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信 誰敢當下一個台新金?

黃琮淵/特稿

彰銀董監改選,台新金被迫讓出經營權,回顧9年前從淡馬錫手中搶下彰銀,對照政府如今希望國內企業出手,想從馬來西亞IOI集團手中搶回台北101大樓,頗有似曾相似之感,歷史若能重演,誰會是下一個台新金呢?

101大樓若最後賣給IOI,該負責任的或許不是頂新,而是這個忘恩負義的政府。看財政部從台新金手中搶回彰銀,幾乎是動用國家機器、惡劣手段盡出,若誰出手搶回101,所需承擔最大風險就是政府的昨是今非。

 

回顧9年前,彰銀體質可說是孱弱不堪,在國外發GDR沒人埋單情況下,只能回台標售。台新金當年以365億元高價,擊敗淡馬錫留住彰銀,沒人有話說,因為彰銀當年是燙手山芋。

用「保衛全民資產」的立場來看,台新絕對是功臣,他把彰銀留了下來,但功臣下場卻十分悲慘。試想,如果當年是淡馬錫買走彰銀,如今還能看得到彰銀招牌嗎?政府敢以此手段修理淡馬錫嗎?

這就是國內企業的可悲之處,因為政府總在無力回天時,才想找民間企業幫忙,期望企業能夠捨己救國、幫政府處理事情;於是事前軟硬兼施,甚至開出明知可能跳票的支票,但事情解決後就翻臉,過河拆橋,現實之極。

講直接點,政府就是看準無法控制IOI,才希望國內企業出手相救,講好聽點是「把台灣地標留在國內」,講白點就是「國內企業比外資好欺負」,於是國內企業有如二等公民,台新金如此,誰接了101同樣會是這個下場。殷鑑在前,有了台新金這血淚教訓,誰願意在此時出手相救,然後再花9年,看清政府的真面目?

101該不該賣外資,絕對有討論空間,但政府的誠信,不容許有絲毫折扣。如果台新金合併彰銀的案例,能帶給國內企業什麼啟示,那就是:政府是企業最大的風險,從當年的彰銀到今天的101,政府嘴臉始終如一。

併彰銀 財部土匪 台新金掃地出門

 

 

 

 

 

 

 

 

 

 

 

 

 

 

 

 

 

 

 

 

 

 

 

 

 

 

 

 

 

 

 

 

 

 

 

 

 

 

 

 

 

 

 

 

 

 

 

 

 

 

 

 

 

 

 

 

 

 

 

 

 

 

 

 

 

 

 

 

 

 

 

 

 

 

 

 

 

 

 

 

 

 

 

 

 

 

 

 

 

 

 

 

 

 

 

 

 

 

 

 

 

 

 

 

 

 

 

 

 

 

 

 

 

 

 

 

 

 

 

 

 

 

 

 

 

 

 

 

 

 

 

 

 

 

 

 

 

 

 

 

 

 

 

 

 

 

 

 

 

 

 

 

 

 

 

 

 

 

 

 

 

 

 

 

 

 

 

 

 

 2014-12-09

記者鄭琪芳/特稿

彰銀董事改選,台新金的大敗,正是「民與官鬥」的最慘烈下場。經此一役,台新金不僅失去一家子銀行,還須認列一四八億元虧損。九年前相信政府承諾,以天價標下彰銀股權的台新金,如今輸到只剩下三張紙(一張公告、兩頁公函);只能說,台新金花了數百億元,學到了一個「政府不能輕信」的教訓。

台新金於二○○五年七月以每股廿六.一二元、總價三六五.六億元標下彰銀私募特別股,取得彰銀股權廿二.五%,溢價高達四十五%;但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卻認為「高貴不貴」,就是看準未來台新銀與彰銀合併的利基。

這宗交易因扯上扁政府的「二次金改」,被國民黨冠上「賤賣國產」的臭名,馬政府不願照單全收。因此,即使檢調查無不法,即使彰銀已是台新金子銀行,公股仍遲不放手,堅持反對彰銀與台新銀合併。

合併案無法推展,不僅難以發揮綜效,更導致台新金「雙重槓桿比率」過高,西進中國因此受阻。為了解套,台新金去年二月提出「彰銀併台新銀」的構想,讓台新銀成為消滅銀行,甚至不排除將台新金更名彰銀金。對台新金而言,或許已是最大的讓步,但此舉卻激怒了財政部,也為此次的改選大戰揭開序幕。

這次公股大勝,粉碎了台新金的合併夢,表面上公股是面子及裡子雙贏,實際上卻傷害政府威信。如果連政府白紙黑字承諾的「由得標人取得過半董監席次」,都可以因政黨輪替而成為廢紙,試問,以後有哪一家企業敢跟政府有生意往來?外資又如何看待台灣的投資環境?

比較富邦併北銀

 

有雙重標準之嫌

另外,此事也凸顯馬政府的雙重標準。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期,不顧反對推動富邦銀合併台北銀,還爆發「魚翅宴」、「政治獻金」等爭議;如今,馬政府卻不惜毀諾也要反對彰銀與台新銀合併,難道馬政府永遠是政治考量凌駕專業?

