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氣候變遷成常態,核心物價指數有何用?

  • 2012-08-13 00:50
  •  
  • 工商時報
  •  
  • 本報訊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布7月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46%,創2008年10月以來新高。主計總處強調,7月CPI年增率高達2.46%,主因是受天候影響,導致蔬果價格上揚(影響總指數上升1.22個百分點),加上油料費、國內外旅遊團費及外食費等價格調漲,乳類、水產品、電價、燃氣等價格居相對高檔所致。若以不含蔬果水產及能源價格衡量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觀察,則其年增率只有0.96%,尚不及1%,因此主計總處認為國內物價變動尚稱溫和。

 傳統上由於農產品及能源價格容易受天候及國際因素等短期波動因素影響,因此以「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衡量物價的長期變動,在若干年前尚稱合理。然而,近幾年來,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極端的氣候變化變成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近幾年來冬季酷寒、夏季酷熱,降雨分布不均,而且降雨的地區性與時間性分配顯著不均衡:在同一時間某些地區常有豪大雨以致釀成巨大水災、某些地區則長期乾旱形成旱災,年復一年,導致農產品產量減少,價格長期攀升。農產品價格之變化,已經不能再以「短期波動」一句話輕描淡寫帶過。

 以最近幾年的實況而言,今年以來全球各地因氣候變遷引起的災變,幾乎不可勝數。例如:美國今年入夏以來持續飆高溫,號稱美國糧倉的中西部地區,創下5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災情;此外,根據美國乾旱監測中心指出,美國本土48州中,近2/3都已經出現乾旱現象。美國是全球玉米、黃豆、小麥的最大出口國,其中玉米、黃豆更占全球出口的40%以上。美國中西部鬧旱災,勢將帶動今年全球玉米、黃豆、小麥等農產品價格飆漲。另外,今年七月中國大陸北京豪雨成災,加上長江及黃河同時氾濫,勢必造成農損,增加農糧進口需求,進而推升今年國際糧食及農產原料的價格。至於更早幾年,例如稍早發生於2011年的反聖嬰現象、澳洲百年首見的大水災,以及更早於2010年發生的俄羅斯大旱災,都使近幾年來全球相關農糧商品價格持續上揚,從而成為長期現象,而非短期價格波動。這些例證說明氣候變遷已成常態,年復一年持續推升農產品價格,因此長期物價變動應將之納入考量。

 以行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各種民生相關物價指數來觀察,從民國93年以後迄今,不含蔬果水產及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僅在民國96、97及100年這三年之年增率曾超過1%;至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在同一期間則僅有民國95、98及99這三年之年增率未超過1%。兩相比較,若以「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之變動為準,則物價確實相當平穩;但若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觀察,則物價上漲的年數居多,處於長期上漲情況。

 更進一步觀察主計總處自民國98年10月開始發佈(資料追溯至97年元月)之「生活物價指數」,除了民國98年受金融海嘯影響,以致該年物價下跌之外,「生活物價指數」中,無論觀察甲、乙、丙的那一類,自民國99年元月至今年7月共計31個月,除了99年8月及9月之外,其餘29個月的物價變動年增率均為正值。其中今年7月之甲、乙、丙各類年增率分別高達5.78%、4.22%及4.44%,分別為該項指數編製以來月別年增率的最高值,這才真正顯示百姓受物價上漲所致之痛苦。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於民國97年5月成立,目前對於17項(截至101年3月時仍為16項)重要民生物資按月查價,做法值得肯定;惟其項目過少,不能涵蓋多數民眾的生活概貌。

 因此,若只看不含農漁產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這幾個月來物價還算平穩。然而,當氣候變遷之影響已經成為長期因素時,「核心物價指數」只是衡量物價時的安慰劑,讓政府部門自我感覺良好而已。這幾個月來的「出口連五摔、景氣連八藍、物價創新高」,讓民眾覺得「萬般皆『衰退』,唯有『物價』高」。政府與民眾的感覺也許恰成兩極現象。

 綜言之,當氣候變遷之影響成為常態,甚至年復一年變本加厲,政府部門對於物價變動的反應,若仍以「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只有0.96%,據而自我感覺良好,將與民眾的實際生活體驗相差太遠。政府部門對物價的處理,至少應以「生活物價指數」為參據。「生活物價指數」顯示,民眾的「實質購買力」在過去31個月中有29個月都在減少,在這段期間裡,民眾的錢彷彿每個月都被搶走了一些。當被劫民眾向有關當局(政府部門)報案,若得到的回應是:「根據我們的資料(「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沒有搶案發生(物價上漲程度輕微)。」在這種雞同鴨講的情況下,「有感拚經濟」會有成效嗎?「富民經濟」還有意義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