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3/09/21 16:56
文|

文/張如嫻

從元件代理商起家,鐳洋如今已成為台灣少數具備陣列天線技術的廠商,不僅拿下全球最大衛星營運商訂單,連電子五哥也搶投資。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工廠裡,數千支手機同時送進機台,關上門後約3分鐘,就能知道它們的各種通訊功能是否正常。畫面轉到低軌衛星公司,電視大小的天線板架在測試房裡,同樣測試著天線訊號能否正常傳輸。從地面到太空,每到「測試通訊功能」環節,幾乎都能看見一家台灣公司參與其中,它就是鐳洋科技。

鐳洋科技成立於2015年,前身是美商鐳潽元件,從代理一路打進消費性電子產品、衛星天線等通訊功能的射頻測試零組件設計製造,客戶涵蓋美、中知名手機品牌、全球最大衛星營運商。

2021年團隊研發出低軌衛星用的陣列天線,拿下英、美等衛星公司訂單,連電子五哥都想投資,佳世達集團在今年5月注資3.2億元成為最大法人股東,推動鐳洋8月登錄興櫃。他們是如何從一介被動元件代理商,搶下太空商機?

「開關」起家 練成射頻供應商

故事要從2006年說起。王奕翔原在一家繼電器製造商工作,當時的老闆決定撤出台灣,王奕翔就想:「不如讓我來做!」於是,27歲的他,拿出積攢已久的第一桶金,成立美商鐳潽元件代理繼電器,也就是一種可把小電流切換成大電流的「開關」。

第一年,王奕翔與太太、兩名員工擠在分租辦公室裡,每當付完貨款、薪水,帳戶幾乎歸零。幸好靠著先前經驗,公司成立第二年就獲利,一○年營收更破億元。然而,王奕翔發現,代理商得面對原廠漲價、客戶卻要求降價;雙方交貨排程不一,導致庫存與資金積壓,這讓他希望拓展研發能力、掌握主控權。

2013年,這個想法出現實現的契機。一家自動測試設備大廠找上門,希望與鐳洋合作接下美國手機品牌訂單,由鐳洋提供射頻開關。手機、筆電出貨前,都必須測試通訊功能是否正常,例如能不能通話、連上藍牙、WiFi,當通話功能測試完畢,就需要射頻開關把訊號從通話切換成WiFi模式,才能繼續測試。

射頻開關與繼電器原理雷同,成為鐳洋跨足射頻測試的敲門磚,但客戶對產能的要求讓他們吃盡苦頭。「一般人爬山都是慢慢上去,客戶卻要求一下就登頂。」王奕翔透露,這家手機品牌希望1、2個月內產量飆升,他為了接一筆四億元訂單,四處找策略夥伴,甚至把房子拿去抵押貸款。

不過,鐳洋的產品漸漸獲得客戶認可,譬如一次供應幾萬個射頻開關,都能使用五百萬次不壞,價格還比他牌便宜15%,因此2015年,鐳洋正式入列該客戶供應商名單,開始自己接單。

「我們會去現場看客戶怎麼使用產品,順便看他們還會用哪些零件。」這一看,王奕翔又發現射頻測試零組件商機,他從國外技術轉移回台,供應射頻開關以外的零件,包括衰減器、功率分配器等,用來測試美系品牌筆電、中系品牌手機,甚至幫客戶找齊所有零組件,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個看似「雞婆」的行為,反倒成為鐳洋養成系統整合能力的關鍵。過去,測試設備的外殼、零組件往往是分開購買,由客戶自己組裝,看準這項痛點,鐳洋整合零件與系統,開發出無干擾「屏蔽箱」,第一台就供給全球筆電市占龍頭廠,用來測試傳輸速度快、可乘載較大資料量的毫米波筆電,以及陣列天線。

測試轉設計 陣列天線登太空

陣列天線是一片平板,一般安裝在衛星上收發訊號,2019年,鐳洋得知全球最大衛星營運商需要測試陣列天線能否正常運作,便遠赴美國,替他們打造高達三公尺的測試房。

既然有辦法測試,代表鐳洋知道陣列天線如何控制、運作,加上客戶問起:「能不能幫忙設計?」王奕翔找來中科院出身的周瑞宏擔任技術長,加速陣列天線研發,終於在二一年拿下第一筆訂單。

當時,這家美國衛星公司已經花數百萬美元,找過三、四家廠商都沒成,眼看發射日期將至,該公司求助鐳洋,「那時每天熬夜開會,45天幫他們趕出來。」

周瑞宏說,看似開發迅速,其實要把產品送上太空並不容易,像是天線必須能在攝氏正負一百度以上的溫差下運作,電子元件更得經過輻射測試;就算屢屢測試,也不能保證發射後能成功,「我們只有一次機會,不是一就是零。」當得知產品首次升空就成功,周瑞宏難掩喜悅在辦公室大喊:「我們做到了!」

儘管如此,鐳洋沒有衛星所有權,等於拿不到產品能上太空的履歷,因此,他們去年底再取得國家太空中心立方衛星計畫,由鐳洋負責組裝、測試,今年底出貨,這顆衛星由鐳洋與太空中心共同持有,如果明年6月發射成功,鐳洋將拿下太空履歷,並帶動明年先進射頻營收占比至20%。

不過,工研院資通所所長丁邦安指出,陣列天線商用化,降低成本仍是最大挑戰,如何做出便宜、效能好的產品,是台廠必須克服的難題。

鐳洋不求一夜蛻變,而是步步過關斬將,從代理小兵,長成足以打進國際大廠的太空專家。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96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