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被巨鱷狙擊!口袋深不可測的寶佳林陳海父子 奇襲招術解密

 

劉俞青、勵心如 研究員‧紀茗仁

焦點新聞

攝影/劉咸昌

1221期

2020-05-13

 

5月11日一早9點鐘,桃園中壢工業區東元電機工廠內已經人聲鼎沸,這一天,東元電機在此舉辦股東會,今年股東會其實並沒有3年一次的董監改選,但現場擠爆的人潮,恐怕要勝過今年有改選行情的所有公司。

 

東元減資案兩軍對決 經營者與股東「和諧時代」已過

 

原因就是,已經買股買到成為東元電機第一大股東的寶佳集團,在股東會前正式提出「減資10%」的議案,甚至在股東會前,寶佳與東元之間已經針對減資與否,你來我往好幾個回合,這一天,兩軍終要對決。

 

股東投票選舉結果,寶佳提出的提議並沒有超過半數股東認可,減資案沒有過關。

 

但是寶佳與公司派黃茂雄的對決結束了嗎?當然沒有。截至目前為止,寶佳還在持續買進股票,對東元經營者的挑戰聲浪將會愈來愈大,寶佳提出的任何經營意見,東元董事會、經營者,都必須審慎以對。

 

一個沒有進入董事會的大股東,能對公司經營者提出意見,讓公司必須即時提出回應,甚至送交股東會表決,這在過去台灣的資本市場,可說是幾近罕見的現象。

 

「過去公司與股東之間『和諧時代』過去了!」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羅名威一語點破。

 

 

過去,買股票是為了什麼?為了賺錢,那是第一要務,還有呢?每年6月股東會領取紀念品,8、9月等著股息進帳,還有嗎?大致沒有了。

 

至於你(股東)與公司經營者之間有沒有過任何意見的溝通?甚至是經營策略的探討?99.9%的答案應該都是:沒有。

 

但是,當台灣資本市場的股東結構開始產生質變,從過去以散戶為絕對多數,到自從2013年以來,以法人機構為主的資金,占成交金額比重逐步提高,一舉跨過4成的門檻後,台灣股市的天空,開始變得不太一樣。

 

「聰明錢」占台股4成 專業大腦判讀,掀起驚濤駭浪

 

以2019年為例,台灣股市一整年總共成交逾26兆元,其中有4成的資金、約10兆元的交易背後,極大部分是由一群有專業投資素養,甚至結合法律、會計、稅務各方面專業人士的「法人」團隊組成,他們經過縝密思考討論後,所做出的投資交易。

 

簡單地說,這「10兆元」的背後,是帶著更專業的大腦而來,他們對被投資公司有比散戶更專業的判斷,更精準的投資策略。

 

這些「更聰明的錢」也因此在台灣資本市場掀起一波波巨浪,帶來從未有過的挑戰與改變。其中,最大的衝擊與變化,就是對這些被投資的上市櫃公司形成「公司治理」的壓力,乃至於「經營權」的挑戰。

 

近期不斷攻占媒體版面的友訊就是一例,因為經營績效不彰,專業經理團隊鬧空城,吸引這幾年愈來愈具規模的「台灣鋼鐵集團」注意。

 

台鋼集團領銜人是當年在桂裕鋼鐵掏空案中狠摔一跤的謝裕民,經過勵精圖治捲土重來,從國境之南反攻,在鋼鐵業不斷進行大小併購,現已是台灣第3大的鋼鐵集團,僅次中鋼與燁聯。

 

謝裕民接受本刊專訪時直言,想藉由將友訊納入麾下,一舉整合並擴大台鋼旗下的網通事業版圖,達到共好。究竟他要賺的是重新擦亮友訊「D-LINK」招牌的經營財?還是看準機會大賺一票走人的資本財?有待繼續看下去。

 

此外,「私募基金」則是另一種乘載「聰明大腦」資金的經典代表。20多年前就出版的《門口的野蠻人》一書,寫實地描述了私募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樣貌,他們四處狙擊公司,貪婪且冷血。

 

只是,書中也不敢貿然斷定的是,這樣的錢,對股東而言,究竟是好是壞。

 

