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8

僅華研唱片 3年海撈2950萬

 

記者王郁惠/台北報導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日前公布「102年度旗艦型流行音樂製作與整合行銷產業促進計畫」獲選名單,華研、福茂等15家唱片公司所提16件申請案,各獲得350萬至600萬元的補助金,合計將發出8350萬元的補助金。

放眼過去3年,各家唱片獲選補助金的情形,其中以華研補助金額高達2950萬奪冠,相信以2350萬位居第二,福茂則獲2150萬位居第三,但唱片公司若未依照規定時間發行專輯,補助金將被撤回。

此外,有趣的是,凡是王治平參與製作的專輯獲補助金的機率也最高,堪稱最受文化部「青睞」的製作人。

陳妍希出一張專輯就獲文化部補助350萬元。(資料照)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對拼命寫國藝會、文化部、文化局的補助案的藝文工作者,致敬、致哀。」藝文工作者時常為了5萬、10萬元的補助,要寫一堆企劃文件,還不一定申請得到錢,但陳妍希出一張專輯就獲文化部補助350萬元,不僅網友質疑補助的正當性,更引起藝文圈一片反彈聲浪,關心藝術生態的「迷藝文」在臉書po文諷文化部,而多數人則認為,文化部應該要檢討目前的補助政策。

質疑一 為何拿稅金補助主流藝人?

「我不按讚~~因為按不下去~哀~~~」網友Cheng Mezzo對於流行音樂這麼容易申請到錢,以不按「讚」表達看法;藝術家吳達坤說:「藝術圈應該組團來出唱片或開唱片公司了~ 可以獲得350萬至600萬元的輔助金ㄟ!!!!」還有人建議由多位藝術家合資開設的展覽空間「非常廟」乾脆也考慮出張唱片,或許拿到的補助多很多。

當初發難抗議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用外國人作品的藝術家陳浚豪則貼文,「文化部錢多亂花!錦上添花不如發便當給窮人,所以VT(非常廟)也可出唱片(專輯名稱:不要亂花,主唱:阿浚,專長:狂吼幹譙),但要發百萬“便當”做好事!」陳浚豪說,第一首主打歌是「不要亂花」(痛批文化部亂花,補助年收入破幾億的S.H.E!)第二首「天花亂墜」(再批經濟動能推升方案的燒錢廣告裡有天花)。第三首「誰是壁花」(批文化部花小錢廉價買「藝術」當壁花);第四首「粉圓豆花」(從小吃到大也沒差);第五首「夢裡有花」(燒兩億一晚的演出忠黨愛國的《夢想家》);第六首「有錢給老外花」(台灣館花三千萬卻展老外作品!)

藝術家牛俊強質疑,「這是從前身新聞局延伸出來的案子,辦了兩屆了,不過新聞局為何要拿稅金補助主流藝人真的是...。」網友Moviegogo 回應,美其名要「創造產值」,事實上只是讓「富者愈富」!

質疑二 只憑企劃書 就覺有創意?

網友呂鴻婕對文化部流行音樂科長曾金滿說:「補助當時沒聽過歌曲,只憑企畫書,覺得有創意。」感到質疑;網友李花花認為,照規則申請沒有什麼不對,但「要有意見也應該針對評選機制吧?」迷藝文則回應,「唱片公司走商業、藝人經紀體系有那麼多獲利方式,憑什麼再來申請補助?唱片業不好做? 那就讓它倒啊!」

質疑三 主流唱片已賺錢 何需補助?

