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中國厲兵秣馬,面板業景氣暗流湧動?
精實新聞 2013-06-07 15:04:09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中國政府正式宣佈能效補貼政策結束,原本穩定緩步復甦的TFT-LCD液晶面板產業景氣,瞬間像被開了一槍。因為中國電視品牌廠商近來對於備庫存態度轉趨觀望,面板採購買氣驟然減少。加上業界傳聞中國繼去年調高面板進口關稅後、今明年可能持續調高關稅,讓沒在中國設廠生產的台灣面板廠備感壓力。更甚者,中國還有更多8.5代線新產能預計將於2014-2015年陸續開出,全球TFT-LCD液晶面板供過於求問題似永無寧日。面板產業景氣復甦之路,看來暗流湧動。
然而,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其實還有許多因素尚未考量進去。首先是中國面板關稅議題,對外界來說也許很新鮮,但對面板業者來說,早就列入盤算之中。隨著中國電視品牌業者擴大採購中國本地電視面板、造成台廠在中國電視面板市占率快速下滑,面板廠商的危機意識早已升高,並且開始調整客戶結構、產品組合,甚至生產策略、營運方向。
例如台廠近來積極加強與日系、歐美客戶合作,推廣新興市場,快速減少傳統標準品的生產(像是32吋面板),轉向量產4K2K超高解析度或其他前端技術產品,並且以更多生產線投入觸控面板(尤其NB等大尺寸)、高階中小尺寸面板計畫。
若就台灣、中國、韓國、日本各地面板廠的競爭力來看,排除中國政府打算祭出第二波關稅調漲來保護中國本土液晶面板產業因素,回歸到產能規模及產品策略來看,有一派說法認為,台廠面臨著艱困的挑戰。因為接下來中國、韓國廠商可能分別將於2013年下半年大舉切出48吋、49吋電視面板,迎戰台廠的50吋面板,這或許會是一場8代線經濟切割大戰。再者,全球TFT-LCD液晶面板產業供過於求的問題已經多年不曾解決,眼看中國京東方第2條8代線即將於2014年第一季開出、華星光電第2條8代線將於2015年投產,單就產能面積來看,全球TFT-LCD液晶面板供給過剩的狀況持續下去,也不令人意外。
據估計,中國8代新產能陸續開出後,陸廠8代線面板總產能(母玻璃月投片量)就會比台廠大上許多(京東方兩條8代線合計月投片量估達19萬片,華星光電1條8代線月投片量13萬片),韓廠合計8條8代線產能更可觀(上看80萬片/月),而台廠因近年來厲行緊縮政策,群創(3481)目前8代線月投片量僅約6萬片,友達(2409)僅約9萬片。
從上述觀點來看,不僅台系面板廠似乎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甚至整個液晶面板市場都可能因為中韓拼戰、中國新產能加入戰局,而再度陷入景氣修正跌價循環。
分析各國面板產業的發展,日本面板產業沒落,主要係因為日本企業長期以來、生產成本都降不下來。韓國面板廠因為資金雄厚,因此長期投注資源很多,有本錢等待8年、10年後的新世代技術應用(例如OLED)。中國面板廠現在因有政策支持,正在拼產能、拼規模。台廠缺乏官方奧援、錢不夠多,目前係利用既有產業設備加以改裝、投入4K2K等新技術產品,某種層面來看,其實台廠的優勢正在顯現。
過去TFT-LCD液晶面板產業「規模越大、賠越多」的局面,在下一波供給過剩修正循環中會不會再度出現?沒人能斷言。對面板廠來說,能否透過一些努力、讓公司營運走出產業景氣循環、或至少不再隨著產業景氣循環大起大落,可能是一些面板廠在歷經大風大浪之後,正在思考的方向。
成敗論英雄。對企業經營來說,事業規模、產能規模,不論拚到多大,某種程度都不如獲利表現來得重要。TFT-LCD液晶面板產業發展至此,接下來面板廠商拼的到底是投片面積的產能規模?還是營運彈性策略差異?或許要從面板廠商的具體業績表現,才有定論了。畢竟,有盈餘的企業,才有力氣長存。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2d27f374-2277-4da1-a06a-dae0916839fb#ixzz2Vs4wr500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主筆室》薄膜型觸控面板要鹹魚翻身了嗎?