同樣是裝載著聰明的大腦,股神巴菲特的錢也在全球伺機尋找標的,一旦是巴菲特看上的公司,他往往買到相當股數,除非公司前景出現重大風險,否則不隨便出售,而是長期持有,也因為股價往往正向表現,股東以及跟著買股票的投資者,就有著與股神「英雄所見略同」的光榮感。

 

錢有百萬種風貌、千萬種風情,究竟,它是站在公司門口的野蠻人,覬覦著公司資產與經營?還是擁有與股神巴菲特一樣精準的好眼光?無論如何,對股東而言,誰最在乎公司治理與股東權益,恐怕才是最重要。

 

以寶佳集團為例,堪稱是近幾年來台灣資本市場上最叱咤風雲的集團,由集團大家長林陳海領軍,他橫空出世的氣勢,幾乎讓所有上市櫃公司經營者聞風喪膽。

 

在寶佳集團尚未正式浮出水面之前,「林陳海」三個字,在台灣幾乎毫無記憶點,但過去數十年來,寶佳集團幾乎連年全台推案第一,累積數十年的獲利。如今,林陳海掛名董事長的公司,就有「寶佳資產管理」、「合陽管理顧問」以及「合佳投資」3家公司,其中,由合陽管理轉投資的寶佳資產,資本額就有230億元之譜,恐怕是全台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

超級巨鱷「寶佳集團」 林陳海、林家宏,600億「都玩大的」

 

曾有寶佳集團重要成員私下對友人分析,寶佳在市場上追逐的資金約有1千億元,林陳海將其均分為3等分,由林陳海與長子林家宏、次子林彥江各取一份各自投資。除了林彥江將其資金投注在澳洲的房地產外,林陳海與林家宏的資金則在台灣尋找適合投資的標的,以此算來,寶佳集團在台灣的投資金額,至少超過600億元。

 

無論是1千億元或是600億元,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天文數字,寶佳口袋如此大又深,不僅幾乎無人出其右,難以望其項背的超級巨鱷,也就此出現。

 

過去幾年,巨鱷一張口,「都玩大的」。投向股本動輒上千億元的金融股,從最早的中信金控、台新金控、永豐金控、台企銀、三信商銀到華票,手筆之大之重,絕對可以創下台灣資本市場的紀錄。

 

但是寶佳在金融業似乎踢到鐵板,屢屢被金管會訂下的大股東資格審查等法規限制住,買股不能無限追加。因此,近年來寶佳將目標轉向傳產類股,瞄準董監持股低、績效不差的公司,從已經成功入主的永大機電,到近期引起高度矚目的東元電機、遠東百貨,還有做風電的永冠|KY,步步進逼到原經營者快要喘不過氣來。

 

像寶佳這類具備「建築底氣」,拜台灣過去十多年地產上漲、實力大增的鱷魚其實還不少。今年將改選的大同市場派王光祥、已成為泰豐輪胎第一大股東的南港林學圃,先入主三陽,接著接掌農林的吳清源,乃至於今年2月才拿下中和羊毛的國揚建設創辦人侯西峰,多半是靠地產聚富的精明獵食者,他們以拿手的本行出發,獵物的共同點多半也是擁有可觀的土地資產。

銳眼雄鷹「台灣鋼鐵」 謝裕民一路征戰,成就第3大帝國

 

台鋼又是截然不同的典型。台鋼口袋或許不若寶佳深,但「短小精悍」是市場人士的評語。台鋼由謝裕民親挑公司,一旦鎖定目標發動攻勢,後續就有會計師、律師、操盤手各司其職,像是一支專業的狙擊部隊,更像天上的「銳眼雄鷹」,鎖定之後俯衝而下,幾乎沒有失手過。

 

謝裕民的辦公室裡,就掛著一幅老鷹的掛畫,他說,要像老鷹一樣,「看得遠、看得準。」而且「『鷹』音同台語的『贏』,出手就要贏。」顯然對自己的性格與出手,頗有幾分自覺。

 