迷藝文認為,「文化補助的公共性,並不在確保你公司能不能營運,而是確保文化環境的多元平衡,私人或唱片公司去申請不是拿『唱片業現在不是也不好做』來要錢的,而是拿『為了增添文化的多元與平衡』來的,亦即『補助給私人,但在做公共性的事』,但是這幾年的這些案例,除了大者恆大、小者恆小,持續生態不平衡外我沒有看到其他。」

Fi Peng也認為,「不能怪唱片公司去申請合法的補助,但追根究柢是政府政策的問題,補助就是補足協助,應該以維護小型、但有理想與願景的團體、平衡多元文化價值為優先,主流唱片本身就已經是賺錢的了為何需要被『補助』?」

針對文化部是否就政策面全面檢討藝文補助機制,文化部長龍應台沒有回應。

 

華研二重奏 業績唱高調

華研音樂總經理何燕玲表示,整個亞洲演出市場都在成長,因此今年業績預料將是穩定增長。且KKBOX等音樂數位平台的興起、和久違多年不見的S.H.E演唱會等藝人,都有多場活動演出下,今年看好授權收入及藝人演藝經紀兩個項目的表現,期許能有二位數字以上的成長。

 

圖/經濟日報提供

何燕玲強調,依IFPI國際總會2013年數位音樂報告中就提到,2012年全球唱片公司的數位音樂收入增9%,相較於2011年增長8%、顯示全球民眾對數位音樂的需求,還是逐年成長。

因此公司將持續與網路平台經營業者談判,要求下架未經授權使用的華研錄音著作及視聽著作,或建立使用者付費機制,取得公司的授權,增加公司未來獲利。

問:今年的營運展望?

答:華研主要獲利來源來自於三大類,即音樂產品銷售約15%、授權收入約25%和藝人演藝經紀約60%。再細分下去則包含實體專輯銷售、明星商品、寫真圖文書、數位音樂授權、歌詞曲授權、演唱會、產品代言等數十項收入來源。因此公司營運規模是隨藝人陣容和產品多元化而增長。

而今年最看好的則是授權收入以及藝人演藝經紀的表現,隨著KKBOX等數位平台興起,加上S.H.E女子團體演唱會已啟動,動力火車和去年在台灣得到Hito最受歡迎新人獎殊榮的炎亞綸,都有多場活動演出,這兩大項目都期許會有二位數以上成長力道。

 

規劃上櫃 把規模做大

問:為何想上市櫃?

答:台灣的音樂實力在華語市場向來是居於領先地位,就像近期熱燒的「我是歌手」節目上,不管是歌手實力或歌曲選擇,就可明顯知道台灣音樂的軟實力相當堅強。

台灣音樂產業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國內演藝經紀公司規模都太小。但是未來的華人影藝產業,演藝經紀公司走向大型化、資本化是一條必須走的路。

雖然華研向來就是走專業經理人制度,但這樣的經營方式若要常久,股權就勢必不能集中在少數股東上,為此公司須走向上市櫃之路。

 

多元經營 攻華人市場

問:華研未來經營策略?

答:公司的發展目標是在華人市場,尤其是大陸地區更是亟需開發的市場。近年來大陸因奧運等因素,積極興建大型活動場地,讓當地民眾越來越習慣將參與演唱會等活動視為日常休閒活動,所以現在都在幫助旗下藝人,藉由各種演藝活動打入大陸、星馬和香港市場。

此外,也會持續吸收新藝人,並持續培養詞曲創作人,讓公司能夠有更優質的音樂及表演,這樣才能讓市場競爭力繼續提升。未來也將跨入電視電影方面的投資,讓營運更多元化,藉此提升獲利能力。

問:音樂產品銷售前景?

答:華語唱片市場持續因網路充斥未經授權數位音樂,致使實體專輯的銷售難以回溫,許多僅仰賴實體專輯銷售的公司,在未能轉型或開拓其他收入來源之下,被迫退出市場,華研的實體專輯銷售,同樣受整體唱片市場環境影響而未能成長。

但由於公司累積量多質精的音樂版權,且積極開拓演藝經紀工作,擁有豐富的收入來源,近年實體專輯銷售僅占公司總營收不到20%,因此華研未來依舊能夠在整個實體專輯銷售市場衰退情況下,穩定獲利並追求業績成長。

問:授權收入前景?

