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創動態存股獲利法》淡季買、旺季賣滾出逾千萬身家

2018-09-29
作者: 顏宜君

 

身兼科技公司主管、養身達人、旅遊節目主持人多重身分,居然還是一位專業投資者,林英權表示,關鍵在於簡單以及穩定的投資策略。當年,林英權初踏入資本市場時,就像一般散戶一樣,聽別人報明牌,看報紙寫什麼就買什麼,還曾經買過股價上百元的中環、錸德,結果自然是慘不忍睹。爆肝累積的薪水就這麼在股海中賠掉,讓他心痛不已,「也逐漸領悟到投資絕對沒有捷徑,必須自己下功夫研究,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摸熟IC產業  1檔股票落袋700萬元

由於在IC設計公司上班,對上游半導體產業與下游電子零組件供應鏈再熟悉不過,林英權茅塞頓開,何必捨近求遠,為什麼不從自己最熟悉的產業來尋找投資標的?於是他開始在相關產業中,觀察每家公司的獲利狀況。林英權發現,半導體設備上游材料商崇越,長期獲利相當穩定,例如金融海嘯時景氣不佳,在大部分廠商面臨虧損窘況時,崇越2008年仍繳出EPS(每股盈餘)2.2元的成績單,等到2010年景氣好轉時,EPS更跳升至4.53元,而且年年配息穩定,殖利率都在4%∼6%之間,是一家穩健成長、且股東可分享利潤的好公司。於是他從2011年起,在崇越股價30幾元附近陸續買進存股,最高持股來到上百張。

雖然說是存股,但林英權的存股模式,和一般人有很大的差異。由於熟知電子業的特性,他看好一檔股票,並不會一路買進,而是採取動態方式存股,也就是淡季買進,旺季賣出,以這個原則來回操作。

正所謂五窮六絕,林英權解釋,每年第二季是電子股的淡季,他會仔細觀察公司每個月的營收變化。若是淡季的月營收沒有再往下掉,表示公司即將開始迎接旺季,是很好的買進時機。同樣的道理,到了年底或是隔年一月的旺季,若是月營收沒有再度創新高,他就會賣出大部分持股。

這個操作原則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林英權就靠著淡季買、旺季賣的策略,每一年都能在崇越這檔股票上面賺到錢。一直到2017、2018年初,崇越股價大漲到90元以上,他才大幅度賣出持股。這8年來,他不但在科技業勤奮工作,同時更發展出多元興趣,包括養身、旅遊等,甚至是仔細鑽研他有興趣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花太多時間盯盤,卻能輕鬆操作,靠著這一檔股票落袋700萬元。

長期追蹤口袋名單  輔以週KD抓買賣點

林英權說,一檔股票看了這麼多年,不熟悉它的股性也難,因此一直到現在,崇越都還在他的口袋名單中。林英權除了看基本面以外,也慢慢歸納出適合自己的技術指標。他認為,週KD是比較簡單的,輔以週KD在20左右買進、80左右賣出,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如果長期維持在10%以上,也是好公司的體質表現。當然,停損是投資最關鍵的一環。林英權認為,虧損10∼15%就必須果斷認賠,絕對不能因為不甘心,而讓虧損持續擴大。

「我喜歡簡單又穩定的投資策略,長期追蹤口袋名單中的股票,靠時間了解它們的股性,搭配簡單的技術指標,因為真的沒有太多時間盯盤。」林英權認為,關鍵就在於買的價位要低,下跌的機率自然就低。「放錢進去,還能夠安心,就是我的原則。有穩定股息收入,也才能夠支持我發展其他的興趣。」

他建議,投資人一定要自己下功夫,千萬不可以聽信任何人的明牌,可以從產業的龍頭公司下手,了解公司、了解股性,才能充分掌握,透過長期觀察,找出買賣時機。「再好的股票,都會經過漲上去又跌下來的過程,要找出適合自己個性與時間的操作模式。」 他也強調,投資曾經踩過幾次地雷,最後發現都是公司經營者出了問題,因此經營者的誠信與作風絕對是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嗅出產業整併趨勢  鎖定價值被低估個股

動態存股讓林英權穩健獲利,但對產業的敏感度,卻讓他真正享受到獲利暴衝的滋味。2013年封裝市場復甦,他嗅到同業有可能整併的趨勢,其中以南茂最有企圖心,於是他詢問上游業者的看法,梳理出原本就屬於南茂集團旗下、南茂持有47%的子公司泰林,業務性質與南茂互補,他認為,若南茂要走向一條龍服務模式,合併泰林可能是遲早的事。從財報來看,林英權發現,當年泰林EPS有機會挑戰2元,但股價只有13∼14元水準,本益比並不高,再相較於南茂當年EPS約3元,股價卻穩穩站在30元之上,泰林價值明顯被低估。

林英權認為,未來一旦有機會合併,泰林股價向上的空間可以期待,因此他在14元附近陸續買進上千張泰林,到了2014年年底,南茂果然宣布以25.5元合併泰林,泰林股價瞬間大漲8成,林英權因此獲利近千萬元,是他投資股票獲利最豐厚的一戰。

這一役,讓林英權體會到在短時間內讓獲利翻倍的眉角,因此更聚焦在尋找有大成長機會的電子股。2015年電子業復甦之際,他發現,過去幾年上游的PCB銅箔基板廠並沒有擴產,供應商台光電除了新產品陸續通過客戶認證,主要客戶的產品更橫跨4G與雲端運算等領域,屬於上游關鍵零件。

2015年第一季雖然是淡季,林英權發現,台光電營收卻反而持續成長,於是在股價70元之下陸續買進上百張。之後台光電的月營收也從16億元穩定增長,直到2017年8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21.1億元,股價也來到167.5元高點,之後隨著營收小幅滑落,股價未再創高,於是在140元左右出清持股,也有逾1倍獲利。

追蹤營收與EPS大幅成長  投資機會來了

而近年受惠缺貨潮帶動股價大漲的環球晶,林英權也沒有錯過。2016年時,他發現相較於半導體產業持續蓬勃發展,上游的矽晶圓產業卻已經衰退了8年,應該有機會走出谷底翻身。環球晶從2016年1月營收突破12億元後,每月營收持續攀升,當年EPS才突破2元,2017年法人就預估,在產品報價上揚,以及環球晶合併全球第4大矽晶圓廠、規模將向全球第3大邁進,公司營收及獲利成長空間相當大。

於是林英權更大膽在股價80元左右買進30張環球晶,之後環球晶營收一路成長續創新高,股價也從80元一路走高到250元以上,直到2017年6月營收突破40億元,但7月營收並未續創新高,林英權在約220元附近出脫持股,獲利超過400萬元。

林英權從自己熟悉的產業中下手,挑選未來營收與EPS將有大幅成長性的公司,在淡季低點買,在旺季營收不再創新高之後賣出持股,這幾年也累積超過3,000萬元身家,因此能夠辭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發展自己的興趣,成就斜槓人生。

林英權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仍具有一定競爭力,尤其是半導體上游產業,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台光電、崇越等公司都是他長期追蹤的標的。只要仔細觀察每月營收與EPS的成長變化,在淡季中找股價低點買進,等到年底旺季,營收不再創新高時賣出,其實是相當簡單又穩定的投資策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