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鉅亨看世界-亞洲老齡化投資策略
2014/11/03 07:28 鉅亨網 曾靉 

亞洲地區,長久以來總讓人聯想到工廠裡龐大的年輕勞動力,如今這個地區卻面臨快速的人口老齡化現象。亞洲地區未來的工業生產成長率恐將放緩,也意味著投資人為了符合區域的老齡型態,必須將他們原先投注在股市裡的資金,轉移到更具發展性的產業及國家身上。

亞洲地區老齡化的現象,對部分投資人來說,表示他們必須與時漸進,從逐漸老齡化國家的市場,如中國、南韓及台灣,轉移到亞洲其它具有年輕勞動力的經濟體,例如印度、印尼及菲律賓。ETF有許多種類,包含iShares標普印度Nifty 50指數ETF(INDY)、First Trust台灣AlphaDEX指數ETF (FTW),到富蘭克林印度基金、德盛泰國基金,這類以國家作為選擇的ETF,都允許投資人針對不同經濟體提出廣泛的投資選擇。

因投資人有廣泛的選擇權,使得他們的投資標的改變,從那些原先在出口導向型發展熱潮中受益的工業、週期性股票,轉移到符合其區域年齡老化、經濟增長放緩現象的產業。醫療照護業便是最顯著的受益者,其它還包括因都市化而受益的產業,因為都市的青壯年人口習慣先儲蓄金錢,然後再將其揮霍殆盡。

另外,當各國民眾的人口形態,逐漸從「儲蓄金錢」的中年人轉變成「揮霍金錢」的老年人時,他們可能轉而強力支持本地的股票市場,並將股價推至歷史水平之上。

亞洲的人口老齡化速度遠勝於其他地區。目前日本的人口增長率已經萎縮,其餘地區的人口增長率也正逐漸放緩、接近停滯。據美國中情局(CIA)發行的《世界概況》(World Factbook)顯示,目前南韓、香港、台灣、澳門及新加坡地區的平均生育率,已是世界最低。

逐漸放緩的人口增長率,使勞動人口數衰退。而日益膨脹的人口數中,若老齡人口不退休,便會因年齡增長而失去生產力。

一份由匯豐銀行(HSBC)(HSBA-UK) 經濟學家Joseph Incalcaterra所彙整而成的聯合國數據指出,日本、新加坡及南韓的勞動年齡(15至64歲)人口所佔的總人口比例已到達頂端,且開始下滑。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觸頂。泰國的潛在勞動力今年到達頂端,越南及馬來西亞也將於2016年及2019年呈現類似情況。

勞動人口逐漸衰退,使以往「亞洲經濟奇蹟」時,大量的勞動力優勢不再。日本一向倡導出口導向和工業發展為主的經濟成長型態,追隨其後的南韓、台灣,以及東南亞、中國,也都以便宜、好用的技術性勞工來作為國家的主要優勢。

然而,亞洲勞工的工資不再像以往一般低廉,全球對於勞動加工產業的需求也逐漸下降,使亞洲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模式全盤崩解,並強迫國家轉型至具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就如同中國現階段的掙扎,他們企圖使國家經濟擺脫投資導向為主的製造業出口,轉而促進國內消費、提升民生經濟,以創造就業機會及經濟增長。(接下頁)[NT:PAGE=undefined$]老齡化帶來的風險

亞洲的快速老齡化具有風險,讓亞洲在經濟繁榮之前,就已呈現疲態。隨著老齡人口比例的提升,儲蓄及投資活動都將衰退。生產力增長率下滑、潛在的經濟成長率也將下降。

舉韓國為例,韓國產經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de)的數據顯示,韓國超過總人口數1/10的人都在65歲以上,而主要的勞動人口年齡則為42歲。人口老齡化的步伐之快,具研究院的估計,到了2030年,每3個家戶就有一戶僅會是1人獨居。

民眾將會增加購買雜貨及日常用品的預算,相較之下,花費在手機、以及城市購物的金額則會減少。不過,他們也無法在這些項目上花費太多金額,歸因於韓國在1988年訂定醫療保險制度,2000年訂定養老保險制度。近半的韓國老齡人口都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逐漸老齡化的經濟體,必須更努力的導正勞動力下滑造成的影響。尤其是韓國,因為他們尚未建立良好的社會安全網絡、養老基金與醫療保健系統。都市化是目前的趨勢,它促使成年人口遷移至城市成為勞動人口,因而有助於提升勞動力。其它提高勞動力的方式還包括:韓國提高退休年齡限制、日本嘗試提高婦女勞動力等。

