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購併
最近股市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就是晶電企圖惡意購併泰谷光電. 最後結果會是如何尚不可得知, 不過2007年的另一場惡意購併大戰倒是搞的沸沸揚揚.
故事的主角之一, 是最近因為老闆打算收購自家公司下市而很出名的國巨. 另一頭抗拒收購而抵死不從的, 是另一家被動元件大廠─大毅.
自2006年起, 國巨看上了大毅董監持股比例不高, 再加上二家公司產品具有整合及減少競爭的作用下, 於是開始透過旗下投資公司, 以及集團內子公司和往來友好公司陸續從公開市場買進大毅科技的股票. 由於國巨不斷吃進市場籌碼, 造成一向股價在20元左右的大毅科技, 到了上半年底股價開始上漲至25元左右
股價的莫名上漲, 引起了大毅經營團隊的疑心, 透過股東名冊的推估, 發現了原來是國巨集團在暗中買進公司股票, 並估算已經持有公司20%~30%左右的股權. 於是大毅董事長江財寶和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在7月開始了第一次的面談. 會談中陳泰銘提出的合併或取得支配性董事席次的建議, 讓江財寶無法接受. 在沒有具體結論下,雙方協議暫時先不買(大毅)股, 由大毅方面提出如何買回國巨持股方案.
此後, 雙方仍有幾次會面, 但仍沒有具體結論.此時,大毅科技發現, 雖然雙方協議暫不加碼買股.國巨集團下投資公司國新投資和國眾開發仍在不停從市場上買進.於是加深了江財寶決心要捍衛公司經營權的決心.決定要反守為改.
2007年1月2日, 大毅突然宣佈要發行十二億的可轉換公司債,企圖用來稀釋國巨持股比例.但國巨也不是省油的燈, 從1月3日起, 大毅股價開始出現瘋狂的上漲, 很明顯地, 國巨企圖拉高大毅的發債成本, 好讓可轉債發行破局. 而大毅也不甘示弱, 以公告公司虧損企圖打壓股價, 可惜徒勞無功, 大毅的股價從1月2日收盤的38.5元一路飆升到4月3日的210元.
接下來, 雙方開始互相放話, 大毅向金管會告狀, 國巨買了這麼多, 早就是大股東了, 卻沒有依規定申報公告股權變化情況, 也向公平會要求調查合併後, 是否會造成壟斷? 國巨則是告大毅沒有依規定, 在股東會召開前30天通知股東(晚了二天). 於是大毅就借力使力, 以股東對股東會召開有意見為由. 向經濟部申請延期召開股東會.
經濟部對於此申請, 予以駁回. 但是大毅董事會根本不鳥, 直接展延到8/22才開股東會. 也因為大毅未能依規定在六月底前召開董事會, 於是証交所在7月3日宣佈把大毅打入全額交割股. 其實這也是大毅想要的, 因為如此一來, 股價會大幅下滑, 對國巨形成壓力.
最後結果, 8/22股東會召開, 大毅祭出臨時提議, 修改公司章程中董監事投票法, 從”強制累計制”改為”全額連記法”. 最後大毅派大獲全勝, 奪下全部席次, 而國巨則是一席未得.
心得:
這個案子, 所謂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大毅董事會平常愛亂賣股票, 董監持股不高, 等到被人家盯上了, 才去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甚至不惜讓公司打入全額交割, 寧可讓全體小股東跟著死, 也要鞏固經營權. 精神是很可嘉, 手段卻很王八.
至於國巨, 看來是受害的一方, 因為依後來的財報認列, 這一役虧損約新台幣8億元. 沒想到因為大毅告國巨, 檢查官介入調查後, 卻延伸出另一樁案外案, 原來早在國巨大舉吃股的前夕, 國巨董事長的老婆和三名未成年子女, 就搶先買進了4百萬股大毅, 粗估成本約在每股17~36元間.結果在2007年4/15~6月二造人馬競爭最激烈(換言之, 股價炒最高)時, 這四位先知陸續出清了持股, 預估獲利約11億元.
簡單地說, 這一仗後, 老闆的公司賠了8億, 而老闆的家人賺了11億...當然這8億可不是全部要老闆一個出, 而是國巨成千上萬的股東要共同負擔.而11億卻是真的進了個人口袋中.
看到這裡千萬不要太生氣, 因為後面還有讓人更幹的……
這個案子被以內線交易起訴, 因為檢查官掌握了國巨陳泰銘子女和以老婆為名持股99.99%投資公司購股的證據. 但是最後卻被法院判決無罪.