一開始,台鋼在鋼鐵業內上下游尋找併購機會,從2013年的久陽、桂盟、春雨、沛波到官田鋼,幾乎是一年一役的節奏,在南部一路征戰,因為一開始鎖定的公司規模都偏小,等到2018年台鋼打下榮剛,外界才驚覺台鋼已是台灣第3大的鋼鐵集團。

 

和台鋼類似,陳泰銘領軍的國巨集團,則是大破大立、擲地有聲地一路征討,從國內到海外,在今年即將完成美國百年被動元件大廠Kemet(基美)的併購之後,最後一塊高端市場的拼圖完成,未來「新國巨」將是年營收900億元、稅後純益170億元的全球第3大被動元件公司。

 

凡認識陳泰銘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絕頂聰明,他深知被動元件的產業脈動,也了解其跨入門檻不高,「規模」將是致勝關鍵的產業特性,因此在產業低迷期一路潛水併購,無視外界對他褒貶不一的評價,梟雄或是銳鷹,抓緊機會一躍而上。

 

但這樣的資金也不是沒有踢到鐵板,陳泰銘2006年看上的大毅,就遭到大毅董事長江財寶一路頑抗,至今國巨雖然進入大毅董事會,但仍然未能取得經營權。

 

佳世達組「艦艇」鞏權 趁友訊經營權之亂,發動奇襲換人

除了台鋼、國巨,在熟悉的產業上下水平征討整併的,還有佳世達多年下來,以類似控股公司的模式,透過併購、建立20家公司的艦艇規模,此次佳世達趁著台鋼與友訊董事長胡雪為了經營權「鬥法」之際,發動奇襲,撤換明泰董事法人代表與董事長、取得董事會主控權,都是嫻熟公司董事會運作議事規則的高手之作。

 

究其底,佳世達練就的本事,來自其大股東、經營階層持股不高,必須透過集團交叉持股,來鞏固經營權有關。也因此,市場人士點出,佳世達對旗下「艦艇」反而採行高持股策略,持股幾乎都超過兩成以上,更與委託書通路商建立長期的「綁定關係」,確保一旦出手「就不會輸」。

 

再看去年底,宣布公開收購文曄的大聯大集團,過去一路施展的合意併購、非合意併購,以現金公開收購、換股等方式,在電子零組件領域攻城掠地,成為如今的產業大哥大。對文曄基於同樣邏輯,公開叫進,哪怕文曄不買單,依然油門踩到底、買到滿。只要股權在手,進入董事會就於法有據,總有一天等到你!

 

完全不同於以上手法,市場上還有一種資金近乎神出鬼沒,外界看不透資金來源,其看上的公司也未必有產業關聯性,他就像叢林裡的獵豹,從出場到獵殺,倏忽完成。

 

這種資金以龍邦集團朱國榮為其代表,朱國榮的出身有各種說法,他在那段「黑歷史」中,如何攢下大筆資金不得而知,當他現身資本市場時,已是擁百億資金在手的大戶。從龍邦建設、農林到近期的泰山,他有時為奪得經營權而來,如龍邦;有時為其中的土地資產利益,如農林,有時可能只是與盟友之間的利益盤算,但只要他一出手,都讓該家公司的經營者坐立難安。

 

「這些聰明資金的盤算,各自有雷達。」羅名威分析,被鎖定的公司通常具備3項特色,一是特殊價值,有形、無形資產夠多,有形資產如現金,無形資產包括品牌、客戶,甚至是看上上市掛牌的「殼」;再則是董監持股低,代表公司的抵禦能力低;最後則是公司容易製造可挑剔的話題性,最好是公司治理不佳、資金配置能力不好或經營績效差,足以讓所有的狙擊都能師出有名,強調買股的合理性,如果還能打著公司治理的大旗而來,就更容易獲得其他股東們的認同,大大提高成功率。

 

挑戰、監督帶來進步 提升公司治理根本,才是股東之福

 

「公司治理的提升,是至高原則。」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葉銀華表示,「無論資金背後的各種盤算,但千算萬算,都不能忘了算進股東權益。這些資金樣貌可以被美化,也可以被醜化,但不可否認地,資本市場出現另一股監督力量,對公司管理當局的挑戰是好的。」

 

