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5 23:16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老牌貿易商潤寅集團憑藉造假交易資料,成功演出近年來金額最大的銀行詐貸案,但潤寅向銀行辦理應收帳款融資、押匯交易等,還款來源與契約不符,過去就發生多次,潤寅老闆娘「花甲阿嬤」王音之憑藉驚人的毅力與纏功,將詐貸四大招數發揮得淋漓盡致,銀行談起她也不禁搖頭嘆服。

 
 

 

王音之年近60、已是阿嬤,但是身形嬌小、氣質出眾,有銀行高層形容她早幾年算「風韻猶存」,但去年王音之罹患胃癌開刀治療,變得非常瘦弱,憔悴不少,可儘管如此,王音之還是非常投入生意,周旋各大銀行董、總、企金主管與往來大企業集團之間,「拚命三娘」作風依舊。

有銀行董座出差海外,半夜12點多還會接到王音之的LINE攻勢,措辭客氣低姿態但立場堅定,就是要銀行無論如何也要支持潤寅,額度放行、押匯開信用狀撥款。王音之雖然沒有掛名潤寅集團四家公司的負責人,但她是真正的靈魂人物,做生意還有和銀行交涉都頗有手腕,釀成鉅額詐貸,主要有四大招,第一是「秀實力」,就是秀出潤寅多年來往來客戶的來頭,尤其台塑集團包括台化、福懋等,王音之甚至在跟銀行談判時,會以台塑集團成員自居,而這些大企業多年來也確實向潤寅採購金額節節高升。另外,立委、民代、貿易國家政商關係,也是王音之秀的重點。

其次是「賣老臉」,動之以情來軟的,除了有和銀行往來十多年以上的基礎,累積一定信用紀錄,王音之也經常向銀行表示,自己父親是勤懇的公務員退休,父親往生前是她一輩子的保證人,她曾向父親發誓成功會回饋社會,而她的「貿易人生」是銀行相挺,關鍵時刻(資料瑕疵、銀行卡關時)拜託銀行「高抬貴手」,希望銀行支持中小企業與台資企業跨國貿易。

第三是「唱雙簧」,此次詐貸案,銀行驚訝這些大集團企業的採購窗口,都配合王音之的謊言,誤導銀行查核,但除此之外,王音之因為以往被銀行以還款來源不符卡關經驗豐富,竟然自己在海外第三地開設多家紙上公司,公司英文名和潤寅企業客戶「山寨」得十分相似,利用銀行海外查核照會困難,蒙混過關。

最後是「下重利」,因為銀行承作應收帳款融資與押匯,都要求還款來源就是交易買家,身分必須一致,結果潤寅多次出包下,有的銀行試圖大幅調漲利息,想讓潤寅知難而退,沒想到王音之一口答應,只要拿得到融資額度,利率高到行情兩倍也照給,結果現在看來是捨了重利、套走本金,銀行被詐貸近80億元,扣掉賺的利息、回存現金抵債與少部分擔保品,損失慘重。

 

 

劉俞青

金融風雲

唐紹航攝影

1176期

2019-07-03

 

一家沒有工廠、沒有機器設備可抵押的貿易公司,竟從台灣銀行業搬走近八十億元的借款,令人詫異。

這樁可能是近年最大的銀行詐騙貸款案,「潤寅集團」以旗下四家公司,分別為潤寅實業、易京揚實業、潤琦實業與頤兆實業,總共向台灣銀行界借貸額度約一百億元,借款餘額據金管會統計共七十九.一七億元。

 

六月初因連續還不出利息、本金,正式宣告為呆帳,最大債權銀行分別是王道銀行的十四.七三億元、台灣企銀的十三億元,還有元大銀行、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合作金庫、凱基銀行等,共十三家銀行踩雷,都將影響今年獲利表現。

 

檢警介入後才發現,潤寅集團分別透過四家公司向銀行貸款,最主要的是從事紡紗貿易的潤寅實業,負責人楊文虎,資本額三.二九億元,是一家成立二十多年的貿易公司。這次主要是以應收帳款融資的方式向各家銀行借貸,但在六月初,公司開始不繳息也不還本,催繳之下,才發現負責人人間蒸發,後知後覺的銀行才趕緊提報呆帳,並且報警處理。

 

另一家公司易京揚,資本額僅一.七五億元,最大苦主王道銀行就是借給此公司,但王道銀行規模不大,借給單一公司就達十四.七三億元,是否過度風險集中,也是金管會銀行局了解的重點。

 

潤寅還有未知子公司?