寫到這裡, 如果你和一樣是個熱血青年(or 中年), 你應該是會很想幹譙一些人.Anyway, 就如同本文章分類一樣, 這是台灣股市中一堆亂七八糟故事中的其中一個. 如果上一個故事沒有讓你了解公司治理的重要, 希望這次的故事可以讓你有興趣一些. 當然, 我們偉大的法官大人並不在公司治理範圍內, 但是很明顯地, 他們很欠人修理…哦~我是說治理.
p.s 順便廣告一下, 這篇文章在教案中, 本來是用來說明"強制累積制"和"全額連記"二種投票制對公司治理的意義.
立法院目前才一讀通過要將公司法中原本允許公司章程如有規定, 可以不用”強制累積投票制”的例外, 改為未來只能使用”強制累積投票制”. 這件事會大大有助於公司治理. 但不知為何在野黨號稱要杯葛. 過去有不少公司就是利用原法規中的漏洞, 造成公司董事席次, 勝者通吃. 其實這樣的作法是不民主, 也有違公司治理精神的. by RUSRULE
2007-5-31
6 月 13 日 股 東 會 將 改 選 董 監 事 的 晶 片 電 阻 二 哥 – 大 毅科 技 , 遭 逢 成 軍 18 年 來 首 度 經 營 權 大 戰 , 股 價 一 路 從 前 年 的 16 元 , 拉 升 到 今 年 4 月 224 元 最 高 點 , 而 勁 敵 正 是 晶 片 電 阻 一 哥 國 巨 陳 泰 銘 。
有併 購 大 王 之 稱 的 陳 泰 銘 , 已 收 拾 掉 三 、 四 軍 , 若 此 番 吃 大 毅 得 逞 , 全 球 市 占 率 將 超 過 6 成 , 一 手 掌 控 價 格 與貨 源 。 各 電 子 大 廠 因 此 極 為 不 安 , 大 毅 董 座 江 財 寶 也 不 斷 與 陳 泰 銘 談 判 , 最 後 仍 破 裂 。 江 財寶 豁 出 去 拚 了 , 陳 泰 銘 也 非 省 油 燈 , 兩 造 的 檢 舉 信 函 不 斷 , 攻 防 戰 日 益 白 熱 化 。
陳 泰 銘 小 檔 案
現職 : 國 巨 集 團 董 事 長
出生 : 1957 年 9 月 28 日 , 現 年 50 歲
籍貫 : 台 南 縣
家庭 : 妻 李 慧 真 , 育 有 2 女 1 子
學歷 : 成 功 大 學 工 程 科 學 系 畢
經歷 : 1982 年 創 台 灣 阻 抗 公 司 , 7 年 後 併 入 國 巨 。
1999 年 入 主 聲 寶 任 副 董 , 隔 年 兼 任 總 經 理 。
2002 年 為 顧 全 國 巨 , 逐 步 退 出 聲 寶 。
2005 年 接 下 國 巨 董 事 長 , 推 動 併 購 華 亞 電 子 。
2006 年 主 導 國 巨 入 主 同 業 旺 詮 , 並 加 碼 大 毅 。
江財 寶 小 檔 案
現職 : 大 毅 科 技 董 事 長
出生 : 1955 年 次 , 現 年 52 歲
籍貫 : 桃 園 縣
家庭 : 妻 黃 如 玉 , 育 有 1 子
學歷 : 武 陵 高 中 畢 業
經歷 : 1981 年 與 友 人 合 創 大 益 電 子 。
1989 年 與 友 人 合 創 大 毅 科 技 , 擔 任 總 經 理 。
1993 年 接 任 大 毅 科 技 董 事 長 迄 今 。
大毅 董 事 長 江 財 寶 , 是 國 內 研 發 被 動 元 件 晶 片 電 阻 的 先 行 者 , 與 陳 泰 銘 談 判 多 回 決 裂 後 , 一 心要 拚 到 底 。
上週 四 ( 二 十 四 日 ) , 製 造 被 動 元 件 中 晶 片 電 阻 的 第 二 大 廠 大 毅 , 接 獲 經 濟 部 及 證 期 局 警 告 ,預 定 六 月 十 三 日 召 開 的 改 選 董 監 事 股 東 會 應 於 三 十 天 前 寄 發 通 知 書 , 大 毅 卻 遲 了 二 天 , 恐 違法 受 罰 。 檢 舉 人 正 是 晶 片 電 阻 一 哥 、 被 動 元 件 龍 頭 大 廠 國 巨 董 事 長 陳 泰 銘 擔 任 董 座 的 投 資 公司 ∣ 國 新 投 資 。
