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車用散熱系統風扇與車用空調系統鼓風機廠金興精密(7732)明天將舉行業績說明會,預計明年1月中旬掛牌上市;董事長施春景指出,金興為北美AM市場中散熱風扇主要供應商,也跨入汽車前裝OE市場,今年整體業績會比去年好,2025年營收雙位數成長,獲利不會比今年差。金興精密2023年營收為10.33億元,毛利率為29.43%,稅後淨利1.26億元,每股盈餘2.36元;2024年前三季營收為8.38億元,毛利率為33.46%,稅後淨利1.26億元,以達成去年全年獲利,每股盈餘2.1元。
金興指出,今年前三季毛利率明顯提升主要為無刷電控產品及提升自動化比重,預期未來30%以上的毛利率將會是常態。
針對川普即將於明年1月上任美國總統採取高關稅影響,金興指出,對AM市場會有轉單效益,去年就接到第一波轉單,目前公司採取挑選訂單策略;至於OE部分,中國及歐洲都提高關稅,金興因有在泰國當地設廠,可避開地緣政治的風險,這反而是有利。
隨著電動車產業迅速崛起,汽車產業正邁向全新技術革命,其中,車用散熱系統的技術研發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根據GII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車用熱管理系統市場2021年約為334.3億美元,並預計以3.9%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到2030年將達473億美元,市場潛力可觀。
金興精密以車用散熱系統為核心業務,涵蓋研發、生產及銷售,深耕北美、歐洲等國際市場,具備台灣加泰國生產優勢。2023年營收中有76%來自北美市場,產品線涵蓋超過6000種品項,其中散熱馬達風扇產品多達3100種,並每年新增約150至200項新產品,對應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產品多樣性讓該公司不僅能滿足市場上所有主流車款,更涵蓋油電混合車和電動車等最新車型。
金興精密目前營收以AM為主90%,OE為10%,近年積極發展OE市場,尤其在泰國廠區採全自動化無刷馬達,施春景說,要突破中國車廠的供應鏈,尤其中國要避開歐美提高的關稅,因此找其他生產基地,有鑒於汽車供應在東南亞最強,而泰國又是首選,金興在泰國自製率高,客戶訂單因此水道渠成。
金興精密具備高度整合的一站式服務模式,從產品繪圖、模具設計到製造和包裝,均於內部完成,自製率高達90%以上。施春景指出,高自主生產比例不僅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保障品質穩定性與生產彈性,能迅速回應市場需求,特別是在急單生產排程上更可展現其製造靈活性。
隨著汽車電動化進程的推進,散熱系統的技術門檻大幅提升。金興精密深耕無刷電控、Lin Bus(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通訊協定之馬達應用,實現整合電機、電控與電子技術的創新突破,產品不僅在效能、效率、低噪音及低震動方面表現出色,符合國際車廠高標準;公司更配置嚴苛環境模擬測試設備,確保其產品耐久性,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施春景表示,公司長期專注於全球車用售後維修(AM)市場,憑藉對市場需求的敏銳度及技術實力,成功打入北美市場,市場占有率居於領先地位。完整的產品線涵蓋30年經典車種,可滿足客戶需求,亦能快速應對新車型推出的需求,滿足客戶對一站式採購的高度期待。
施春景進一步指出,憑藉高度自製率與彈性生產能力,公司整合塑膠射出、金屬沖壓、CNC加工、轉子繞線及包材生產等多項製程,具備少量多樣的生產特性,能迅速且靈活的回應客戶需求。同時,公司產品通過IATF 16949、ISO-9001等多項國際認證,確保其符合全球車廠的高標準要求。隨著全球車用市場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散熱需求日益加大,看好未來營運動能。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6/post/202412250002/
施董30歲以60萬元創業,如何從後進劣勢打出一片天,成為北美副廠車用風扇王?故事要從1989年說起
2024-12-25
成立35年的金興精密,是北美最大AM風扇製造商,近年營收突破10億元;它成功的祕訣是不斷研發新品、持續進化,近期甚至接到原廠代工訂單。
風扇,是汽車散熱不可或缺的重要零件。在歐美、亞洲、澳洲等汽車AM(售後維修,俗稱副廠)市場,都有一家台灣製造商的身影。它,是金興精密,每年風扇銷量高達百萬台,在北美市占率甚至超過四成,穩居龍頭。
攤開金興財報,2024年前11月累計營收9.85億元,較2023年同期成長逾5%;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2.1元,預估全年營收與獲利,有望雙雙寫下歷史新高。而該公司也將在2025年1月14日,以每股40元承銷價掛牌上市。
這張亮眼成績單背後,靠的是金興豐富的產品線。
走進金興位於桃園平鎮的營運總部,各類風扇一字排開,董事長施春景拿起一台攻入中高階車款的無刷電子風扇,自豪地分享,「上面有IC控制系統,才能跟車用電子溝通,AM市場能做到的沒幾家。」
據金興的資料,該公司生產的風扇應用在美國逾9成、3萬種車款,其中包含美系電動車大廠的30款電動車,是美國汽車零件巨頭Denso、前三大零售通路Dorman、知名汽車零件電商公司1A Auto,以及最大汽車碰撞替代零組件公司LKQ等主要供應商。
明明投入AM市場的車用風扇業者就有數十家,金興為什麼有能耐成為「北美AM風扇王」?
