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在哪?稅怎麼收?
馬英九頭昏 內閣跟著晃
責任主編:陳韋綸
2月1號,總統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上,一席「富人繳的稅已經很重了」談話,聽起來讓人有些瞠目結舌。
讓人傻眼的點,不在他「為富人說話」上,而在他把兩件他絕不可以搞混的東西搞混了;這兩件東西就是「薪資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這怎麼說呢?從前年五都選舉開始,國民黨從社運訴求裡,偷用了「居住正義」這一塊招牌,跟著搞出了「奢侈稅」,推動「土地五法」的修法,年底還推了個力主「資本利得」必須課稅的「國師」曾巨威出來擔任不分區立委;不管做不做得到,在稅制上求公平、遏制炒作,這已經是國民黨在檯面上宣稱政策的主軸線,而作為領軍的主帥,如果連對象都搞不清楚,實在讓人很好奇,未來這場仗得怎麼打下去。
先來說說所謂「富人」,馬英九說,佔0.7%的「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40%的4萬戶,繳出46.8%的稅,所以「他們的稅不輕」;但是重點不在稅的輕重,而在於這個高稅賦負擔的族群,都是「領薪水的人」;台灣的稅負結構,高度依賴薪資所得者,綜所稅級距40%,也就是年收入423萬(月收入35萬多)以上的家庭,他們的確「稅不輕」,這些人,當然說不上是「窮人」,但相對來說,卻也算不上「富人」,靠領薪水的來繳稅,負擔最重的就是他們,跟資本利得的稅率比較,他們也會有最重的相對剝奪感,而現在也沒有人說要給他們加稅,談到稅制不公問題,馬英九把這些人抬出來,實在讓人都要跟著他一起頭昏了;我們這個總統,不只看不到窮人,就連「富人」他都找不到?
台灣薪資佔GDP比率已經下降到44%,與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超過60%,相去極遠(參見:「台灣經濟成果,工人分不到」);稅收過度依賴薪資所得,經濟發展的成果又沒有流向薪資,租稅負擔率也連帶跟著不斷下降(已經到11%-12%),「稅源不足」就成為「稅制不公」的後果;所以對房屋、土地、有價證券交易的這些資本利得課稅,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此外,資本利得稅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是遏制炒作,除了防止經濟泡沫化之外;在一個經濟體裡面,如果透過土地、有價證券的炒作所得的獲利遠大於投入實際生產獲利的時候,會把資本吸到金錢遊戲裡,其結果是掏空產業資本,進一步造成受薪者的失業與薪資停滯的現象,這樣,要收到稅就更困難了。
就以房屋交易為例,去年監察院公佈一份調查報告,計算了交易一筆帝寶豪宅,獲利1.73億,實際只繳了212萬的土增稅及房屋交易所得稅,稅率約1.23%;如果這1.73億是「薪資所得」的話,用40%的稅率要繳6千9百多萬的稅,而薪資所得是一年工作的報酬,與不動產炒作殺進殺出不可同日而語,就算跟薪資所得一樣,抽40%的稅,都已經讓然感到不公平了,何況是這種少得可憐的稅?
為什麼會這樣呢?重點在政府假裝看不見不動產交易的價格。
監察院舉出「帝寶」的例子,是因為這是一棟法拍屋,所以它的價格是相對透明的:
資料來源:監察院調查報告
土地加房屋,政府的「(土地)公告現值」加「(房屋)評定現值」是3千6百萬,但是這棟房屋實際上是用2億8千2百萬拍掉的;政府評定的房地價格,只有它實際價格的13.6%,而交易的稅,就依據政府評定的房地價格來扣。課稅的價格和實際交易價格的落差,是不動產交易課不到稅的原因,立法院預算中心在民國10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裡,從台北、士林、板橋等地方法院法拍屋的價格,與政府公告的價格做比較,發現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這幾十個案例裡,台北市最低的公告價格,只有實際拍賣價格的8.04%,最高的也只有22.76%,平均是14.19%;新北市更誇張,最低的是4.43%,最高的是17.12%,平均只有9.78%;這顯示出監察院所調查的帝寶案例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的現象;而監察院與立法院的這兩份報告,都只能從價格較低的法拍屋資料去做比較,可以想見一般房地產交易價格,與公告房地價格的差距,一定更誇張。
在房地產的交易,其中房屋的交易屬於「財產交易所得稅」,是放在綜所稅裏面一起申報的,而在前面說的這種條件下,財產交易課不到稅,使得在綜所稅中,「薪資所得」與「財產交易所得」嚴重地不成比例;也就是說,在馬英九所謂級距40%的那0.7%,都是來自薪資的所得,如果可以有效按照實價課房屋交易所得稅,級距40%的人,不會只0.7%,而所課到的稅,也不會只有46.8%,馬英九提出來的數據裡面,其實已經暗藏著「稅制不公」的線索,卻顛三倒四地,被他拿來當作稅制公平的說辭,而當馬英九說這個話的時候,又把從「奢侈稅」到「土地五法」這一連串國民黨式的「居住正義」問題意識丟到哪裡去了呢?這一年多下來,說那麼多,又是在說什麼的?選前選後這個落差未免也太大了一點吧?
而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要為馬英九這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發言緩頰,第二天「黨政人士」又在聯合晚報發言了,說馬指示要「課資本利得稅」,然後接著又覺得這樣好像說過頭了,跟著再澄清「沒這回事」,去年「土地五法」的修法,房地產交易「實價課稅」在財團立委的壓力下,功敗垂成,不過對稅改及都市改革團體來說,起碼拿到「實價登錄」(相關報導),算是向前走了一小步,要走向實價課稅,還不知道路有多漫長。對「資本利得」課稅,這在目前已經是檯面上的主流說法,這是在公平性、擴大稅基,以及整頓資本秩序上是有一些作用的,不過它當然不是全部,能夠起的影響有限、進步性也有限,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極低,要追上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水準,該做的事情還多得很,「增稅」是因為我們的稅少得離譜,要談到這個,就往「社會主義」的方向上想,(像這一篇「蘋論:政府欺負死薪資階層」),那未免也想得太多了一些。
1988年,財政部長郭婉容因為宣佈要復徵「證券交易所得稅」引發股市無量暴跌,24年後,他的女兒劉憶如再掌財政部,卻又好死不死地碰上「資本利得稅」這樣的決定關鍵時刻,頗有一些歷史在惡搞這一對母女的味道,這件事非做不可,而且要做就得有明確的方向跟決心;不過從馬英九不進入狀況的發言,和新內閣這幾天這種凌亂的反應來看,事情真的是不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