以台新金控為例,寶佳從2017年開始陸續買進台新金股票,並對公司績效表現提出諸多質疑,台新金也回以反制。檢視台新金的各項獲利表現,無論是每股盈餘、股東權益報酬率等,近3年來都是成長,與寶佳介入時間點不謀而合。

 

「但這股力量也應受到《公司法》的規範,所以買股到一定數量,應該正式進入董事會監督,對股東才是好的。」葉銀華說。否則這樣的資金一直在場外飛舞,透過媒體與訊息的傳播,然後大賺一票賣股走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沾上「意圖影響股價」之嫌。

 

檢視4月底最新出爐的董監持股比率,全台上市公司中董監持股不到2成的家數剛好達到一半,不到1成的也占2成5、233家,這些公司中若有績效不差者,很容易就成為有心人士狙擊的對象;包括近期的友訊,董監持股約只有8%,本業獲利雖不若以往,但海外通路穩定;東元電機董監持股也僅8.15%,但公司連年獲利,去年每股盈餘1.65元,會被盯上,都有其條件。

 

2018年,韓國一家私人資本公司創立一檔「韓國公司治理改善基金(Korea Corporate Governance Improvement;簡稱KCGI)」,專門介入各家治理不良的公司,企圖用更透明的經營治理方式,提升股東權益。例如大力買進之前鬧出「堅果門」事件與家族醜聞的大韓航空,最後與其他股東合力趕走董事長趙亮鎬,創下韓國資本市場史上頭一回,將最大股東的財閥家族趕下台,也讓大韓航空的股價在當時有明顯的推升。

 

「很可惜,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這樣的資金樣貌。」一位任職多家上市公司董事的資深投資界人士表示,「就算沒有高舉著公司治理大旗,至少要能對產業整合與進步有明顯助益,提高台灣國際競爭力。」例如,台鋼過去透過資金提升持股,造就鋼鐵上下游一條龍的競爭力;佳世達從原本專注於顯示器代工,跨足到醫療、智能解決方案及關鍵零組件領域,都是顯例。

 

尤其台股本益比相對偏低,價值被低估,近10年來除了2012年、2019年極短時間之外,平均本益比經常位於14到18倍區間,今年在疫情肆虐下,跌到剩15倍的低水位;而始終低檔徘徊的市場利率,近期台灣銀行一年期定存固定利率僅剩0.75%的歷史低檔,各種條件匯集,讓台股成了資金蜂擁追逐的沃土。

 

「未來像寶佳、台鋼,甚至是龍邦,各種不同風貌的資金只會更層出不窮。」羅名威說。隨著台股結構法人比重愈高,以及台灣資本市場環境培育而成的肥沃土壤,其實此時正是脫胎換骨、轉大人的關鍵時刻,台股要能借力使力,在風雨中茁壯,讓法規愈趨完備,吸引資金進入,能否躋身全球重要資本市場之列,機會就在眼前。

 

股臨會成為攻破城牆關鍵 獨董成市場派「尚方寶劍」

 

2017年底,台鋼集團推派在榮剛的獨立董事宣布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事,得以一舉主導榮剛董事會;類似的戲碼,永大機電也在去年4月由獨董召開股臨會,改選結果由寶佳集團成功入主永大。


「過去突襲只能拿斧頭慢慢敲,現在工具變多了。」羅名威說,《公司法》修法後,市場派想要召開股臨會有兩種管道,一是所謂「大同條款」,也就是持股超過5成者可召開股臨會,另一是據《公司法》第220條規定,賦予獨董在為公司利益下,得以召開股臨會,相較下,後者門檻低多了,等於只要說服一位獨董認同,股臨會就可召開,因此無論是榮剛、誠美材,還是永大,都拿著這把「尚方寶劍」突襲成功。


今年,大同市場派提名黃國昌擔任獨董,意圖透過獨董所具備的獨立性,反制被抹紅為中資,來達到自清目的。可見,獨董成為市場大鱷的利器,既可高舉維護公司利益大旗,召開股臨會;再者,哪怕未能拿下董事會掌控權,只要拿下一席獨董,就能成為審
計委員會之當然成員,得以在公司議案中發揮監督制衡,甚或掣肘的作用。可以預言,未來,獨董在資本市場的角色,只會愈來愈引人矚目。

