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31  13:05

人民幣在岸(CNY)與離岸(CNH)匯率,由於市場需求不同,不時出現換匯活動,有關的套利更是外匯商的主要盈利來源,而且風險甚低,但套利盤的資金跨境流動,會影響兩地的匯率,所以人行有時需要出手干預,以減少匯率的波動。香港《文匯報》列舉了市場上常用的5種主要的人民幣價差套利方法,讓讀者一窺究竟。

一、利用在岸及離岸的即期匯差套利。例如早幾年,人民幣處強勢,離岸人民幣匯價相對在岸明顯「高水」時,大陸企業甲公司,便可通過向香港合作夥伴或在港子公司乙,進口商品,將境內人民幣輸至香港;乙以離岸匯率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再通過反向貿易向甲進口,並以美元支付;甲以在岸匯率將美元換回人民幣後,即實現了匯差套利,反之亦然。

假設昨日的人民幣在岸價兌美元為6.5,離岸價為6.6,即每100萬美元的轉匯,便有高達1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回報相當可觀,因此市場甚至一度出現虛假貿易的套利活動。但這一操作手段將導致境外市場人民幣拋售壓力增加,最終也導致人民幣承受更大貶值壓力,相信人行未來將主力打擊有關交易。

二、透過NDF與DF匯差套利,NDF是無本金交割的人民幣遠期外匯交易合約,與之對應的就是大陸的遠期交易合約DF。當大陸的DF價格與NDF存在價差時,兩者之間就有套利空間。當人民幣NDF相對DF「低水」時,可在境內操作DF,買入美元並沽出人民幣,並同在境外操作NDF,買入人民幣沽出美元,反之亦然。NDF和DF的開倉時間與到期日必須一致。由於DF必須要實物交割,故這套利方式也很適合進出口貿易公司。

三、根據在岸與離岸的息差進行套利,目前離岸人民幣的貸款利率水平,長期都低於在岸,這就衍生了近年兩地流行的「內保外貸」方法。首先是企業A在境內存有一筆人民幣「存款」,並要求大陸銀行開出信用證,交給離岸公司B,B在香港銀行獲得離岸人民幣貸款後,通過貿易渠道將款項轉給A。A在大陸獲得較高的存款利息,而支付的是較低的離岸貸款利率,實現息差套利。

四、跨幣種的息差套利,這方式與第三種類似,但套取的是境內人民幣存款利率與離岸外匯(如美元)貸款利率之間的息差,以及即期與遠期之間的匯差。如果人民幣不斷升值時,息差和匯差將有獲益,被市場戲稱為「財息兼收」。為控制外資部份的風險,更可通過簽訂遠期外匯合約,鎖定遠期匯率的波動,上述的存款也不一定是現金存款。

五、透過上海自貿區的居民FT賬户套利,FT賬戶於今年4月同時開通人民幣與外幣結算業務,匯差套利通路打通。同時,FT賬戶內可實現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資金可兌換,但由於FT賬戶僅限於上海自貿區內,規模較小,對境內即期市場影響有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