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桃園警方今證實接獲報案。(圖擷自臉書)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桃園警方今證實接獲報案。(圖擷自臉書)

2024/05/10 18:41

首次上稿 15:42
更新時間 18:40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在英國讀書的李姓女網友日前在臉書發千字文指稱,在台灣的老爸聽信詐騙集團投資獲利詐術,家中98坪價值3000萬的房產竟被詐團騙過戶,老爸如今已身無分文,她痛批,「台灣就是一個詐騙天堂!」被害人今天(10日)到案說明,他是賣房子投資,結果被騙了2590萬元,目前警方鎖定3部涉案車輛及1名嫌犯,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偵辦。

警方說,被害者76歲李姓老翁戶籍在桃園市蘆竹區,雖向新北市政府永和分局報案,全案依單一窗口轉到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南崁派出所處理,被害人今天到蘆竹分局說明被騙始末。

加入LINE社群 賣房子投資被騙2590萬

李姓老翁說,他是在LINE社群加入名為「股市操盤」的群組,群組告知可以幫他盤獲利,由於沒有錢還把房子賣了2千7、8百萬元,之後陸續把錢交給對方,總共面交6次、匯款2次,金額達2590萬元。最後該集團告訴老翁獲利4千多萬元,但必須另外支付5百多萬元老師費,李姓老翁跑去找親戚借錢才知道被騙,於5日向永和分局報案。

警方說,目前蘆竹分局、市警局刑事警察大隊、刑事警察局組成專案小組,並報請桃園地檢署指揮偵辦,其中老人家手機群組被刪除,正尋求資料復原,另外幾次面交地點,查看監視器已鎖定可疑人車。

李姓女網友指稱,76歲的父親之前在LINE社群加入名為「股市操盤」的群組,群組內共有80人,裡面好多不同角色,利用老人家孤獨、好說話、還使用各種話術洗腦,還把房子過戶給詐騙集團,錢被騙光後再把群組整個刪光,未留下紀錄。

李姓網友寫道,警方說這筆錢可能拿不回來,讓她從原本的氣憤、絕望、失落、到對未來的恐懼,將儘快從英國趕回台灣處理,也希望台灣的警察及民代能夠幫她們。

☆自由時報電子報提醒您,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真實性。疑似PO文源頭的李姓網友昨深夜稱她確實用了2個臉書帳號轉發,並強調發文初衷是想分享慘痛經驗,卻一直受到酸民和網軍的攻擊。(圖擷自臉書)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真實性。疑似PO文源頭的李姓網友昨深夜稱她確實用了2個臉書帳號轉發,並強調發文初衷是想分享慘痛經驗,卻一直受到酸民和網軍的攻擊。(圖擷自臉書)

2024/05/10 08:05

蔡百靈/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網路近日流傳一篇文章,哭訴年邁老父加入LINE的股票投資群組,結果價值3000萬的房子遭到歹徒騙走過戶,不過該文的真實性也引發網友熱議,疑似PO文源頭的李姓網友昨深夜則在其中一個帳號再度發文,稱她確實用了2個臉書帳號轉發,並強調發文初衷是想分享慘痛經驗,卻一直受到酸民的攻擊,甚至連她父親的帳號也遭人登入,刪光了所有截圖。

臉書近日流傳,一名李姓網友在8日深夜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瘋傳。不過後續也有網友質疑,該文不僅開頭就痛斥「台灣就是一個詐騙天堂!」且在8日深夜該文就透過不同臉書帳號轉發,PO文相距不到5分鐘,源頭似乎都來自這名李姓網友,但在PO文底下卻會用關聯帳號互相留言,被其他網友質疑「自問自答」,是否一人扮演多角,熱議PO文的真實性。

也有網友在發文底下直接留言詢問該文的真實性,對此李姓網友則回應稱「你好,都是我帳號,有什麼疑問」、「一個是工作上使用,一個是加私人朋友。昨天一起發的文」。不過相關發文後續也都已限制留言功能。

昨深夜近11點李姓網友則在其中一個帳號發文指出,「此次房屋詐騙事件,我使用了我兩個臉書帳號轉發,一個是我私人使用,一個是我聯繫工作與學校的朋友」,她也強調發文初衷是想分享慘痛經驗,希望大家多注意家中老人不要亂相信陌生帳號與群組,因為被騙後結果痛不欲生,警察單位要抓很難,案件太多了。