 

股價

 

 

劉俞青

金融風雲

寶佳提供

1221期

2020-05-13

 

但台北市徐州路上的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卻游移著一股興奮的氛圍,因為這天,國立清華大學收到由前監委黃煌雄任董事長的「財團法人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捐款,金額高達三十億元,要在清大成立台北政經學院。

 

這是清大校史上最大一筆捐款,也是目前僅次於郭台銘捐款給台大一百五十億元蓋癌症醫院之外,台灣高等教育史上第二高的捐款金額。

 

但誰給了黃煌雄這一筆天文數字的捐款?這場簽約記者會的新聞稿,標題是「企業家捐款三十億」,清大校長賀陳弘甚至表示:「到現在還沒見過這位『企業家』的廬山真面目。」

 

30億元助清大辦學 捐款創紀錄  靠基金會貫徹意志

 

這位高額捐款都不願露面的低調企業家,就是寶佳集團大家長林陳海。

 

寶佳集團的資金到底有多少?答案除了林陳海、林家宏父子之外,恐怕沒人算得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除了外界已知縱橫股市的資金外,林家資金的影響力早已滲透到政治界,包括一九年立委選舉、甚至更早之前,寶佳就與民進黨新潮流系諸多往來,與閣揆蘇貞昌也有好交情。

 

如今,林陳海決定向下扎根,捐款三十億元,創下國內首次捐款單獨成立學院的紀錄。未來,頂著「清大政經學院」畢業的學生,都是寶佳可用的人才,林陳海的影響力,恐怕比外界想像得還要深遠。

劉俞青

聰明理財

攝影/劉咸昌

1221期

2020-05-13

 

一個只當過外匯交易員、債券交易員、銀行總經理,沒有長時間股市投資訓練的人,為何能得到寶佳林陳海父子的充分信任與授權,獨攬二、三百億元的資金投資大權在身?

這人就是「唐楚烈」;明明市場上有不少所謂「股市大師」或績效優異的基金經理人,但為何寶佳集團林陳海獨鍾唐楚烈?除了他是陳冲所推薦的愛將之外,也要林陳海點頭認可才行。唐楚烈究竟有什麼能耐坐穩這個重要大位,而且據悉,他的績效的確讓林家父子都滿意。

 

一般代客操作的基金經理人都是與業主談一個期待的報酬率,超過這個數字以上才能按照多賺的錢,領取某個百分比的獎金。據了解,一開始林陳海是以資金「機會成本」的思考模式評估,由於寶佳是房地產起家,過去十多年來房市多頭,建商買地蓋房子的投報率都不差,因此林陳海一開口,就向唐楚烈提出「每年要有十二%報酬率」的要求,超過才有獎金。

 

掌權三年均達成 高壓目標  或成出征董事會失利關鍵

 

但股市投資每年要穩定賺到十二%的獲利,談何容易!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據悉雙方協議一○%,也就是說,林陳海交給唐楚烈管理的資金部位若是約在二百億元之譜,等於唐楚烈每年要雙手捧上二十億元的已實現獲利,這個條件看在許多資深投資界人士眼中,都搖頭表示一點都不容易。

 

但據了解,唐楚烈到目前為止超過三年以上的操盤,「一切表現令林家父子滿意」,粗估三年至少上繳六十億元獲利,這正是他能坐穩這個大位最主要的原因。

 

但每年要做到一○%獲利,絕對不只是外界看到的,靠著買台新金控、東元電機、買永冠-KY等公司股票,就能保證穩賺一成,據了解,唐楚烈的團隊還做了許多外界看不到的投資,他有時會進出富邦VIX、也會小買一下短票賺利差,只要看準時機短期進出,小利也要賺,畢竟一○%獲利,不是那麼容易。

 

這或許就能解釋,為什麼外界經常看到寶佳雖然大買股票,看似對公司派步步進逼,但多場戰役最後結果都未進董事會,反而很快出清股票,獲利了結,恐怕與唐楚烈的「一○%獲利」壓力,有不小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