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起源為何?
博愛座英文「Priority Seat」,直譯為「優先席」,起源於北歐國家施行「無障礙環境」的一環,旨在體貼身障人士的不便,希望他們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地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隨著時代演進,博愛座也開始提倡禮讓孕婦、傷者、病患、年長者、孩童等人優先使用。
通常,博愛座的設計會與其他座位有所區別,藉此呼籲民眾讓座給有需求的乘客。而因博愛座是體現社會溫暖的表現,讓不讓座沒有硬性規定,不方便或不慎忘記讓座的乘客並不會因此受到處罰。
博愛座台灣何時開始有?
台灣的博愛座制度,約可回溯至民國70年。據傳,當時連續發生多起長者搭乘公車意外摔傷的事故,為了保障人身安全,台北市政府便著手規畫在公車上設置博愛座。經過一段時間的倡導,博愛座制度陸續實現在各類大眾運輸交通工具,距離出口最近的地方普遍會設置一定數量的博愛座,提供給行動不便或有座位需求者優先使用。
博愛座爭議有哪些?
博愛座的設置是出於體貼的美德,然而部分人士似乎矯枉過正,認為博愛座只有長輩能坐、年輕人看到長輩就是一定要讓座,道德綁架、情緒勒索的行為時有所聞。長此以往,有些乘客因為害怕被找麻煩,寧可強忍身體不適也不敢坐博愛座。交通部在聽到大眾對博愛座的抱怨後,也曾試辦台鐵博愛座標示改為「優先席」,但成效並不明顯。以下兩點博愛座常見的問題,你或身邊親友是否也曾經歷過呢?
博愛座隱性需求容易被忽略
博愛座早期宣導方式,是以「老弱婦孺」為重點對象,提醒大眾讓座給他們,導致不少人會用過分關切的眼光,檢視坐在博愛座上的人是不是符合老弱婦孺的資格。但其實,正值懷孕初期的女性、受生理期所苦的學生、身上有隱疾的青少年、體力透支的上班族等,這些肉眼看不出的需求也是需求,博愛座也並非老弱婦孺的專屬座位,任何乘客只要有需要皆能使用。
為了減少乘客強制要求他人讓出座位的情況,民國96年,台北捷運便開始發行「博愛識別貼紙」,給任何有需要使用博愛座的人取用。民國101年,台北市政府再提供「好孕胸章」,希望可以避免部分孕婦因懷孕外觀不明顯,而難以找到座位休息的狀況。
博愛座空著難妥善運用空間
縱使車上擠滿人潮,博愛座卻沒人敢坐,就怕惹得一身腥?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遺憾的是非常常見,因為不少有著隱形需求的人,擔心引來正義魔人的關注而不敢坐下休息,讓博愛座儼然成為不能輕易靠近的「禁區」。這樣的結果,進一步導致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空間,難以被妥善利用。
博愛座各國怎麼運行?
許多國家都有類似博愛座的設置,但因國情不同,讓座文化不盡相同。參考其他國家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再加上乘客間彼此多多體諒,或許可以讓台灣的乘車環境越來越好。
美國:有需求直接說
美國公車有專屬於身障人士的座位,根據美國運輸部官網所示,要是身障人士上車,遇到一般民眾坐在博愛座上,司機有權要求一般民眾更換座位,將博愛座禮讓給身障人士。美國運輸部並指出,若有隱性需求的乘客,應主動告知司機其身體情況,以便司機要求其他乘客騰出座位,不能要求司機覺察民眾的隱性需求。
在美國,會出門搭公車的長者,多數自認身體硬朗,並不希望他人讓位。一般人若是貿然起身讓座,雖然是好意,但可能被誤會有歧視的嫌疑。
日本:不喜造成他人困擾
Accessible Japan網站顯示,日本的「優先席」是在1973年的敬老之日,首次出現於東京至大阪之間的火車上,專供老年人與身障者使用。1990年代,優先席擴大使用對象至孕婦、孩童及負傷者。少數如北海道札幌地鐵,則是使用「專用席」的字眼,座位是供長者和傷患人士專用,一般民眾盡可能不去乘坐。
特別的是,日本多數長者並不喜歡被視為需要座位的「老人
」。因此,讓座給長者常會被婉轉推辭。此外,日本長者以禮為重,不喜歡造成他人的困擾,倘若身體條件需要別人讓座,通常就不會出遠門,或會盡量選擇離峰時段搭車。
南韓:孕婦博愛座紫外線感測器
南韓文化非常重視長幼有序,根深柢固的輩分概念,徹底融入家庭、校園到職場。因此,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設有「長者席」,讓座給長者是必須的。即便整個車廂擠滿乘客,長者席也會空著;如果遇到長者卻不讓座,還有可能慘遭訓斥。
2022年,南韓光州地鐵車廂試行博愛座紫外線感測器措施,民眾坐上孕婦博愛座後,會自動語音廣播「如果沒有懷孕請讓座」,提醒乘客將位置讓給孕婦。然而,這樣的措施引來正反評價,有些人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方法」,有些人則認為「沒人坐也是空著」。
德國:為自己負責,有需要就開口
慕尼黑捷運局的讓座宣導影片中,提醒民眾讓座給長者與孕婦。短片最後出現的貼紙,常見於德國的地鐵及公車系統;右下角圖像代表座位,空心的十字則意味著人道與救助。影片最後的字幕,意思是「請把有標示的座位,讓給有緊急需求的人」。
