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世達集團旗下工業電腦大廠友通資訊受惠在手訂單充足,加上零組件缺貨狀況逐步紓解,帶動去年下半年營運逐步走高;展望今年,友通副董事長李昌鴻預估,營收、毛利率、獲利表現都將逐季成長。長期來看,在佳世達聯合艦隊多元業務助攻下,友通從網通、醫療、教育、交通、零售五大領域都有新的成長機會。以下為專訪紀要:
問:今年的營運展望?
答:2021年因缺料影響,友通接單和出貨比值(B/B Ratio)高峰甚至達到2以上,因此2022年主軸在於消化客戶訂單。友通去年第4季開始加速滿足市場需求,其中嵌入式板卡、工業自動化、網通業務今年首季表現優於去年第4季,且在市場需求明確,以及過去接的訂單還沒消化完下,預期將繳出逐季成長成績。至於Brainstorm繪圖事業受市場需求干擾影響,保守看待第2季業務。
毛利率表現方面,包含友通本業、羅昇、其陽皆看好今年有好轉趨勢,惟繪圖應用事業仍需時間調整;整體來看,在零組件短缺逐步改善,桃園新廠產能及人力逐步到位與漲價反映成本等三大因素下,友通營收、毛利率、獲利表現將逐季成長。
雖然最近全球總經有不利因素,但不擔心短期市場波動,因短期事件對市場整體銷售影響不大,拉長五至十年來看,需求仍然不變,舉例來說,銀行ATM、零售業POS機或工具機的生意,這些客戶都是五至十年換一次設備,是有長期、固定的需求。
問:目前B/B Ratio?零組件缺料狀況?
答:友通去年B/B Ratio達1.8,今年首季降至1.5,預估至下半年接單和出貨比值將達趨近健康水位。友通目標B/B Ratio降至1.2正常水準,公司全年就是想辦法滿足客戶需求。
疫情、俄烏戰爭讓每個國家基礎建設預算增加,因為現在這情況每個國家都想救GDP,政府會加大力度投資,因此新基建需求是上升,友通就是做這些預算制的長期生意。
在零組件方面,過去半年因疫情在海外趨緩,造成消費性市場需求減少,連帶相關零組件用料需求降低,也讓IPC產業缺料品項減少,但目前仍有部分IC缺料,主要是舊半導體製程為主,但缺料狀況在逐步改善。
問:友通近年加入鴻海主導的MIH大聯盟,在電動車及相關車載領域布局有何商機?
答:參加MIH大聯盟是支持台灣產業界。至於電動車車體本身,佳世達集團旗下已有公司做相關生意,友通能協助就協助,若從友通自身來看,在電動車領域主要鎖定充電站,因為充電站會延伸出服務站。
若是未來的加油站都變充電站,加油站場域改成蓋大樓、變商場,這個商場從後台到零售,才是友通鎖定的領域。此外,拍檔科技專做智慧零售,未來有充電站的地方可能都會延伸出迷你市場/超商,這就是拍檔可著力的場域。友通目前在海外市場已有案例,像日本、墨西哥加油站設備,友通很早以前就打入,銷售具防爆、特殊規格的IPC,所以加油站本身已是友通市場,未來這些設施轉成充電站及延伸零售場域,相關設備是鎖定的商機。
問:佳世達大艦隊在資通訊、網通、IPC等多種領域布局,對友通來說,集團能帶來什麼新機會?
