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中生考上某間大學為什麼需要媒體幫他寫故事?甚至編故事?
1. 高中生考上或申請上某一個大學,值得校方發新聞稿(為了招生)、值得會運作的父母幫他張燈結綵(為了面子),值得媒體大書特書說他幾冠王,考上哪裡又不去哪裡,明著是表揚,但還不就是為了流量?
2. 這個社會只在乎高中生考上哪個學校,把考上哪個學校當成人生的勝利與保障,但明明就不是這樣。校方主管不是、老師不是、媒體主管不是、記者不是、碎嘴的網民的人生軌跡也不是這樣。既然大家都知道人生不是這樣,為什麼這種故事大行其道?還有人很愛寫?尤其是那些從影劇線和財經線轉進碰觸教育和生涯議題的媒體人?
3. 高中升大學時被高捧,然後就會引來大家對他們"後續發展"的想像,不管是看好或看壞,那個壓力是"學生本人在承擔",而不是高中大學校方,也不是記者媒體。
上了大學就是成年人,一切本來都應該自己負責。但是我們很少關切學生是否從小就內化了大人的期待而走上一條其實不適合的道路。大人得到了面子和光環,等到真的不適合的時候,網民就可以繼續群嘲這些人生勝利組來讓自己好過一點。然後把"高材生休學"的責任丟給學生就好。
4. 我遇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學生,我所謂的優秀是,有方向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願意投入、做事情細緻、一點就通、願意學喜歡學、清楚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如果要我以大學教授的視角來"寫故事",我也可以隨便捏造因果關係,什麼父母開明、小康家庭、從小愛讀書、耳濡目染、參加什麼活動、受到什麼啟發。我告訴你我這種從小到大作文比賽的常勝軍一定可以掰出一篇大家會買單的故事,而且我還可以隱藏那些學生的隱性資本,例如父母的社經能力、某個機遇與機會等等。
但事實是,一個學生"現在"為何表現優秀不會有單一因素,有時候就是猜不出來。我遇過很多很棒的學生,根本沒有大家想像的什麼計畫人生、不缺錢、自律、規定自己要背多少單字。根本沒有,連他自己可能都說不清楚他為何是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能力。
因為你不可能把一個人自自然然從小形成的能力歸功於任何事情,更別說是自己的拼湊與想像,甚至還加油添醋地去描繪學生的長相和血統。
學生需要的是鼓勵、指引、討論、多元的榜樣、還有過"真實的人生"。學生最不需要的就是媒體幫他編故事,把他拱成一個好有名的人,然後大眾再要求他有平常心、抗壓性,要常常發照片讓大家窺探,滿足好奇心,還要依據大眾的想像變得允文允武,這些都變成被報導者的天職,噁不噁啊。
最近新聞熱炒的公立高中(北一女)無補習申請上耶魯,企圖反思什麼鬼的...
說實話,雖然當事女孩很優秀很努力沒錯,但單就此事件被新聞熱炒,我認為邏輯上意義不是那麼大。
1. 【Legend型個案,無法複製於多數台灣家庭】
首先,這個事件之所以會被放大討論,變成一個Legend,就是著眼在「無補習」與「藤校耶魯」。那我們就先來談,耶魯吧。
根據耶魯大學網站,大學學生學費單獨一年就要六萬多美元,加上住宿生活費是85,000美元,四年下來就是34萬美元,約台幣1003萬元。(費用為本國學生,該表格沒有列出國際學生數字)
你說,誒那加州大學應該便宜一些了吧,抱歉,雖然稍微便宜一點,我們用UCLA官網上的資料來說,非加州居民來說,一年學費加住宿生活費用預估是69,000美元,四年是27萬6千美元,約台幣814萬2千元。
公立的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是比較便宜一些,費用大約是上述學校少了一半的水平。
根據109年主計處統計資料,台灣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108.0萬元,中位數92.9萬元。家庭必須全家十年不吃不喝不花用,才能攢上藤校四年學費。
大多數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
那你說,加州州立大學總是有機會吧!
是,但今天這故事若是「北一女畢業生申請通過加州州立大學XX分校」,誰會報導?學校不是不好,只是沒有各位想要的那種Legend氛圍,也激不起什麼所謂的反思教育系統火花。
拿極少數的個案故事作為大多數人的樣板,這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上述都太複雜了,講簡單點,就是,當你看到藤校的學費,多數的人連申請的勇氣都沒有,手一抖就放棄了。
(碩士因為時間短,還有國內國外留學補助的機會;博士有較多機會獎學金或有薪兼職工作,暫時不做討論)
名校挑學生,當然有人說會看背景,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學生是否對這個世界與趨勢具備觀察力以及社會關懷視野。家裡有錢的人其實也不少,但是家裡有錢,父母又能培養孩子社會關懷精神的恐怕不是那麼多。
我記得新聞裡的女孩非常有想法,他說他正在做酶的DNA之類的研究,希望可以對分解塑膠之類的技術有所幫助,對環境、海洋生態帶來貢獻。
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或是成長過程,會讓一個孩子對環境、生態這樣上心,這樣付出努力?