投資人若要放眼全球市場,那麼將資金投注到ㄧ個沒有面臨老齡化現象的區域,對他們來說可能會更有效益。但穆迪(Moody’s)的研究顯示,112個國家中,就有68個國家到達聯合國「高齡化社會」的定義,也就是這些國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7%以上,而非洲是唯一扶養比低於亞洲的區域。目前,全球市場或許已進入逐漸老齡化、卻非更富有的時期。(接下頁)

國家人口結構的組成,也反映在股市的表現上。逐漸老齡化經濟體的股市表現乏力,相較而言,年輕的經濟體的表現則更為強勁。

更年輕的亞洲經濟體,已開始超越那些過去較具經濟優勢、但逐步邁入老齡化的國家,雖然比起人口結構狀況,政治因素影響更甚。今年,印度股票基準點數以美元計價已經上升30%,因新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被看好能推動改革、增進投資及就業機會。新任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也被寄予厚望,他推動印尼股票市場抬升23%。另外,菲律賓的公共建設改革,也使國家股市抬升23%。

而老齡化經濟體的股票市場表現疲軟,中國股市今年僅抬升7.5%、日本股市下滑4%。相較之下,泰國基準指數爬升24%,因為樂觀看來,泰國軍政府比他們在五月政爭時踢下的政黨,在經濟上有更好的表現。

雖然短期內,投資人仍舊必須鎖定一定的投資標的,但長期而言,逐漸老齡化的消費者可能會將需求轉移到別的產業。當老年人計畫儲蓄、投資時,他們通常仰賴銀行和保險公司,退休時,因年齡增長所帶來的必然影響,使他們在民生消費品、藥品及醫療需求上的花費增加。另一方面,都市化的結果使建商受益,對產業的需求也將從勞力密集產業,轉移到如高科技產業這類具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許多亞洲企業都屬於因人口逐漸老齡化而受益的產業類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雖未對人口結構提出具體建議,但大摩最近建議投資人關注以下幾個標的,包括北京藥廠四環醫藥 (HK-0460) 、香港交易所 (HK-0388) 、中國工商銀行 (HK-1398) 、中芯國際 (HK-0981) ,和以綠茶抗老化妝品出名的韓國艾茉莉太平洋集團(090430-KR)。

惠理集團 (HK-0806) 經理Eric Chow說明,「這一代的老年人不像他們的上一輩,他們的兒孫輩已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會享受生活。」這樣的現象催生所謂的「銀髮族旅行」。Chow認為,比起購買節省成本的航班,他更偏好如澳門娛樂公司佳景集團( 703-HK )這類為老年人的旅遊地,量身打造產品及服務的公司。(接下頁)

舉例來說,匯豐銀行根據2011年舊金山Fed的研究指出,美國1980、1990年代的股市熱潮,便和當時的嬰兒潮世代為了保障退休生活,所做的股市投資有密切關聯。匯豐銀行認為,民眾對儲蓄的渴望將會促進投資,增加國家經常帳中的「投資所得」金額。

不過,Incalcaterra認為,目前亞洲儲蓄人口持有股票的比例較美國的情況少,反倒是外資在股市的整體需求上,扮演主導的角色,因此,若依循美國先前的經驗,目前亞洲股市仍有更多可能性。

但匯豐銀行的註解說明,資產價格仍可能抬升,因為勞動年齡的人口會先到達巔峰,接著才會輪到主要的儲蓄人口。

各個國家都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香港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09年到達高峰,但其主要儲蓄人口隔年才觸頂;中國的勞動力於2010年觸頂,但其儲戶直到2027年才會開始下降。這意味著即使潛在的經濟成長下滑,增長都倚賴企業盈利和工資,民眾仍會急於投入更多投資。這些國家的市場可能因而承受高於普通的估值,因為儲戶將他們的現金轉換成資產,並希望藉此建立自己的儲備資本。

然而,這類資產價格的通膨現象可能一定程度地,被目前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展開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所隱藏。但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Chetan Ahya表示,亞洲地區對於家庭信貸的需求不斷增長,顯示人口統計資料正對亞洲消費者的行為產生影響。

雖然亞洲國家正面齡人口老齡化現象,往日引以為傲的勞動力優勢不再。但Ahya認為,目前政策制定家正努力維繫經濟增長,不受勞動力下滑影響。不過,Ahya也提醒,亞洲逐漸老齡化經濟體將變得更容易受到金融泡沫所影響。「因民眾投入過多信貸到市場。」 (文:曾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