李姓網友也指出,「如果有什麼單位能協助我們那真是太好了,因為我們不熟法律,也沒什麼人脈,我懇求有專業知識的人,能夠教我,幫幫我們」,同時也提到「因為事件已經擴散與轉發太大,目前我一直受到酸民網軍的攻擊。我拖著疲憊不堪的心靈,最後想為自己與家人發聲,但最終受到不知道是詐騙集團或是哪派來的網路言論攻擊。還有我爸帳號又被人登入,刪光了所有截圖,連一般照片都沒了」、「我感到心中更為悲哀,其實這個社會不能說太多實話的。你被騙、你受害全部都要默默隱藏,受害人還要被言語攻擊二次傷害」等。

該文目前限制留言,在發出後也引來網友分享,不過有網友在轉貼時也質疑「到底是真是假」、「為什麼要自己跟自己對話」、「其實網友的攻擊點,是文章把風向帶往攻擊政府無能,製造社會恐慌的認知作戰疑慮。雖然我也無能察證,但我如果被詐騙,只會靠北詐騙,不會在文章開頭打什麼台灣是詐騙天堂」。

 

李姓網友發文全文如下︰

關於此次房屋詐騙事件,我使用了我兩個臉書帳號轉發,一個是我私人使用,一個是我聯繫工作與學校的朋友,目前總共分享數已經超過上萬了,留言與私訊也幾千個,許多家新聞台也有採訪的請求。

以下是我的發文初衷:

1. 我原本只是抱著跟大家分享慘痛經驗,希望大家多注意家中老人不要亂相信陌生帳號與群組,因為真得被騙後結果痛不欲生。希望大家自保,因為警察單位要抓是很難,案件太多了。當然我也相信執法單位會盡力給我們公道。

2. 如果有什麼單位能協助我們那真是太好了,因為我們不熟法律,也沒什麼人脈,我懇求有專業知識的人,能夠教我,幫幫我們。

但是很可惜,因為事件已經擴散與轉發太大,目前我一直受到酸民很網軍的攻擊。我拖著疲憊不堪的心靈,最後想為自己與家人發聲,但最終受到不知道是詐騙集團或是哪派來的網路言論攻擊。還有我爸帳號又被人登入,刪光了所有截圖,連一般照片都沒了。

我感到心中更為悲哀,其實這個社會不能說太多實話的。你被騙、你受害全部都要默默隱藏,受害人還要被言語攻擊二次傷害。我從昨日到今天已經收到數十個私訊說自己家裡也被詐騙,金額數萬至數千萬,但他們不敢說,因為怕惹事、怕被笑。是的再我考慮到我爸在台的安危,還有我快崩潰的心靈,我決定不再討論此事了。文章公開大家就自行看吧。新聞媒體我暫時不考慮了。我怕新聞一報,我跟爸爸連安寧日子都沒了,更怕遇到更多人攻擊。水太深了…但我不會放棄,我會繼續默默處理,與執法單位配合。

但還是謝謝給我溫暖與加油打氣的人們,也很感謝私下跟我分享他們被騙慘況的朋友,真得我們都好痛……..。

希望這世界多一點愛吧

太累了…..

 

☆自由時報電子報提醒您,防詐騙專線︰165,報案專線︰110☆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不過後續也有網友質疑,李姓網友疑似在同一則發文下用不同帳號「自問自答」,質疑是否一人扮演多角。(圖擷自臉書)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不過後續也有網友質疑,李姓網友疑似在同一則發文下用不同帳號「自問自答」,質疑是否一人扮演多角。(圖擷自臉書)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不過後續也有網友質疑,李姓網友疑似在同一則發文下用不同帳號「自問自答」,質疑是否一人扮演多角。(圖擷自臉書)

一位李姓網友近日發文控訴,其父親被詐騙集團拐騙3000萬房子,引發大批網友議論。不過後續也有網友質疑,李姓網友疑似在同一則發文下用不同帳號「自問自答」,質疑是否一人扮演多角。(圖擷自臉書)

---

管仁健觀點》「台灣就是詐騙天堂」的認知戰又來了嗎?

