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16 WED
-
要實質課稅了…;孳息他益股票信託真是大股東避稅的好工具
官員囤房信託 保值又節稅
信託主要降低贈與稅總額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監察院資料,二十餘名府院及部會首長大多透過信託方式處理名下非自住的房產,其中內政部部長李鴻源便信託名下八間房產。房產業者分析,透過信託方式較大的好處,便是可降低贈與稅總額,達到節稅目的,且長期有保值好處。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通常信託期間為十五年,透過信託方式處理名下房產,主要目的應該是節稅。 她說明,規劃房產信託可以達成多重效益,首先可利用「共同受益」及「折現值」來降低贈與總額,達到節稅規劃目的;若是採取直接將房產過戶到子女名下,一次性付出的贈與稅稅額相對較高。 再來是台灣房產走了逾十年多頭,持有不動產是具有「保本」、「增值」、「不易變動(現)」等特性,就可透過信託房產方式達到長期照顧子女的目的,相較現金贈與或金錢信託更理想。 此外,一般直接以現金贈與方式除稅負較高、也相較不安全,尤其是金錢信託的信託規劃費用及管理費用偏高;至於不動產信託規劃較安全(地政機關登記生效),且信託規劃費用及管理費用較低。 徐佳馨認為,不動產信託可避免買賣過戶或贈與移轉易生的弊端,可較有效地預防子女擁有高資產後所衍生的後遺症,包括遺棄長輩以及不負養育責任。 |
政府首長「囤房」統計 |
只有3位名下僅1戶房產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財政部頻頻拋出「囤房稅」議題,甚至擬利用調高補助款來「利誘」地方政府調高房屋稅率。但根據監察院陽光法案主題網最新揭露,二十幾位府院及部會首長中,僅三位名下只有一戶房產,近五分之四擁有兩筆、甚至更多房產,其中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持有九筆房產,堪稱官員中的「房產王」。
根據監察院資料,李鴻源夫妻倆名下共有九筆房產,主要分布在雙北市與新竹市,其中八筆採取信託方式。
「房產王」亞軍是考試院院長關中,夫妻名下計有七筆房產,主要分布在我國台北市、中國上海及美國加州,可說是最具國際化眼光,布局國際房產的官員;季軍同時有四位首長上榜,分別是監察院院長王建煊、司法院院長賴浩敏、財政部部長張盛和及衛福部部長邱文達,夫婦名下均持有四間房產。
令人好奇的是,打著「居住正義」的總統馬英九究竟擁有多少房產?根據監察院揭露資訊,馬英九夫婦名下持有三間房產,主要分布在雙北市。
根據監察院申報資料,馬總統名下一戶申報為自住房產位於台北市文山區興安路二小段,另夫人名下有兩戶信託,分別位於台北市大安區龍泉段二小段、新北市新店區中正段。
多屋信託合法規不合道義
不願具名的房仲業者表示,財政部研擬修法打壓民眾「囤房」,但絕大多數政府首長名下卻持有多屋,且採取信託規避,有關地價稅、房屋稅等納稅人轉變成受託人,雖然合乎法規、但不合道義。
財部打房顧忌推地方加稅
業者也指出,從府院部會首長多數都持有兩戶或更多房產來看,根據監察院公告的持有時間,其實很多應是來自繼承,這也顯示財政部不敢直接打房,卻將責任推給地方政府,去調高房屋稅稅基及稅率,恐有更多無辜民眾受影響。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更直言「財政部只是口水打房」。他說,以政府首長名下多持有多房的情況來看,「囤屋稅」可能只會淪為「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反正地方政府不會照辦,財政部只想表面上應付民怨而已。
囤房加稅推地方 擬納入補助款公式
預計明年開始實施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已發文行政院主計總處,擬將房屋稅稅收成長納入補助款計算公式,「鼓勵」地方政府調高房屋現值或非自住房屋稅稅率,透過調高房屋稅稅率及稅基的方式,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抑制囤房、炒房,地方政府房屋稅稅收成長愈多,補助款增加愈多,預計明年開始實施。
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表示,現行住家用房屋稅稅率一.二%至二%,但地方政府幾乎全部都課一.二%,沒有用到彈性稅率,希望督促地方政府針對第二戶以上房屋加重課稅;因為第二戶房屋通常不是自住,可能是營業用或出租,目前八十五%的民眾名下只有一戶房屋,所以不會受影響。
財政部賦稅署官員表示,目前地價稅、土增稅等已納入補助款計算公式,提供地方政府調高公告地價及公告現值的誘因,希望將房屋稅也納入,藉由加重房屋持有稅的做法,抑制囤房、炒房的問題,進一步達到平抑房價的效果。
賦稅署官員說明,新的補助款計算公式預計明年起實施,地方政府房屋稅稅收增加,補助款就增加,房屋稅未成長的話,補助款就少。由於房屋稅是以房屋評定現值乘以稅率計算,地方政府增加房屋稅的做法,除了調高非自住房屋的稅率之外,也可以透過調整地段率、標準單價等方式,提高房屋評定現值,如此可擴大房屋稅稅基,稅收也會增加。
是否擔心地方政府不願配合?賦稅署官員表示,此舉可以創造雙贏,相信地方政府會考量;事實上,像新北市就調升商業繁榮、交通及公共建設規劃完善路段的地段率,一年房屋稅就增加了七億多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