當不少人把視角放在學校教育時,其實我也想提醒,父母對這個社會的理解、視野、平時和孩子討論的社會議題、人道關懷,也會讓一個孩子的眼界不一樣。
當孩子對社會的眼光有別於同儕,他在讀書計畫、自傳裡面所陳述自己為何要努力唸這個科系、未來要做什麼,才會寫出獨到的觀點。
我看到有些人說,作文很重要,或說英文很重要,是沒錯,這些技術的部分都很重要,但真正更讓人脫穎而出的,是觀點,是對這個社會的想像,以及知道自己為什麼能讓這個世界不一樣的想法與自信。
先想想,我們平常到底身教了孩子哪些自己對社會的付出,最後,再思考名校的事吧。
從小就熱愛閱讀「沒補習過」 混血北一女孩申請上耶魯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北一女混血女孩Emily紐瑩姗,從小就熱愛閱讀,自會認字開始,就連去costco都可以窩在購物車內看完一本書,求學過程從國小到高中從沒補過習,且一路唸的都是公立學校,壓力大就靠閱讀來放鬆,最終申請上美國耶魯大學,作家王蘭芬也在臉書分享採訪紐瑩姗的過程。
紐瑩姗的童年在父母親的期望下開心成長,除了吃喝玩樂外,她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做最愛的事就是「閱讀」。「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遺傳」,母親Gena透露自瑩姗會認字開始,坐著看書,躺著看書,連去costco都可以窩在購物車裡讀完一本,Gena笑說「閱讀」給了女孩寬廣的視野,也造就她在台灣一路念公立學校,最終得以申請上耶魯大學的卓越能力。
母親分享有次一家三口吃完飯要走路回家,她與先生過馬路時突然發現紐瑩姗沒跟上來,嚇得趕緊回頭去找,才發現她剛在等紅綠燈時,站在便利商店前看手上的小說,沉迷到完全沒注意周遭的事物,讓母親笑說,「到底什麼書好看成這樣?」,而自上了國中後,當發現紐瑩姗壓力大時,「閱讀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放鬆方式」。
紐瑩姗的爺爺是二次大戰時從德國至美國避居的猶太人,同時也是兒童文學方面的權威,因此不管是紐瑩姗還是瑩姗爸,都十分熱愛閱讀。一提到父親,紐瑩姗滿臉燦爛笑容,「我爸爸滿有趣的,他喜歡看書,也喜歡運動,還很會煮飯,我們家幾乎都是他在煮,我們還一起聽60至80年代的老歌,我在車上聽披頭四聽到他們都煩了。」
由於母親認為中文比英文難學,因此決定讓女兒從幼稚園到國小都念一般學校,「我工作很忙,出差時聯絡本都是爸爸簽的」,有天老師告知母親,紐瑩姗考上資優班,讓她當場嚇了一大跳。紐瑩姗也表示爸媽真的都沒在管她的課業,「直到最近申請學校,同學才知道我爸爸不會看中文」,便詢問以前作業都是誰幫她看的,沒想到紐瑩姗卻回覆「為什麼作業需要爸媽看過,這種東西不是本來就是自己要做好嗎」。
紐瑩姗從小就養成負責的態度,連副科像表藝這些作業都要求自己認真做到最好,爸媽勸她「差不多就可以了」,她卻不願交出僅僅是差不多的成果。國小到高中這十二年,紐瑩姗也從來不曾補習,母親說「她覺得那些時間可以拿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但上了國中,紐瑩姗卻第一次面臨文化衝擊,「有一個什麼組長,非常喜歡大聲罵學生,很兇,不分青紅皂白一起處罰,我覺得那樣很不好,很沒有禮貌」,後來進了數理資優班後,果然令紐瑩姗非常感興趣,「我覺得裡面的老師,尤其是化學老師,改變了我的人生」。見到女兒上國中數資班那麼快樂,連父親都忍不住跟太太說「我懷疑老師餵她吃了什麼,才讓她那麼興奮,不管那是什麼,都給我來一箱!」。
紐瑩姗進了北一女科學班後,更是快樂到瘋狂,「班上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別人跟自己不一樣」。高一下科學班學生需要自己去找研究室參與研究並做出論文,因此紐瑩姗在台大的生物結構學研究室待了兩年半,「看看什麼基因可以轉變成什麼蛋白質,最遠大的夢想是找到可以分解環境毒素的東西」,並在高二下學期開始準備美國大學的申請,結果得到包括耶魯、布朗、柏克萊等十二個頂尖大學的入學許可。
紐瑩姗透露自己錄取多間國外頂尖大學的關鍵,「我覺得應該是我表現出強烈的多元學習熱情,還有跨文化的興趣,關懷社會與弱勢的態度。他們重視對弱勢的尊重,希望從大學出來的人可以照自己的興趣發展,並且擁有領導能力,做出社會貢獻。學校還非常在意,你在大學會是一個好的學生,好的朋友,好的同學。」
另外,紐瑩姗也坦言各校最重視的就是「作文」,而通常名校要求的英文程度,她表示「就是托福,滿分120,大概考100以上就可以了」。
然而,紐瑩姗從小不僅愛好閱讀外,也具備多項才藝。紐瑩姗在很小的時候就跟媽媽說想德文,並一路學到大,此外她還喜歡跑步、摺紙,甚至喜歡自己養酵母做酸種麵包,也會彈鋼琴跟吉他。就讀北一女期間,她也參加熱音社,同時還是「青少年去塑聯盟」的一份子,成立視訊家教平台幫助原住民兒童。
而最終決定去耶魯,紐瑩姗表示是因為喜歡該校的「讀書風氣」,「他們會鼓勵你多修課,隨便修什麼都可以,直到你找到真正有興趣的東西,大二下才正式選系,他們認為大學新生大腦仍在成長,還需要時間探索,師生比是夢幻的一比四,百分之八十的課是在小教室上。」
儘管當初第一間申請的史丹佛拒絕了她,紐瑩姗卻開心表示,「雖然很失望,但他們的通知書仍盡全力安慰落榜的人,上面寫誰也曾在18歲時被史丹佛拒絕,但最後拿到諾貝爾獎,成千上萬像他一樣的人,即使沒有進到史丹佛,也擁有充實美好的人生。」並誇讚這個「落榜信」真的寫得太棒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