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冷靜致勝!長抱美股20年足以弭平所有利空
鉅亨網吳修廉 綜合報導 2011-06-11 00:03:22
當談到長期投資,一般股票投資人想的是持有一個部位 3-5 年,或是 10 年。然而進入 2000 年後,美股在往後的 10 年都呈現負報酬,創下 1930 年代後的紀錄。
據《USA TODAY》報導,評級機構 Oppenheimer 策略師 Brian Belski 於是有了想法,如果長抱 10 年還不足以讓負報酬消化完畢,那麼長抱 20 年將會如何?
他彙整美股自 1950 年來的月線走勢資料,測試若以 20 年為交易頻率,報酬率會是如何?
結果相當驚人,在這 60 年間發生了各種重大利空,包括 1970 年代的經濟蕭條、石油輸出組織宣布石油禁運、1987 年股市大崩盤、1998 年亞州金融風暴、2000 年科技股泡沫化以及才剛剛結束的金融海嘯。
然而長抱 20 年的結果是,最大平均單年報酬率為 14.4%,而最低平均單年報酬率也有 2.4%。沒有任何一年的平均報酬是負的。
Belski 表示,這樣的結果給投資人的啟示是-冷靜、長期投資、維持紀律並分散投資組合。
如果有投資人不想採取如此被動的投資方式,Belski 會說,他當然可以逢低買進,逢高出場,或是等到空頭市場末期再把資金投入,進行波段交易。但許多研究顯示,成功做到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為心理面因素總是令投資人買在高點賣在低點,且根據 Oppenheimer 報告顯示,若投資人在 1980-2010 年間,錯過了漲幅最大的 10 個交易日,那麼平均年化報酬率就會從 8.2% 下降到 5.7%,由此可見波段交易的困難程度。
但投資機構 Lamkin Wealth Management 總裁 Mark Lamkin 指出,要投資人長抱 20 年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為多數人不可能有 20 年都不需要用到錢。
Belski 表示,這項策略的關鍵在於「堅持」,有兩項技巧可以讓堅持變的容易一些。一是固定資產配置,維持 50% 的資金置於股市,剩下的 50 % 均分為債券與現金,然後每年調整配置,不要把可能會用到的錢拿去投資。
另一個重點則是股利,挑選股利不斷成長的股票。股利能隨著時間壓低持有成本,為股價提供了防護措施,如此一來投資人就不會在市場走勢嚴峻時驚慌失措。
--
〈分析〉眾人趨之若鶩 技術分析便失效 -- 投資的變幻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2011-06-11 05:30:57
美國股市於5月底,跌破了50日移動平均線,只要再大跌二天,便可能進一步跌破200日移動平均線。
投資人是否該認真以對?
答案可能並非簡單明確。根據200日移動平均線決定進出場的策略,儘管長期績效良好,然而近二十年左右,成功率已明顯減少。
分析師用200日移動平均線回測了19世紀末期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創立以來的歷史記錄。其測試投資的方式是,當道瓊高於200日移動平均線,便進場,其餘時間則守於場外。
測試結果,其長期績效的確吸引人。相較於買進續抱策略的5.1%年度平均報酬率,200日移動平均線策略的年度平均報酬率達6.8%。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獲得較佳績效的同時,風險還大幅減少。
不幸的是,過去二十年,這套移動平均線系統已變得令人失望。例如,自1990年開始,至今年5月,這套模擬的移動平均線投資組合的平均年度報酬率僅4.2%,而買進續抱策略的平均年度報酬率則達7.2%。當移動平均線投資組合退居場外時,其在貨幣市場的利息獲利,仍不足彌補其與買進續抱策略報酬率的差額。
過去二十年,即使經風險調整後,200日移動平均線的報酬率,仍落後簡單的買進續抱策略。
Brandeis大學金融學教授李伯倫(Blake LeBaron)廣泛研究了各種技術性分析策略,包括移動平均線。他說,很可能金融市場發生了某種永久性的改變,讓移動平均線的獲利功能頓時失效。
那麼是改變了什麼呢?李伯倫預測,元凶可能是200日移動平均線日益受到歡迎。由於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追隨此一系統,其勝過大盤的能力便開始消退。
李伯倫還指出,移動平均線系統在外匯市場獲利失效的時間,與在股市失效的時間幾乎一致。這顯示讓移動平均線功能大減的因素,應非僅是一時性的。
結論為何?除非有充份理由,相信過去二十年只是一個例外,而非新的規則,否則根據股市高於或低於200日移動平均線,決定進出場,投資人恐得三思。
--
安全顧問:連鎖閃電崩盤可能撼動全球金融體系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2011-06-11 04:13:25
閃電崩盤一辭直到2010年5月6日才首度出現,當時道瓊指數瞬間莫名大跌了1000點,而後卻又反彈,在投資人心裡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痕。
在那之後,又曾幾度出現小型案例,但大致而言,閃電崩盤應是只出現過一次。
但是,沒有人相信這種事不會再發生。至少一位專家認為,這種事不只會再發生,幅度還會更大,並波及其他類資產及交易所。他因而創造了「連鎖閃電崩盤(Splash Crash)」一辭,以反應這項預期的連鎖效應。
「我們的擔憂是,不同資產類別之間--股市,期貨,商品,能源與外匯--存在著緊密的相關性,一類資產閃電崩盤,可能波及其他類資產,導致更大型崩盤。」CFTC顧問John Bates說。
去年的閃電崩盤,引發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展開了六個月的調查,結果訂出了系列新的交易限制及暫停交易規定。
目前為止,這些措施在股市大致發生了效用,但Bates認為,仍有許多方面需要大幅改進。
Bates擔憂的是,有些因素可能尚未發現,因而呼籲採取「即時市場監督。」他尤其希望見到推出「交易前風險管理措施」。這將讓主管官員能及時發現不正常交易型態,阻止不正常交易進場,關閉失控的程式交易。
少有人會反對主管官員及交易所需要維持有序的市場,或Bates所呼籲的風險防火牆及市場監督。
然而,設置人力及費用,又會引發許多問題。
風險明顯而且存在。不幸的是,解決方案尚不存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