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爾旗」在民國七十年代全盛時期,春秋兩季至少要推出一百廿種款式新裝,資深員工謝昉秀說,當時老闆每季帶著她到日本,每天站在東京的時裝店前仔細端詳下季新裝款式和質料,「晚上回飯店憑記憶畫出草圖,帶回台灣打版製作上市!」拚出台灣的時裝經濟。

  • 叢霆滋基於對父親和「爾旗」的情感,遲遲不忍收掉公司。(記者翁聿煌攝)

    叢霆滋基於對父親和「爾旗」的情感,遲遲不忍收掉公司。(記者翁聿煌攝)

「以前工作是為了薪水,現在上班是為了感情!」手工女裝已走到黃昏,老員工都心知肚明,員工說,戀棧是想和公司一起走到最後;謝昉秀十六歲從中部來台北上班,在「爾旗」一待四十年,因為學習能力強、手腳俐落,老闆去日本會把她帶在身邊,她不用拍照,即可記下上百套的新裝款式,採購的新衣回台以高價舶來品銷售,再用自己畫的草圖開發新式樣、打樣交給協力工廠生產,下一季就可以和日本最新時尚同步。

有趣的是,在百貨公司專櫃賣得好的款式,很快就被台北五分埔業者抄襲,沒多久同款式同質料的女裝就在夜市流行,令她覺得好氣又好笑。後來時裝雜誌開始流行,在台灣就能跟上腳步,她也不用常到日本辛苦畫圖。

在爾旗工作廿六年的錢寶對說,公司風光時,老闆除了發獎金外,還會打金戒指送給女員工,共同打拚的甘苦歲月仍令人津津樂道,面對「爾旗」即將曲終人散,更讓人懷念那段美好時光。

2017-06-01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UNIQLO、ZARA等快時尚席捲全球,在這股浪潮下,國內曾經興盛一個世代的手工女裝,從奄奄一息走到盡頭,四十年百貨公司專櫃品牌「爾旗」不堪慘賠,兩年前就想吹熄燈號,但是第二代少東叢霆滋捨不得一路跟著公司的老員工和師傅,打算做一天算一天,「盡量撐到今年底吧!」

  • 爾旗手工女裝全盛時期在全省擁有卅多個百貨專櫃。(記者翁聿煌攝)

    爾旗手工女裝全盛時期在全省擁有卅多個百貨專櫃。(記者翁聿煌攝)

  • 叢家奶奶楊碧霞見證台灣手工女裝的興衰起伏。(記者翁聿煌攝)

    叢家奶奶楊碧霞見證台灣手工女裝的興衰起伏。(記者翁聿煌攝)

手工女裝「爾旗」,是五年級以上女性熟悉的百貨專櫃中價位國產品牌,與去年收掉的「優佳莉」女裝屬同一世代,叢霆滋的父親叢樹恆六十多年前從憲兵軍官退役,加入當時蓬勃發展的紡織產業,一開始在西門町叫賣外銷庫存毛衣,攢下積蓄在中華路開女裝店。

全盛時期 年營業額破億

四十年前叢家把公司搬到永和中正路現址創立品牌「爾旗」,隨著經濟起飛,「爾旗」女裝在各大百貨公司設立專櫃,民國七十至八十年公司全盛時期,年營業額破億,全省有卅餘間專櫃,每季新款一上市就被搶購,很快就得加班縫製,連同協力工廠的五十多位師傅一起踩縫紉機拚經濟,在「爾旗」工作廿多年的立玲阿姨笑著說:「最忙的時候裁縫師傅們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晚上九點,自動再把衣服帶回家繼續趕工到凌晨一、兩點才休息。」

叢霆滋說,民國八十年後,台灣紡織產業逐步外移,加上韓、中成衣低價入台,「爾旗」憑著熟練技術和品牌還能挺過第一波衝擊,但經營漸漸吃力。

低價成衣搶灘 產業沒落

叢霆滋說,「爾旗」也曾想把產品年齡層向下調降,無奈台灣紡織業的產業鏈已整個外移,「爾旗」的消費客層也已固定,如今再因女裝「快時尚」興起,模組化、自動化生產、快速更新款式及平價優勢,手工女裝講究剪裁、經久耐穿的特色反而成了原罪,本土手工女裝產業沒落已是不歸路。

「爾旗」努力開源節流,經營仍不見起色,十年來的虧損,叢家已經賣掉兩棟房子,專櫃萎縮至僅剩八個點。

叢霆滋說,他對收掉公司沒有怨言,「終究有許多產業要隨著時代變遷走入歷史」,但是捨不得見到老師傅們累積的手工經驗和技術也一併消失,希望有辦法傳承,見證台灣這段紡織產業的輝煌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