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4月出口年減4.7% 跌幅冠亞洲 財部:上半年恐皆負成長
2012/05/07 18:20 鉅亨網 記者陳慧琳 台北 

財政部統計處今(7)日公布4月進出口數據,4月出口共255.4億元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6.4%,1-4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4.7%,和美國、亞洲鄰近國家(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相比,跌幅第一,也是唯一負成長的國家。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景氣成長力道仍脆弱,上半年出口數據很可能都呈現負成長。

4月出口255.4億美元,較上月減少3.0%,進口248.6億美元,較上月增加3.6%。4月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6.4%,進口增加2.1%;按新臺幣計算,出口減少5.6%,進口增加3.0%。累計1-4月出口963.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7%,進口90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8%,出進口值均為歷年同期次高。

4月出超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76.6%;累計1至4月出超63.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3%。

面對台灣1-4月出口衰退,林麗貞表示,根據統計,今年1-4月,韓國整體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0.9%,;今年1到3月日本出口也比去年同期上升3.2%,新加坡、中國大陸、美國也分別有6.2%、7.6%、10%成長。

4月出口較上月減少8.0億美元(-3.0%),主要以礦產品減3.5億美元(-17.6%)、化學品減2.7億美元(-13.0%)、電子產品減1.6億美元(-2.3%)等減少較多;資訊與通信產品逐月回升,增加1.0億美元(+7.1%)。

4月出口較上年同月減少17.6億美元(-6.4%),主要以電子產品減4.6億美元(-6.2%)、化學品減3.7億美元(-16.9%) 、資訊與通信產品減3.0億美元(-16.8%) 等減少較多;惟交通運輸設備出口10.1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增加1.5億美元 (+17.9%),主因貨櫃船出口增加。

累計1-4月前十大出口貨品有八項較上年同期減少,其中資訊與通信產品減16.1%、化學品減11.4%、光學器材減9.4%、紡織品減6.4%、電子產品減5.9%等減幅較大;只有交通運輸設備出口37.2億美元 (+13.5%)、礦產品出口65.6億美元 (+7.3%),均為歷年同期新高。

--

上市Q1大陸收益 衰退40%

歐債風暴影響全球經濟,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也進入「谷底區」。上市公司今年第1季總認列大陸投資收益23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逾四成,上櫃公司則認列總虧損10.5億元。

超級中概龍頭的鴻海(2317)僅認列7.4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退近九成,傳產業的正新(2105)則以23.2億元躍居上市公司大陸認列收益寶座。

上市櫃公司今年第1季大陸投資顯示,上市公司總認列收益232億多元,較去年同期的392億元減退40.91%,並較去年第4季減少54.62%。

上櫃公司總認列虧損10.48億元,去年同期則有15.23億元的總認列收益。顯示去年歐債風暴影響全球經濟,連帶使得上市櫃公司今年第1季的大陸投資效益也明顯下降。

上市公司第1季認列收益衰退最明顯為中概龍頭股的鴻海,僅認列收益7.42億元,創下近幾年單季認列收益最低,並較去年同期的58.81億元減退87.4%,僅占鴻海去年總認列434.76億元收益的1.71%。

上市集團股也普遍出現認列收益大幅減少的現象。例如亞泥認列3.2億元,去年同期為10.55億元;台塑由去年的17.29億元轉為認列虧損0.73億元;台玻由認列收益5.49億元轉為認列虧損8.11 億元。

台化由認列收益34.08億元大幅降為5.21億元;遠東新由11.43億元降為0.65億元;但也有包括台積電、佳世達、廣達等,認列收益增加。台積電由去年的認列收益5.65億元增加到今年8.96億元,雖然占母公司獲利比重極小,但赴大陸投資收益逐年成長意義極大。

傳產中概股大陸投資效益抬頭,正新以23.18億元取代鴻海,為上市公司第1季認列收益最高,其次為統一認列19.79億元、南亞15.23億元,3大認列收益最高的上市公司,都為傳產類的龍頭指標股。

電子業仍是大陸投資獲利主流,今年第1季總認列收益132.08億元,雖較去年同期的187.93億元減少近三成,但仍占上市公司第1季總認列收益的57%。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5/07 經濟日報】



出口衰退/結構轉型 迫在眉睫

台灣前4月累計出口為衰退,在亞鄰各國中表現最差,追究原因,矛頭都指向出口產品和市場的集中性。其實,除了台灣經濟最重要的成長引擎出了問題,經濟結構的轉型更是迫在眉睫。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日前指出,經濟結構的失衡,正是台灣經濟目前最關鍵的問題。經濟成長的3個驅動力,分別是民間消費、固定投資與外貿,但2000年後,民間消費與固定投資逐漸熄火,外貿一枝獨秀,比重愈來愈大。

台灣長期來就是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國際經濟情勢良好時,這樣的結構可以讓台灣吃香喝辣。但是過度依賴這個獨大的成長引擎,2008年全球經濟環境丕變、發生金融海嘯時,就受到嚴重衝擊,台灣經濟一度轉為負成長。

為了讓台灣經濟結構趨於正常化,經建會主張把民間消費和固定投資驅動力找回來。但這只處理了第一個失衡;處理產業結構失衡一樣重要,製造業比重低,貢獻卻將近五成,且出口產品多集中在幾個產業,風險度更高。

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的同時,出口市場也有著外貿關係失衡現象。過去台灣重視歐美市場,與美國連動性更是東亞8個經濟體中最高,如今美國經濟復甦腳步蹣跚,歐洲主權債務問題又掀風浪,中國經濟有軟著陸疑慮,東協市場不可不重視。

更進一步來看,東協FTA(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更形重要。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東協成員,歐美地區已經面臨韓國洽簽FTA的壓力,台灣應站在ECFA的基礎上,把大陸市場當做腹地發展品牌,並深入經營東南亞地區,才可再開另一扇穩定成長的窗戶。

 

 

【2012/05/08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出口衰退/結構轉型 迫在眉睫 | 經濟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077920.shtml#ixzz1uFHr03AT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