 
 
 

因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從戒嚴時代起,獨裁專制的國民黨就在搞愚民教育,解嚴後甚至政黨輪替後,民進黨也不認真執行轉型正義,台灣人就永遠只能在「被騙」與「準備被騙」的惡循環裡輪迴。

國民黨的愚民教育,就是把一切真的、善的、美的、好的、該保存或該推廣的,全都稱為「中華」;至於那些假的、惡的、醜的、壞的、該淘汰或該消滅的,全都稱為「台灣」。

如今解嚴37年了,國民黨也從當年的外來反共獨裁殺人魔,變成了現在配合中國統戰的鷹犬。但統派媒體在台灣卻沿續此一優良傳統,報導台灣的各項體育賽事,只要贏了就叫「中華隊」,輸了就叫「台灣隊」。認知戰的農場文也秉持這一傳統,好的就中國,壞的就台灣。

2024年5月10日《三立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76歲老父被騙走3千萬房產 女兒批:政府都不顧嗎?一跡象被疑創作文〉:

「一名女網友在臉書上痛訴,自己的父親加入股票群組,被詐騙集團洗腦,結果一棟3000萬的房子被過戶,雖然已經報警但拿回來的機率微乎其微,痛批『台灣就是一個詐騙天堂!』然而,有網友懷疑這可能是一篇創作文。

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以『台灣就是一個詐騙天堂!』為標題發文,淚訴爸爸之前加入了Line的股票操盤的80人群組,裡面好多不同角色,有阿姨、有教授、有操盤老師等,他們利用老人家的孤獨感、好說話,各種洗腦,『一直跟我爸說他們都給孩子賺錢買房了,你也應該讓你女兒不要這麼辛苦賺錢』。

原PO也揭露詐騙集團洗腦手法,『每一次要跟我爸拿錢都交代要拿現金,不能轉帳。他們一直給我爸洗腦,一直說經過專家操盤後我爸已賺了好幾千萬。最後他們要求我爸付1千6百萬服務費用,才能贖回4千多萬贏的錢。我爸沒有現金,之後他們騙我爸把房子過戶給一個吳先生,然後哄騙我爸簽約,簽一個1年內付1千6百萬給吳先生,房子就可再買回來。』

原PO指出,詐騙集團為此還偽造很多假證明、假識別證、假身分來取信於父親,但是等到發現被騙為時已晚,群組整個刪光,完全找不到人,報案後警察無奈表示:『要有心理準備,這筆錢可能回不來。』

原PO也無奈寫下,『我爸已經76歲人了,2021年我媽過世,他已經很難過了,他就是疼我希望我不要這麼苦這麼累,才想說他也要幫忙賺點錢,加入股票群組有專家教怎樣操盤買股票,最後被詐騙集團騙到連銀行存款跟房子都沒了。』

原PO更不禁痛訴,『難道安分守己辛苦工作的人民錯了嗎?詐騙集團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科技跟網路來欺騙老人家,政府都不顧嗎』?」

原PO為何做賊心虛要刪文?

這篇痛罵政府的貼文一曝光,立即觸動藍營選民的G點,轉貼瞬間破萬。但卻有眼尖的鄉民發現,臉書上有2篇完全一模一樣的貼文,發文者一個是李佳珍,另一個是Flora Li,但頭貼卻不同人,難道這是農場文嗎?

由於在李佳珍的帳號留言中,也有一位Flora Li回應安慰李佳珍,很多鄉民因此大呼這兩個都是假帳號,甚至認為這就是詐騙貼文,或者是認知作戰。

但立刻又有熱心鄉民澄清,Flora Li與李佳珍其實就是同一個人,只是開了小帳,都發了同樣的文章。連被認為是親綠網紅的四叉貓,也確認了這件事,甚至還找出發文者在英國的本尊,發文者身份的疑點算是釐清了。

確認了Flora Li與李佳珍是同一人的不同帳號,不是假帳號,也不是農場文,更不是自導自演的分身留言。最後警方也證實了真的有這個詐騙案,這件事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吧?

事實卻不然,雖然發文者身分確定了,向警方查證也確實有報案紀錄,看似還了原PO的清白。但在5月10日下午,Flora Li與李佳珍竟然都刪除了原來的貼文,難道還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這對父女究竟是誰在說謊?

