作者任淑莉認為,武漢在公共衛生投入金額不足是癥結所在。
武漢外來人口眾多,也是最著名的工程學校華中科技大學所在地,全市約百分之九是大學生,遠高於北京及上海;截至二○一八年,全市人口超過一一○○萬,其中永久性居民僅八八○萬人,去年春節期間,武漢火車站承擔的「春運」任務高達五五○萬人次,而火車站距離肺炎爆發點華南海鮮市場僅一公里。
任淑莉表示,武漢一直營造「深圳第二」的聲譽,在現行的「五年計畫」中,武漢市所訂的目標是對一百萬名外來大學畢業生開放城市戶口。
不過,她認為,外來民工眾多並非引爆武漢肺炎的主因,因為一座城市在擴張的同時,各項基本的公共服務也必須跟上,從武漢的財政支出便能看出癥結所在,因為大量財政支出都投入科技研究等熱點領域,公共衛生方面投入的金額卻停滯不前。
武漢居民不斷抱怨海鮮市場的衛生條件太差,市政府卻置若罔聞。北京與上海雖也擁有大量的外來人口,但政府更肯花錢在公共衛生方面,且由於對外來民工的限制較嚴格,因此人口數大致持平。
任淑莉指出,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地方政府的財源吃緊,何況去年還減稅,使政府必須在晶片設計與公共衛生之間做出取捨,前者是「二○二五中國製造計畫」的重點,後者卻可能引發「黑天鵝」效應。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大陸內部也出現檢討聲浪。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廿二日發表社評,指出武漢實際應對措施顯然緩慢,並也提出擔心,認為部分地方政府與部門有僥倖心態,將「避免形成社會恐慌」當制定政策優先考量,例如在部分交通工具規定不許戴口罩,當地媒體也未針對疫情做出充分報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