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證交稅 銳減3成3

  • 2012-06-12 00:52
  •  
  • 工商時報
  •  
  •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證所稅等內外因素衝擊,5月台股日均量大幅萎縮,證交稅收驟降為55億元、年減33.5%。財政部官員坦言,除非台股日均量恢復到1,600億元以上,否則今年度證交稅要達成1,265億元的預算目標,是「不可能的任務」。

 台股成交量萎縮,5月證交稅僅55億元,較4月再減2億,較去年同期大減28億元,年減3成3;與表現亮眼的5月綜所稅、營所稅,分別較去年5月各增加86億、82億元,形成強烈對比。

 財政部副統計長許瑞琳表示,由於國際景氣變動大,加上證所稅案本會期恐難走出立院大門,股市不確定因素仍在,影響台股表現,以致證交稅收銳減。

 許瑞琳指出,5月集中市場日平均成交量僅730億元,店頭市場100億元、合計為83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集中市場955億元、店頭148億元,總計日平均成交量1,103億元量縮,連帶使證交稅收短徵。

 財政部規劃今年證交稅預算目標為1,265億元,但前5月僅實徵332億元,僅達累計分配預算數64.6%,是達成率最低的稅目。

 許瑞琳坦言,證交稅與台股交易量連動,除非未來7個月台股交易量均維持高檔,才有可能達成預算目標。不過,台股在多重利空因素夾擊下,日平均成交量要達到1,600億元的「高難度目標」並不容易。

 

新聞分析-擴大稅基比加稅更重要

  • 2012-06-12 00:52
  •  
  • 工商時報
  •  
  • 林淑慧

 財政部昨公佈5月稅收統計,綜所稅、營所稅收大增,但證交稅受證所稅案之累、年減3成,證交稅成為今年稅收目標能否達成的關鍵。去年營所稅率降至17%、個人綜所稅率也降低,均無損稅收,顯然,擴大稅基比加稅更重要。

 促產條例98年底落日後,政院推出產創條例接續,獲立院三讀通過,於100年上路,取消大部份的租稅優惠,同時修法調降營所稅率,由25%降至17%,這是一個配套措施,因此儘管稅率降低,令人擔心政府稅收,但是因為促產優惠的取消,部份稅收得以收復,再加上景氣向上趨勢,去年經濟成長逾10%,使得去年全國稅收總額達1兆7,646億元,並超徵687億元,兩項數據均為歷年新高,因此今年5月申報去年綜所稅與營所稅,稅收亮眼,也就理所當然。

 對照目前朝野討論正熱的證所稅案,政府雖一再強調,此時推動證所稅,非為增加國庫稅收,是為了彰顯能量課稅精神,以實現公平正義精神,既是如此,為何至始至終,均未見調降證所交率為配套?顯見稅收當然是很重要的考量。但是政府什麼都不願退讓,如何讓市場服氣?

 我國資本市場深受消息面影響,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股價的波動,證所稅案尚未成形,證交稅卻已萎縮3成,不成熟的政策對市場傷害之深,由此可見。所謂硬摘的瓜不甜,此話雖刺耳,但用在證所稅案,卻千真萬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