答:華研還是持續開發數位市場及談判網路業者付費取得的授權,來彌補流失的實體專輯銷售收入,惟現階段還有部分網路業者拒絕付費,導致著作權人的收入受到侵蝕。因此,公司將持續與網路平台經營業者談判,要求下架未經華研授權使用錄音著作及視聽著作,或建立使用者付費機制,談判取得公司的授權,以保護著作權創作者應有之權利,並增加公司獲利能力。

問:藝人演藝經紀前景?

答:生活樂趣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現在看演唱會就如同看電影一樣稀鬆平常,相信演藝娛樂只會越來越蓬勃發展,華研一直積極開拓藝人表演市場,除了參與商業演出外,亦舉辦多場現場演唱會。

 



全文網址: 華研二重奏 業績唱高調 | 店頭未上市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5/7861969.shtml#ixzz2RotBy0vx 
Power By udn.com

 

華研去年夠「利」 拚轉上櫃

首家興櫃文創影視公司華研音樂(8446)因藝人陣容逐漸龐大,且數位音樂授權議價能力增加,去年每股稅後純益有望挑戰3元大關,創下近4年新高。華研音樂表示,今年底有機會興櫃轉上櫃,且長期營運目標將從音樂經紀轉型為全娛樂經紀。

華研音樂實收資本額2.5億元,主要營運項目分為三大領域,依2011年營收比重,音樂產品占比重22%、演藝經紀占比重42%、音樂授權占比36%。

與其它國內唱片製作業者相較,華研音樂為少數整合流行音樂唱片製作和發行,以及全權經營藝人演藝經紀的娛樂公司。

華研音樂表示,去年發行的專輯包括田馥甄「TO MY Love影音館」、LOVE電影原聲帶、倪安東第2張專輯「Wake up」、Ella個人EP、林宥嘉第4張專輯「大小說家」、汪東城第1張個人專輯「你在等什麼」,以及籌辦倪安東、Olivia音樂會等活動,場場熱絡下,讓去年演藝經紀、數位音樂授權的收入成長,也讓2012年獲利表現亮眼,預計會比2011年好很多。

法人估,華研音樂2012年稅後純益約7,5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則約3元,創下近4年新高紀錄。昨(6)日該公司興櫃參考價75.2元,較前日下跌2.4元。

 

 

【2013/02/07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華研去年夠「利」 拚轉上櫃 | 店頭未上市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5/7689303.shtml#ixzz2KBBQn840 
Power By udn.com

 

實體唱片難活 華研憑什麼興櫃?
翻開華研財報,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每股盈餘(EPS)仍有0.41元,去年營收三億四千五百萬元,每股盈餘突破兩元,截至今年八月止,母公司營收已超過三億,每股盈餘預估可望突破新高。
【文╱黃亞琪】

 

十月下旬,女子天團S.H.E成立十一週年記者會,場中少了娛樂八卦,被追問的是入股成為自家公司股東的「財經事」。因為其幕後推手——華研國際音樂,在十月二十六日成為第一家上興櫃的唱片公司。

 

今年,台灣線上音樂總產值(約十二億元)將出現超越實體唱片市場(約十四億元)黃金交叉線的當刻,當實體唱片不再是主要營收來源,越來越多唱片公司求售下。華研董事長呂燕清反決定挺進資本市場。

 

翻開華研財報,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每股盈餘(EPS)仍有0.41元,去年營收三億四千五百萬元,每股盈餘突破兩元,截至今年八月止,母公司營收已超過三億,每股盈餘預估可望突破新高。

 

2001年產業低谷時,華研如何擺脫唱片市場萎縮的陰影,突圍而出?關鍵是華研從唱片公司,比別人早一步轉型成全方位的娛樂公司。

 

華研決定將歌手品牌概念融入產銷之中。如果說,當時唱片公司發展歌手,就是不同包裝的標準品概念,華研等於是把歌手當作品牌來經營,從娛樂產業角度,從藝人定位、歌曲製作、演唱會到演藝經紀進行全方面經營思考。現在看來可能是稀鬆平常,但在當時的台灣,卻是第一個。

 

