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玉君:新藥股的多事之秋

  • 2013-05-31 11:30
  •  
  • 時報資訊
  •  
  • 《先探投資週刊》第1728期.文/徐玉君
《先探投資週刊》第1728期

《先探投資週刊》第1728期

近來生醫產業受惠立法院率先初審通過「第三等級醫材」、「經臨床試驗核准的第二等級醫材」可獲投資抵減案,讓醫材類股紅光滿面;但是市場引頸期盼的新藥產業,針對新成分、新療效複方或新使用途徑能夠一併修正的部分,卻未如預期通過。這說明了為何近期新藥股的現金增資申請案,一再被停止生效的部分原因。

新藥業進入多事之秋

新藥股自基亞掛牌以來,因股價從二二.九五元低檔一路走揚最高到二三一.五元的掛牌以來新高價,這段期間一直有傳聞說市場主力傾全力押寶新藥股,因為基亞的表現,讓後續掛牌的新藥股,包括東生華、智擎、醣聯、台微體等的新股蜜月期,都表現得強強滾。

也因此市場陸續爆出炒作疑雲,近日傳得沸沸揚揚的,就是某市場知名大金主配合幾家投信經理人涉嫌炒股,該大金主配合檢調辦案,部分投信因此也被檢調單位搜索。即便這些涉及案情的大金主與投信經理人都加以否認,不過在生技產業黑函滿天飛的情況下,燒錢、又沒有基本獲利保護的新藥股,自然也成為主管機關頭痛的問題。

小心駛得萬年船!既然這些新藥股都還沒有穩定的獲利,授權的效應也因為臨床中的新藥還沒有拿到藥證而未見成效,這讓主管機關有了好藉口,得以發函停止現增申報生效;理由很簡單,就是現增用途說明細項,因主管機關還有待公司提出更具體的說明來釐清,待說明文件備妥重新送件,再重新起算二十個交易日,如無異議,則申報生效。

三家被停止申報生效的生技股,分別是中天、台微體、基亞,其中台微體甚至被二度中斷;第一次是申報書件不完整,延至三月十一日才重新起算,第二次則是申報書件應記載事項不充分而被停止申報生效。歷經二次重新起算,台微體的現增申請時間從三月開始,到五月十七日才正式生效。

兩岸藥品合作指標股出列

而基亞就更絕了。在申報生效到期日前一天,證期局才發函通知申報書件應記載事項不充分,而停止該申報生效現增案。顯然,主管機關在新藥類股這個環節上,確實盡到了股價的壓抑功能。這些新藥股因現增延遲,股價波動的幅度愈來愈小、也愈走愈平,看來,生技新藥此時確實該好好韜光養晦,下半年等待時機,尤其在現增生效後,價格的訂定、繳款的進度、未來展望,都將成為生技新藥股未來行情的觀察指標。

在「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架構中,去年開始進行的「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台灣就有三十三項藥品獲選進入(如表,未上市不列入),而這些藥品大多數都已進入美國FDA臨床二期,或台灣TFDA二、三期臨床實驗階段,尤其基亞的肝癌新藥PI-88更已進入兩岸的三期臨床階段;以及永豐餘集團旗下的太景生技研發的抗生素──奈諾沙星,也已進入兩岸三期臨床階段。

由於太景的奈諾沙星屬於抗生素,不需要療效、抗藥性等臨床數據,因此將會成為兩岸第一個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的里程碑;太景也在日前發布訊息指出,已經分別向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以及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提出該公司專利新藥奈諾沙星的新藥查驗登記(NDA)申請,預估最快將在明年上半年取得藥證。

此外,由於太景的奈諾沙星符合CFDA定義的「1.1類新藥」,也就是具備全新化學結構的專利藥物,在中國進行一至三期臨床試驗,且尚未在中國以外地區核准銷售的藥物,即可享有藥價優惠。 (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28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基亞董座籲媒體自律

2012/11/23 08:00:24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012年11月22日電)今年來生技新藥產業受到各界關注,基亞生技(3176)也成為媒體報導焦點。董事長張世忠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感謝媒體對生技新藥產業及基亞的報導,同時也呼籲媒體自律。

基亞生技以肝癌新藥開發及高階核酸檢驗試劑為核心業務。由於肝癌新藥PI-88及檢驗試劑均有國外大廠洽談授權或合作,去年11月23日以每股新台幣23元上櫃後,1內漲幅超過5倍,順利晉身百元俱樂部,吸引媒體廣為報導。近期因股價劇烈變動,引起部分媒體報導陷入內線交易疑雲。

張世忠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感謝眾多媒體對生技新藥產業及基亞的報導。但部份媒體未深入了解生技產業特性,以及基亞的營運本質,以不實傳言妄加臆測或捕風捉影,影響市場交易及股東權益。

他表示,媒體在報導之前,應善盡查證責任,深入追查事實,勿過度吹捧推介,也不要危言聳聽或含沙射影的負面報導,以避免影響市場,呼籲媒體自律。

張世忠表示,他以醫者仁心參與基亞設立至今10餘年,除了兢兢業業專心致力於研發醫藥專案外,也謹守公司治理規範及資訊揭露要求,嚴格要求內部人遵守法令規定,以保護公司及股東權益。

他說,台灣生技新藥產業歷經10多年的辛苦耕耘,加上政策扶植及資本市場助力才見曙光,不能因為部份不實的報導所誤導,影響投資人信心及整體產業發展。

張世忠指出,全世界的新藥開發公司都具備回收期長、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評估新藥公司的方法也有異於評估其他產業。歡迎對生技新藥產業或對基亞業務有興趣的媒體前來深入了解,做出最真實的報導,以提供投資人公開、公正且公允的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