其實詐騙案在台灣確實很多,老人家被騙幾千萬的也大有人在,這一點不用懷疑,也不該苛責受害者。

但原PO之所以在身分證實為真,報案也確定完成後,卻還要刪文的真正原因,就是一開始提到的「房子」。

在台北會有98坪只賣3千萬的房子嗎?就算是在社子島,也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骨折價」吧?何況房地產過戶手續複雜,還要實價登錄,這種明顯低於市價的不正常交易,不會被特別註記嗎?

原PO要刪文的主因,就是在賣房這一點,有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破綻。一開始說已過戶給「吳先生」但尚未移轉,律師說要付700萬擔保費才能打官司,「吳先生」已經拿房子去銀行貸款1600萬,這在房屋買賣上有可能嗎?

要詐騙現金與匯款比較容易,因為歹徒一拿到錢,就會不斷轉手、藏匿與洗白。因此即使日後歹徒落網了,錢也很難追回來。

但房子是不動產,即使買賣過了戶,若事後證明的詐騙,依然可以透過司法程序討回。詐騙集團會去騙房子?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

人頭戶也是詐騙集團花錢買來的,是有成本的。人頭戶不用來洗錢套現,卻拿來買受害者的房子,這邏輯不通吧?

顯然能把房子騙走,背後水一定很深。關於房子,背後一定有隱情。這對父女其中必然有一個人在說謊,甚至兩個人都在說謊也有可能。

誰在轉PO這些認知戰農場文?

去年新加坡《海峽時報》引述全球反詐騙聯盟(Global Anti-Scam Alliance)研究報告,新加坡自己就是被騙最慘的第1名,第2名是瑞士,第3名是奧地利,台灣則是第23名。

這幾年台灣政府為了防詐騙,早就管到「擾民」的嚴苛。本魯去銀行臨櫃轉帳,只是轉進自己別家銀行的戶頭,年輕貌美的女行員一問再問,旁邊的同事也停下工作幫忙確認,連原本坐在後面的主管都上前關心。

去超商櫃台前排隊買東西,店員直接告訴排在我前面的顧客,那是詐騙包裹不要領。有人在提款機前邊報電話邊操作,店員就報警,警察也就趕來勸阻了。台灣這幾年在防詐騙的行動上,做的已經很認真了。

Flora Li與李佳珍PO文不敢說清楚,詐騙集團究竟是怎麼把房子騙走的,父親報案時也不提,文章一開頭就痛罵台灣是詐騙天堂,政府不顧嗎?

反正好的都中(華民)國,壞的都台灣。那些有助於釐清詐騙源頭與金流的法案,修法時都是哪一個黨的立委在阻擋?又是誰讓他們變成國會最大黨?在轉PO這些認知戰農場文的都是哪一黨的選民?唉!「台灣就是詐騙天堂」的認知戰又來了嗎?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很心疼我的國小同學,因為一些錯誤的巧合而被貼上「認知作戰」的標籤。遇到高額詐騙已經夠心力交瘁,還要面對網路上排山倒海的嗜血質疑,很難想像那是多大的壓力。
我所知道的事實是,她同時有兩個帳號已經很多年了,兩個帳號也都在我的好友名單中。至於有人帶風向說她在底下留言自問自答的那位 Flora Li,是另一個恰好同名的朋友。對照她原文帳號的大頭貼,很明顯就是不同人。這些都可以很簡單透過臉書搜尋功能就可以查證,很可惜部分網友見到黑影就開槍,造成當事人的二次傷害。
---
另外,針對我國小同學原文的內容,我對於文章的開頭「台灣是詐騙天堂」不完全認同,也不覺得民眾遇到詐騙時應該要責怪政府和警察。事實上網路、AI 科技爆發性成長的現在,全球各國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詐騙防範及宣導的工作,中央、各地方政府都有在做,只是成效未必能彰顯。
儘管原文中的一些觀點和我的想法未必一致,我還是很能理解我國小同學在絕望的當下會有一些情緒上的表現,但她真的很棒了,今天透過她勇敢將親身經歷寫出來並散佈,不就讓更多人看見並能提早預防詐騙的發生了嗎?
「讓更多人知道詐騙手法,做為警惕」才是李佳珍的原文最有價值、最該被看見的部分。
---
還是非常擔心國小同學的狀況,希望看到這篇文的朋友,可以幫忙澄清,不要讓「認知作戰」的錯誤質疑,掩蓋過詐騙集團可惡的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