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新八家」 跨越登陸門檻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4.06 02:30 am

 

大陸保監會大幅放寬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大陸市場的門檻,從「532」降為「222」,預料台灣將興起一波新壽險公司的登陸潮。

 

包括富邦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宏泰人壽等,均有登陸意願。相關業者先前多次向金管會反映,希望兩岸協商時爭取調降532的門檻,沒想到大陸方面已打算對所有外資鬆綁。

 

所謂的「532」,是指外資保險公司要設立大陸子公司,須符合總資產50億美元、設立滿30年、在大陸設立兩年代表處才行。這項條件卡住了台灣絕大多數壽險公司,目前僅國壽、新壽、中壽、台壽等成立滿40年的老壽險公司、且資產規模夠龐大,才有資格登陸。

 

新規定則降為「222」,指總資產降為20億美元、成立時間縮短為滿20年即可、大陸設立兩年代表處。

 

本土壽險公司中,以成立時間來看,有「老八家」與「新八家」的區分,「老八家」成立時間滿30年以上,「新八家」如富邦、三商美邦、宏泰、遠雄等,都是在民國82年成立,很快就可符合「成立20年」的條件,且總資產20億美元也不成問題,將具備登陸資格。

 

大陸保監會在3月31日發布「外國保險類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外界可在4月20日以前回覆意見,據了解,此辦法僅為草案,保監會可能要等外界意見回覆之後,才會最後定案。當中最讓台灣業者興奮的是,過去大陸對於外資保險公司登陸,設下「532」的高門檻,此次修改成「222」。

 

富邦人壽目前已經與南京紫金控股談合作,雙方將合資成立「富邦紫金人壽」,目前正在大陸保監會申請中,希望在今年第三季開始營運。

 

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孟嘉仁上周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兩岸金融研討會時,就提到壽險業非常希望能參與大陸十二五計畫,不過,目前532的門檻卡住了多家壽險公司。以三商美邦人壽而言,最希望調整的,就是成立滿30年這項限制。

 

宏泰人壽董事長韋伯韜在出席同一場研討會時也提出,該公司非常希望能跟大陸的中型城市級保險公司合作,共同經營兩岸金融市場,並尋求擴大客戶與股東的權益。

 

 

 

【2011/04/06 經濟日報】

--

彼岸下一步… 擬開放強制車險業務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4.06 02:30 am

 

在大陸保監會鬆綁外資保險公司的登陸門檻之後,據了解,接下來將進一步鬆綁業務限制,允許外資產險公司可以承作強制車險(大陸稱為交強險)。

 

如國泰產、富邦產等在大陸已經設立子公司的業者,將可藉由承作強制車險,打入當地的產險市場,對業務開展相當有利。

 

目前大陸保監會規定,只有陸資產險公司可以承作交強險。產險業者指出,大陸產險業去年人民幣4,000億元的保費收入中,有3,000億元來自汽車險,而交強險又是承作汽車險最重要的敲門磚,外資產險公司對於汽車險龐大的商機,過去都是「看得到、吃不到」。

 

台灣產險業者多次透過金管會,希望兩岸協商時可以幫忙爭取開放台資產險公司可承作交強險。據了解,金管會也已經把此議題,列為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二次協商中爭取的重點。

 

上周在北京舉辦的兩岸金融研討會中,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金堅強透露,開放外資承作交強險的部分,保監會已經在審批中,正在上報。

 

金堅強說,大陸主管機關如果開放,會連同外資產險公司一起開放,不是只針對台資業者開放。也就是不論台資或其他外資產險業者,將可以一同承作交強險業務。

 

相較於銀行、證券業,大陸對於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門檻、業務限制都少得多,如今保監會又大幅開放,對於保險業者拓展大陸業務相當有利。

 

保險業者指出,目前想透過兩岸協商時爭取的,只剩下壽險業在大陸的合資子公司,希望持股比重可突破50%的限制,或者合資對象可以不只一家,讓壽險業可不受合資方的約束,快速拓展大陸子公司。