銀行局不敢掛保證

 

四家公司表面上看不出關係,負責人也不同,據聞多家銀行是在發生呆帳後,才緊急進行歸戶整理,至今總借款餘額還在徹查,目前統計雖達八十億元,但連銀行局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有突然新冒出其他子公司貸款。

 

雖然其中約十億元債權有不動產抵押,但一家貿易集團能輕易在銀行業拿到一百億元以上的額度,其中是否有人謀不臧,銀行業者三緘其口,據了解檢調已朝這方面了解中。

 

銀行業者表示,潤寅集團提供的部分應收帳款,往來業務對象都很大咖,銀行也按正常程序去信徵信,只是部分往來對象沒有即時回應,等到發現異常,才察覺潤寅早與這些公司停止往來,提供的資料,可能是假交易。

 

「潤寅對銀行的運作模式非常了解。」一位債權銀行業者分析,潤寅利用四家公司各自借款,且每筆債務的方式也都不同,應收帳款對象也是一向不回應銀行徵信的企業,許多銀行一點防備都沒有。

 

「六月底已提列六億元備抵呆帳。」王道銀行發言人張政權說。王道為不動產抵押品的第一順位,可望追回一些債權,但去年稅後盈餘僅十九億元餘,這筆呆帳恐怕麻煩了。

 

 

工商時報

 

潤寅集團7月2日傳出疑似詐貸案,13家銀行踩雷,金管會銀行局4日公布最新掌握數字,國銀總授信金額達73.21億元、總損失達39.49億元,損失最重前五大銀行為:台企銀(12.35億元)、王道(6億元)、元大銀(5.97億元)、合庫(4.84億元)、兆豐銀(4.77億)。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表示,潤寅案在6月5日時就有6家銀行向金管會通報重大偶發事件,當時已調查13家銀行在潤寅的授信餘額及預估可能損失,當時是結算到5月31日,13家銀行總共授信餘額為79.91億元、預估可能損失則是39.6億元。

 

不過,在各銀行精算後,截至7月4日止,13家銀行的授信餘額為73.21億元,預估可能損失為39.49億元,占全體授信餘額比重達53.9%,也就是有逾半的債權都收不回來。

 

與潤寅往來的13家銀行,包括台企銀、王道、兆豐、元大、合庫、一銀、華銀、國泰世華、陽信、安泰、玉山、高雄銀及星展銀行。其中,已公告包括:台企銀(12.35億元)、王道(6億元)、元大銀(5.97億元)、合庫(4.84億元)、兆豐銀(4.77億元)、一銀(1.17億元)、華南銀(0.44億)。

 

為何這13家銀行中只有7家有重訊公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此次涉及的銀行有11家上市公司、2家公開發行公司,是否要作重訊公告,依法規是要看對股東權益、證券價格、公司繼續經營有無重大影響,各公司要自行評估是否有達到重訊公告標準,未公告的公司應該是未達重大性影響的要求。至於何謂重大性,蔡麗玲表示,因公司規模大小不同,每個產業特性不同,是否達到對公司股東權益、股價有重大影響,由公司自行評估。而此次公告的銀行主要是針對媒體報導的澄清。

 

蔡麗玲表示,有無達到對股東權益、股價重大影響,公司要自己評估,不是由股東判斷,若是公司判斷錯誤,證期局會去檢視其合理性,如果事後發現影響重大卻沒公告,就會依對公司發布重訊的規定,公司若有違規的話,可能會處以違約金、變更交易方法、甚至終止上市等。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