台新金:公司於彰銀董事席位未過半,應認列約148億元之投資損失
(103/12/09 06:22:32)

證交所重大訊息公告

(2887)台新金關於本公司參與彰化銀行第24屆董事選舉結果

1.事實發生日:103/12/08
2.公司名稱:台新金控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100%
5.傳播媒體名稱:不適用
6.報導內容:不適用
7.發生緣由:本公司代表人當選彰化銀行第24屆2席普通董事及1席提名之獨立董事。
8.因應措施:彰化銀行今日進行董事改選,本公司當選2席普通董事及1席提名之獨立董事,並未超過該行9席董事之半數。依法彰化銀行將非屬本公司之子公司,依金管會目前認可之國際財務報表準則,本公司應認列約新台幣148億元之投資損失。實際損失金額本公司將請會計師出具專家意見,並適時公告。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彰銀董事改選 公股九搶六大勝

2014-12-08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郭幸宜、羅兩莎、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

彰化銀行今天召開股東會,改選董事;選舉結果,公股取得四席一般董事、兩席獨董,台新方面則取得兩席董事、一 席獨立董事席次。

 

財政部長張盛和今天在立法院表示,彰銀改選是箭在弦上,怎麼再協商?他強調,財政部不可能因怕告,就接受台新金的要求,改選就是要努力維護公股最大權益。

對於彰銀今天改選,投票前一刻可能再協商嗎?張盛和表示,「箭在弦上,怎麼協商?」已經協商半年都未成了,怎麼可能在最後一分協商完成,若可成他(台新金)何必等到今天。

上周台新金發函財政部要求支持他的五席一般董事,否則要告財政部?張盛和說,不能因怕告那我們就接受,因改選就是努力維護公股最大權益,我們支持他也違反立院決議,我們的委託書怎麼可能支持外人,一定要支持公股。

 

 

彰銀董事長暨台新金法人代表陳淮舟(右二)主持彰銀股東臨時會,出席率89.39%,將選舉第24屆董事(含獨立董事),選出6席一般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 記者蘇健忠/攝影

彰銀股臨會 公股台新兩派交鋒

喧騰多時的彰銀股東臨時會今日召開,現場擠滿小股東,發言極為踴躍,有小股東勸吳東亮別再跟財政部爭執,也有小股東不滿財政部與民股台新金糾纏多年,阻礙彰銀發展,呼籲雙方停止拉扯。

 

多位小股東不耐財政部與台新金纏鬥多年,拖累彰銀發展,公司更因此多年未發配股利股息。

 

有小股東發言,直接點名問董事長、總經理,公公配到底有無希望,支持公股派的叫好呼應支持;台新金代表也不甘示弱,喊出彰銀是台新的子公司,互相嗆聲。

 

今天的股東臨時會涉及公民股的董事改選角力戰,場內外設備森嚴,僅有警察攝影存證,禁止媒體攝影拍照。

 

 

阿土伯:不要豬仔養大不認豬哥作親爹

 

股市名人、彰銀股東阿土伯上午在彰化銀行股東會上發言,公開為台新金叫陣,引發現場公、民股股東代表,在股東會場中互別苗頭、相互叫陣。

 

阿土伯發言表示,九年來董事長陳淮舟認真經營,使彰化銀行「起死回生」,但因發音特別聽起來像「氣死」回生,引發股東會的一陣笑聲。

 

阿土伯說,當年台新金比底價多出10元、以每股26元共365億元,多出140億元標下彰銀,呼籲財政部「不要豬仔養大不認豬哥作親爹(台語)」,再勸政府該「飲水思源」。

 

不過也引發現場的公股代表發言強調,台新金當年以365億元「夢想」吃下1.2兆資產的彰化銀行,就比例原則,怎麼可能讓持股22.55%的台新金,掌握100%的彰銀,完全不符社會的期待。

 

 

彰銀舉行股東臨時會,出席率89.39%,將選舉第24屆董事(含獨立董事),選出6席一般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 記者蘇健忠/攝影

彰銀股東會出席率89.39%公股舉牌拉票

 

彰化銀行臨時股東會上午9時準時舉行,出席率高達89.39%,由彰銀董事長,也是台新金法人代表陳淮舟主持,主要討論三項議案,包括一、修改彰銀部分章程條文、配合IFRSs及公開發行財報編制準則修正結算時點、盈餘分配順序,二、修改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成立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制度,三、改選24屆董事 (含獨立董事),共計將選出六席一般董事及三席獨立董事。

 

不過,由於此次公、民股委託書結果相當接近,戰況激勵,為爭取股東及外資力挺財政股公股,股東會外彰銀工會股東們特別在場外舉牌「支持公股,投票請問我」,不放棄委託書徵求的最後機會,而最大民股台新金也派了不少主管前來會場穩住陣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