 

【2011/04/06 經濟日報】

---

開發工銀 跨海設租賃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1.04.06 02:30 am

 

工業銀行趕搭登陸申設租賃公司熱潮,繼台灣工銀之後,開發金也決定跟進,由旗下開發工銀轉投資新設公司,做為兩岸租賃控股公司,要以租賃業務補強工銀登陸不易定位的問題,並加快拓點腳步。

 

金管會鬆綁金控、銀行登陸投資租賃、創投等金融相關事業不限一家,開發金可望率先受惠。金管會委員會2月底通過金控、銀行投資大陸地區事業管理規則修正案,刪除投資大陸地區金融相關事業合計以一家為限的規定,立即決定以開發工銀新設資產管理子公司。

 

依開發金控的規劃,發展兩岸租賃業的控股公司,一方面將以約六成淨值,約當6億元做為初步登陸設租賃的資金,另方面將整合開發工銀另一轉投資華開租賃股權,轉為新設資產管理公司控股。

 

開發金指出,目前正在評估企業總部的地點,預計設立總部後,每年逐步擴增據點。

 

目前金融業登陸申設租賃公司,主要都是著眼於與商銀大陸分行互補,在大陸分行可做人民幣業務之前,先以租賃公司承作,或是商銀登陸還在辦事處階段,以租賃登陸先卡位。包括第一金、台新金、永豐金、富邦金、新光金都是如此,台工銀並預定6月上旬蘇州台駿國際租賃將開業。

 

金融業者表示,融資租賃公司的規模,適合中小企業金融業務,而台資銀行登陸設分行,要等設滿一年賺錢才能從事人民幣業務,相較之下,融資租賃可以先做人民幣生意,盡早與台商客戶建立實質的業務關係,為分行開辦人民幣業務先打好市場基礎。

 

未來等分行滿一年後,可以搭配分行辦理貸款或參與聯貸,與融資租賃公司整合資源,從聯貸到售後租回再到應收帳款購售等架構一氣呵成,並擴大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

 

 

 

【2011/04/06 經濟日報】

---

新聞分析/租賃公司善用優勢 效益勝商銀

 

【經濟日報╱記者 夏淑賢】

2011.04.06 02:30 am

 

登陸申設融資租賃公司,擁有門檻低、回收快、擴張觸角效率較高等優點,尤其開發金、台工銀等以工銀、創投為主業的公司,透過廣設租賃據點,比起商銀以企金授信業務為主,多出發掘潛在投資標的、進行股權投資,乃至日後籌資掛牌等投資銀行業務獲利的優點,效益更高。

 

大陸市場已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而廣大的中小企融資市場是陸銀較欠缺的。匯宏管理顧問董事長楊子江就表示,相較之下,台灣金融業的中小企融資經驗,是登陸最大優勢。況且像開發金過去長期扶植台灣中小企成長壯大,這種經驗在大陸金融業更是付之闕如,透過這項優勢搭配投資銀行業務,就有機會在大陸闖出一片天。

 

換言之,工業銀行協助企業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完整經驗,符合大陸需要,可以談兩岸如何透過金融合作,促進產業發展,而不論是開發工銀或台工銀,籌設租賃除可先做中小企金業務,更是後續直接投資尋找潛力標的、協助標的中小企成長、上市等投行商機,開拓市場的先鋒。尤其開發工銀已經申設大陸股權投資公司,擬成立人民幣私募基金,將來租賃與股權投資公司資源整合,效益更大。

 

為此,台工銀亦訂下三年計畫,開業半年也就是明年初,在大陸增設兩家分支機構,三年內要在大陸三大區域設七到八個據點。除派台灣幹部,也要在大陸同步招兵買馬,因為租賃業務做的是中小企生意,承作個案平均約人民幣200萬元,因此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力服務,以及增加據點延伸觸角。這些租賃人力,正可支應尋找投資標的需求。

 

【2011/04/06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