▲金興精密董事長施春景每年從營收提出4%經費投入研發,致力保持風扇產品多樣性。(攝影/陳睿緯)
轉戰藍海 持續進化求領先
時間回到1989年,當時年僅30歲的施春景,因為服務的汽車材料公司停業,失去工作的他,決定用60萬元創立金興,專做買賣汽車零件的生意。但,施春景發現,市場上已有東陽、堤維西等汽車零件大廠,作為後進者的金興,只能靠削價競爭搶市。
隨著車輛進化,將後輪傳動改為前輪傳動,引擎也從直置改成橫置,改變作動原理,所以需要獨立馬達帶動風扇,催生電子風扇,眼看AM市場又沒人供貨,施春景決定跨入這片藍海。
然而,轉型之路並不容易,對於非電機背景出身的施春景,更是一大考驗。他先從日本買回被淘汰的馬達,藉維修了解風扇構造,再來向原廠購買新車,研究既有軟硬體,進行逆向開發。耗時兩年、砸了上千萬元後,1995年,金興正式推出首款傳統風扇,應用在福特、裕隆旗下車款。
「員工與客戶都說我們真的轉對路了!」施春景回憶,當時,公司光是做風扇馬達的翻修就供不應求,完全切入風扇製造後,憑藉先行者優勢,訂單滿手。一名貿易商就透露,那時所有人搶著排隊付錢給金興出貨,光一個品項就可以裝滿一個貨櫃。
先看客戶需求 再建護城河
由於AM市場特性是少量多樣,金興深知維持競爭力,就必須不斷進化,讓客戶一站式拿到所有車款風扇,才能建立護城河,避免日後淪為與中國仿冒品低價競爭局面。
90年代,汽車採用傳統風扇,靠溫度開關及斷電器,控制風扇轉動。到2000年,變成電腦控制的有刷電子風扇;2010年,風扇又升級成採用類比訊號的無刷電子風扇;隨著車聯網普及,加上電動車等高階車款愈發受歡迎,2020年時,車用風扇已進階成數位訊號的LinBus電子。
為能保持產品多樣性,施春景採「全車系」開發,除了跑車等稀有款外,其餘車款一律都開模,也常常購買剛上市的新車用於研究,每年砸下4%營收做研發。
「從有刷到無刷,除了少碳刷,還跳開單一電機思惟,要結合電子、電信,難度變很高。」施春景隨口說出的,是金興30年來的進化史。
金興的盤算是,高階風扇製造難度高,也少有業者願意投入研發,因此售價、利潤也較傳統風扇高。例如,傳統風扇毛利約一成,而無刷、LinBus等電子風扇可超過四成,反映在售價上則可差5倍。目前傳統風扇仍占金興營收7成,但隨新車配備升級,5年內電子風扇占比可望由現今的兩成提高到7成。
「金興產品覆蓋率比同業都廣!」與金興合作20年的美國通路商,點出金興殺出重圍的關鍵,認為憑著5年後市場上對電子風扇需求大幅提高,金興可望搶得先機,後進者很難與之抗衡。
不只如此,看準東協免稅、人力成本低的優勢,金興更超前部署,2005年就遠赴泰國興建廠房,以擴大產能。
同樣在北美深耕AM市場的虎山董事長陳映志表示,最近許多客戶都表態希望做到「台灣加一」,而金興在泰國擁有廠房,將成為爭取訂單的一大優勢,有利於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分散風險。
「現在是我們的好時機!」施春景認為,近年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國際汽車大廠也都加快去中化腳步,有利於金興從AM拓展到OEM(原廠代工)業務,現已取得中、日部分車廠訂單。
「如何跑得比別人快,是它的最大挑戰。」陳映志直言,車用風扇訂單動輒上千萬美元起跳,勢必吸引更多業者想要分一杯羹,金興必須維持產品多樣性,持續往電子化發展,才能鞏固先行者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