答:從網通、醫療、教育、交通、零售五大領域來看,佳世達集團旗下很多公司負責前線業務拓展,友通是協助前面產品AI化;以5G網通來說,集團旗下網通廠明泰很多設備是跟友通、其陽拿,友通也有很多網通客戶,而5G基地台、小基站很多設備就是網通設備上面放一個X86電腦,友通其實是站在浪潮上。
從醫療領域來看,最近幾十年很多醫療設備AI化,也需要運算裝置,但很多醫療廠商沒有IPC經驗,而幾乎檯面上的醫療設備廠商都有跟友通合作過,包含佳世達有做超音波設備,其中IPC就是友通在出。
教育層面來看,明基在此領域有不錯發展,走AI化同樣需要IPC,明基本來就有用友通設備,且包含知名日系廠商以及電子白板前幾名廠商也都是找友通,是純IPC廠商很難踏入的生意。
交通領域方面,友通鎖定航海、巴士、地鐵、高鐵、飛機,切入點很簡單,因為佳世達及友達在這些相關領域面板市占高,而這些特殊尺寸的面板跟主板最好由同個體系廠商做,整合度才高。
佳世達集團旗下工業電腦(IPC)大廠友通資訊邁入41年,從早期專注消費性電子,隨後轉型切入工業電腦領域,2017年佳世達入主友通,在集團「聯合艦隊戰略」投資併購下,友通事業已涵蓋「智慧製造」、「智慧醫療」與「智慧交通與基礎建設」,成為僅次研華、樺漢的台灣第三大工業電腦廠商。
友通成立於1981年,由呂衍奇為首的呂家創立,是家族企業,最早友通從事電子零件買賣及進出口業務,1988年友通汐止廠完工,開始擴大進軍PC周邊領域,產品線涵蓋掌上型掃描器、CD-ROM、個人電腦及介面控制卡等加工製造買賣。
夥伴互補優勢 強化產品競爭力
1990年代是PC產業快速成長的年代,友通跟上這股浪潮,轉型以銷售PC主機板為主業,1996年擴大主機板產能,隔年獲CRN雜誌選為1996年十大主機板製造商,主機板遂成為友通主力業務,公司並於2000年上市。
由於大環境悄然改變,2000年爆發網路泡沫,而PC產業經過快速成長後,已邁入高原期,面對產業變局,友通2000年切入工業級主板市場,並於2002年投入嵌入式產品設計與生產,逐漸淡出傳統主機板製造,專注工業電腦與超頻主機板。
提起這段往事,友通副董事長李昌鴻感嘆:「家族企業重獲利、而不是營收,友通決定退出消費性市場是下很大決心。」
不過,轉型有利有弊,友通2001年營收站上50億元大關後,隨後幾年業績不斷萎縮,降至約20多億元,但因工業電腦事業、超頻主機板毛利率較高,獲利卻呈現逐步增長態勢;2012年友通正式終止消費電子產品線,全力投入研發嵌入式產品。
但產業的形勢已改變,2000年後工業電腦業者間開始合縱聯盟,電子五哥等巨頭也投資IPC廠商,單打獨鬥難以長期發展,2015年佳世達拍板投資友通,成第二大股東,2017年佳世達公開收購友通,成為第一大股東,友通正式進入佳世達時代。
佳世達入主友通、經過二年改革,2019年展開大併購,看好雲端資訊安全市場高速成長的商機,友通斥資5.55億元取得其陽過半股權,雙方評估整合友通擅長的核心運算能力、其陽在網路安全硬體平台的優勢,強化產品競爭力。
佳世達暨友通董事長陳其宏曾分析,佳世達推動聯合艦隊戰略,希望集結優秀的中小企業,運用集團資源,壯大事業版圖,友通加入佳世達艦隊後,首年營收年增40%,證明此模式可快速發揮綜效,其陽和友通雙方在產品和通路均有互補性,未來友通將持續結盟產業夥伴,爭取更多高附加價值的應用,擴大成長動能。
產業價值提升 全年營運估成長
同年9月,友通再次啟動投資案,宣布入股羅昇,搶攻智慧製造商機。羅昇深耕機電控制多年,代理歐日台逾30家知名自動化驅動控制系統、監控系統、傳動系統與流體元件系統等產品品牌,並於2021年再次增加持股,將其納為持股過半的子公司。
2021年3月,友通取得美國電腦周邊產品電商Brainstorm的35.09%股權,透過收購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並強化美國市場;經由一連串併購,根據集邦科技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友通以合併營收52.8億元與年增25.2%成長率,位居台灣第三大工業電腦廠。
今年友通首度登上《金融時報》2022亞太地區快速成長500強企業榜單。該評選是根據亞太地區頂尖企業的營收年複合成長率(CAGR),評選出前500名高成長企業,友通以31%的年複合成長率成績入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