一旦通過試煉期,準備發片前會先進行SWOT分析。以當年的S.H.E為例,優勢是:三個人個性鮮明、會唱歌,威脅點是沒有成功先例,且市場不景氣;接著,歷經消費者、上下游業者等上千人調查整合,再經過一年時間,才產生出「女生的好朋友,男生的女朋友」定位。

 

在製作時就先想著怎麼賣。舉凡藝人頭髮、服裝、設計風格、相關代言到通路,其實早在一年前的製作籌備就已經底定,「品牌接觸點管理越清楚,保持產銷風格一致性,開發藝人經紀目標族群就更精準,」何燕玲說。

 

為了打好基樁,前後就花了兩年半時間,相對過去唱片業一張專輯定位包裝時間,通常只有一年,因為只想到專輯就打住,而非將後續的演唱會等衍生商機計算進去。

 

前端定位精準,後端產生的槓桿效應自然大。以S.H.E為例,前期製作費與行銷費用雖都在千萬以上,但因為精準敲中市場取向,第一張專輯大賣18萬張,是同期新人的四倍。截至目前11年共發13張專輯,三人年產值約三億元,簽約華研期間11年,共創造超過30億元的商機。

 

在預算上,華研也控制得謹慎。唱片產業固定成本低、變動成本高是產業特性,而企畫與宣傳預算占變動成本極大部分,華研國際音樂副總經理李首賢指出,財務部光是處理機票一年就達一萬人次,若依傳統方式,先代墊或口頭申報,到了年底,就易產生財務差距。

 

目前華研主要營收來自實體唱片、演藝經紀、數位版權經紀三方面,其中演藝經紀超過四成,約實體唱片的兩倍,將歌手當作品牌經營的綜效顯然已顯現。

但根據法人觀察,其未來也有兩大難題。一為:數位音樂總值即將超越實體唱片,但新的遊戲規則尚未明朗,如何拉高數位版權經紀,強化因創作而衍生出的營收是一個挑戰;另外,藝人跳槽是產業常態,怎麼預防天價版稅搶人,也是華研未來放眼華人流行音樂市場須面對的課題!

 

《產業》文創業,掀上櫃熱
2012/10/12 08:45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文創業再掀上櫃潮!擁有女子天團SHE的華研唱片昨(11)日登錄興櫃,可望成音樂業首家掛牌公司,接著以霹靂布袋戲知名的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也將申請公開發行,連同日前已送件申請上櫃的誠品生活,文創業上櫃熱潮儼然成形。

華研國際音樂大中華區總裁何燕玲透露,SHE這11年來售出數百萬張專輯、代言至少150個商品品項,共計創造高達30億元經濟產值,華研除了擅長打造唱片型歌手,新人成功率80%,近3年也積極發展全方位藝人經紀,廣納主持人、作家、宅男女神、詞曲創作者等,也用台灣團體打造大陸藝人,未來藉上櫃集資,將打造更大平台培養更多藝人。

 

據悉,華研去年營收約3.4億元,今年前3季營收累計已達3.5億元,目前營收占比10~20%來自實體唱片銷售,20~30%來自數位音樂銷售,藝人經紀約占50~70%。

華研目前股東結構,除原始股東,SHE也成為股東,陸續新增中信創投、中華開發、國發基金等投資者。稍早,有中國大陸、韓國公司有意併購。

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今年營收預估5億元以上,也有計劃在102年登錄興櫃,103年送件申請上櫃。霹靂董事長黃強華指出,上櫃主要是希望創造品牌效應,吸納人才,把規模做大,目前還有很多空白市場待開發。例如中國大陸,霹靂布袋戲與鳳梨酥並列為台灣特色產品,霹靂布袋戲雖未登陸,但每一集都有1、2百萬人次下載,可見潛在商機龐大。

中華民國創投公會秘書長蘇拾忠表示,具有IPO與被併購潛力的文創業者,通常也是創投業可能投資標的,由此看有3類文創業者:1.文創業的通路商,可擴大規模且可計算獲利;2.將原創應用展演,可在兩岸乃至華人市場巡迴展演,具經濟規模;3.表演藝術,好的定目劇可創造觀光效益,也具投資價值。(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