精實新聞 2012-06-29 19:07:43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今年觸控面板市場可能有所變化。去年受到蘋果Apple兩大熱門商品iPhone和iPad暢銷帶動,雙層玻璃G/G結構的玻璃型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成為觸控技術主流,但因Apple新一代iPhone可能採用單片整合型觸控面板in-cell技術,而非蘋果系品牌廠商的新機種,不是繼續採用薄膜觸控面板,就是改用單片式觸控面板(in-cell、on-cell、Touch on Lens或稱One Glass Solution等等),這個情況可能會使G/G、薄膜型、單片式、面板整合型等不同觸控面板技術呈現此消彼長之發展。
目前可能發生的3種情況,分別是雙層玻璃G/G結構觸控面板式微、單片式觸控技術或面板整合型觸控技術快速崛起,也可能是薄膜型觸控面板鹹魚翻身。
上述情節主要是從幾個事件或現象所推測而來。首先,過去主導觸控面板產業發展的雙層玻璃型電容觸控面板、所謂G/G結構觸控面板,其實一直只有1家大客戶在支撐,就是蘋果Apple。但因Apple考慮改用in-cell觸控技術導入其新一代智慧型手機iPhone 5,在新舊產品切換影響下,已經造成今年以來G/G結構觸控面板出貨量明顯減少。
再者,另一家採用G/G觸控面板的重要大廠Amazon亞馬遜雖然其7寸的Kindle Fire,與蘋果的New iPad同樣繼續採用G/G結構觸控面板,但據傳,Apple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ad Mini,以及Amazon規劃中的小尺寸平板電腦新機種,都可能會改用薄膜型觸控面板。
若單就手機來看,根據調查,今年在非蘋果系品牌業者中,至少5-6成新機種都採用了薄膜型電容觸控面板,不僅HTC今年的新機種幾乎100%都將採用薄膜型觸控面板,三星除了AMOLED手機屬於on-cell觸控技術,其餘手機也都採用薄膜型觸控面板。至於MOTO、Sony、中國大陸品牌等等,今年也都將以薄膜型觸控技術為主。
不僅如此,平板電腦也有類似現象。非蘋果系列的平板電腦,包括台灣ASUS(2357)、ACER(2353)甚至更多其他品牌所推出的新款平板電腦,多將採用OGS觸控或薄膜型觸控面板。雖然蘋果iPad可能還是平板電腦領導品牌,但一般預料,iPad今年佔全球平板電腦市場的佔有率可能會下降。
整體來說,一般說法是,今年市場上應該會以OGS觸控面板和薄膜型觸控面板成長性較大,曾經因蘋果盛極一時的G/G結構觸控面板,在新機種導入反而越來越少,平板電腦也正是。樂觀派薄膜觸控面板業者認為,未來手機觸控面板將有機會由薄膜型結構觸控技術勝出,OGS觸控技術則是在11寸以上的中大尺寸產品很有優勢,或許能夠與薄膜型觸控面板在中大尺寸市場平分秋色,因為薄膜型觸控面板在大尺寸應用也具備成本與輕薄等正面條件。
倒是若以G/G結構觸控面板轉跨OGS或稱TOL單片式觸控技術廠商的角度來說,薄膜型觸控面板恐怕未必有這樣樂觀的機會。因為如果以成本結構來說,將表面玻璃(保護玻璃)與Touch Sensor整合成一片的單片式觸控面板,連薄膜都不需要,良率又高,成本才是真正最低(售價也跟著較低)。
另方面,薄膜型觸控面板在透光率和熱膨脹係數等方面,也還有技術瓶頸尚待突破,其中,玻璃透光率可達90%以上,但薄膜透光率仍維持在86%左右。如果要增加成本走貼合型觸控面板、又要達到高透光率、高品質,勝華(2384)還自行開發出新一代觸控面板F/G結構產品。
這裡的F指的並非Film薄膜,而是Flexible可撓撓曲的超薄玻璃。這種超薄玻璃因為厚度降到0.1-0.2mm,就像薄膜一樣可捲曲,康寧可供貨。勝華打算用超薄可撓曲玻璃取代薄膜,維持G/G結構觸控面板的高透光率和靈敏性能,但又達到更輕薄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還可沿用原本的G/G相關設備。惟成本競爭力如何,還要看那片超薄可撓玻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273c99f1-f64b-44e2-bbc9-e0a4fd3a8e3d#ixzz1zF5sqPLM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