不過,在德國少有讓座文化,因為乘客習慣為自己負責,長者們外出走動就表示知道自己可以自由行動,不會給他人添麻煩;若真的有座位需求,也大多會直接開口告知坐著的乘客。
澳洲:博愛座有需求再讓位
澳洲的觀念是,博愛座會優先讓給有需要的人;但若有需求者尚未出現,它就是個普通座位,有需要的人出現時再讓位即可。假使乘客真的有隱性需求,也不會羞於說出需求,會禮貌地詢問坐在博愛座上的人能否讓位。
在澳洲,博愛座的精神也不僅限於公車、地鐵,許多公共空間都看得見。例如滿載的電梯中,若出現比自己更需要搭乘的人,不少澳洲人會走出電梯,騰出空間給更需要的人。
博愛座「有需要都能坐」有心讓座「哪個位置都能讓」
為了改善博愛座爭議不斷的情形,2022年底,我國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審查「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針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第3項提到的「未提供對號座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條文,有意刪除「及老弱婦孺」文字,改為「或有其他實際需求者」等類似文字,擴大優先使用對象。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長簡慧娟在今(2023)年9月21日透露,目前草案已送立法院審查。簡慧娟也提到,許多民眾遇到小朋友、長輩,不論是否為博愛座,都會主動讓位,這是美德;倘若遇到博愛座爭議,雙方甚至因此發生爭執,建議民眾可以找司機或捷運隨車人員協助處理。
不論修正草案最終版本為何,在台灣,法律上本就沒有強制規定博愛座該給誰坐,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博愛座。當所有旅客都有正確觀念,便能減少車廂極度擁擠博愛座卻沒人使用的情況;存在隱性需求者坐在博愛座時,也不會不斷遭到他人質疑。而面對更有需要的旅客,即使坐在一般座位,民眾也可評估是否起身禮讓,這才是博愛座最初設置的美意。
溫馨提醒,讓不讓座完全發自內心,若您有座位需求,建議主動詢問他人是否方便讓座,對方同意時,記得說聲謝謝;對方婉拒時,不要給予負面情緒。切記不要從個人角度,恣意評判他人是否有資格使用博愛座,因為有時隱性需求並不那麼顯而易見,不小心誤會他人可就尷尬了。
實習記者:陳昭容、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參考資料
-
Priority Seats in Japan(Accessible Japan)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第3項(全球法規資料庫)
-----
李昂行為懶人包-據說現場真相 (但還是要參考李那邊的說法)
https://www.dcard.tw/f/talk/p/253363890
https://www.dcard.tw/f/talk/p/253363285
作家李昂在臉書批年輕人坐博愛座不讓座,日前因被她拍照的其中一名年輕女乘客反駁說法,她再發文要求當事人站出來面對面。該名女乘客今天凌晨在Dcard論壇表示,她最在意的是未經同意就被拍照公審,還有諷刺她懷孕,「希望不會再有人遇到這樣的事情」。
博愛座爭議引起廣泛討論,根據李昂原始發文的編輯紀錄,她昨天中午將女乘客的照片撤掉,而關於臉友寫「也許她們可能都是孕婦吧」,李昂回以,「中學生,這個時候懷孕倒是很恭喜」、「而且兩個人一起懷孕?如果懷孕的也可以告訴我,我絕對不會為難他」。這則對話也已經消失。
遭指涉的女乘客今天凌晨在Dcard發文表示,目前決定不提告了,畢竟日子還是要照常過。至於李昂要求面對面,她表示,目前是沒有這樣做的打算。她只想安靜的過原本的生活。
女乘客表示,她最在意的是未經同意就被拍照公審,當打開臉書、打開新聞,甚至是打開低卡(指Dcard),都能看到她的照片,真的很不舒服。再來,看到文中諷刺懷孕的言論,讓她很無言,不論她的舉動是否正當,都不應該利用偷拍來發文公審,相當不尊重且不公平。「不論我今天的年紀大小,用諷刺的方式去揣測他人是否懷孕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惡意的行為」。
她表示,她只想回歸平靜的生活,實在沒有太多的精力再去對於李昂的發言做回應;雖然暫時沒有要告,但該留的證據也有留起來。回應的原因,是希望事情可以有一個好的結束。
其他網友表示,坦白說李昂的行為真的讓人覺得很悲憤,除了以偏概全年輕人以外,還製造世代對立。這樣會讓以後真的有需求的長輩不敢開口,或沒有人願意讓位子,反而讓整個情況更糟。想到家裡長輩可能無端遭受波及,就覺得很憤怒。
另一名網友說,她之前去醫院檢查後搭公車,因身體不舒服坐博愛座,卻被一名阿嬤大罵沒家教,她站起來因低血糖跌坐地上,臉色發白且眼前一片模糊又呼吸困難,對方繼續罵她在裝,其他好心乘客見狀阻止,還有人提供她檸檬鹽糖,司機也安撫她沒關係,「世界上好人還是很多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