國 巨 吃 貨 股 價 飆
二大 晶 片 電 阻 廠 兵 戎 相 向 , 已 不 尋 常 , 更 離 譜 的 是 , 去 年 上 半 年 幾 乎 躺 在 二 十 元 上 下 的 大 毅 股價 , 下 半 年 先 是 翻 倍 飆 上 三 十 八 元 多 , 今 年 則 如 搭 雲 霄 飛 車 , 一 路 破 百 、 破 二 百 , 當 大 盤 還懸 在 八 千 點 上 下 , 大 毅 四 月 四 日 一 鳴 驚 人 , 飆 到 二 百 二 十 四 元 , 一 年 內 翻 漲 十 一 倍 , 令 人 瞠目 結 舌 。 儘 管 證 交 所 一 連 發 牌 十 三 次 , 將 大 毅 列 為 警 示 股 , 仍 踩 不 了 剎 車 , 直 到 四 月 十 五 日停 止 過 戶 後 , 股 價 才 回 跌 到 一 百 三 十 多 元 。
種種 異 常 情 形 , 是 因 陳 泰 銘 野 心 勃 勃 , 一 心 吃 下 大 毅 。 有 「 併 購 大 王 」 之 稱 的 陳 泰 銘 , 二 年 前先 是 與 華 亞 策 略 聯 盟 , 去 年 又 入 主 晶 片 電 阻 廠 三 軍 旺 詮 , 使 國 巨 穩 坐 市 場 一 哥 寶 座 , 每 月 產能 增 為 三 百 三 十 五 億 顆 。 但 陳 泰 銘 不 罷 休 , 還 想 一 鼓 作 氣 吞 併 月 產 能 二 百 億 顆 的 大 毅 , 一 旦成 功 , 國 巨 將 如 虎 添 翼 , 全 球 市 占 率 將 超 過 六 成 。
屬被 動 元 件 的 晶 片 電 阻 , 是 電 腦 、 手 機 等 電 子 產 品 的 基 本 零 件 , 若 國 巨 一 統 江 湖 , 就 能 掌 控 貨源 與 價 格 , 因 此 陳 泰 銘 的 攻 勢 震 撼 武 林 , 包 括 鴻 海 、 廣 達 、 華 碩 、 仁 寶 及 明 基 等 電 子 五 哥 ,都 十 分 關 切 。
持 股 相 當 頻 過 招
目前 , 大 毅 董 事 長 江 財 寶 等 公 司 派 擁 有 四 成 多 股 權 , 陳 泰 銘 團 隊 的 市 場 派 也 有 四 成 多 持 股 , 雙邊 勢 均 力 敵 , 就 待 下 月 股 東 會 交 鋒 肉 搏 。 本 刊 調 查 , 事 實 上 , 陳 泰 銘 與 江 財 寶 近 一 年 來 多 次私 下 談 判 過 招 , 最 後 仍 破 局 , 道 盡 商 場 的 無 情 與 現 實 。
大毅 在 二 ○ ○ 一 年 上 櫃 轉 上 市 , ○ 五 年 九 月 前 股 價 約 十 六 元 , 比 淨 值 二 十 三 元 還 低 , 由 於 董 事長 江 財 寶 是 白 手 起 家 的 技 術 者 , 對 公 司 財 務 及 股 價 並 不 敏 感 , 但 市 場 老 手 陳 泰 銘 卻 看 出 大 毅的 價 值 , 暗 中 吃 貨 。 「 陳 泰 銘 入 股 旺 詮 時 , 江 董 還 以 為 事 不 關 己 , 直 到 去 年 三 月 拿 到 股 東 名冊 時 , 他 才 赫 然 發 現 自 己 遭 突 襲 。 」 江 財 寶 的 友 人 說 。 當 時 , 陳 泰 銘 家 族 已 握 有 大 毅 持 股 二成 多 。
但陳 泰 銘 並 未 說 明 「 來 意 」 , 去 年 六 月 只 派 人 拿 了 二 十 張 委 託 書 去 參 加 大 毅 股 東 會 。 由 於 股 東會 出 席 率 僅 五 成 多 , 險 些 開 不 成 , 公 司 派 這 才 警 覺 , 「 幾 個 大 股 東 認 為 , 他 們 的 持 股 才 四 成, 應 該 買 到 四 成 五 甚 至 五 成 才 安 全 。 」 知 情 人 士 說 , 去 年 七 月 大 毅 股 價 因 此 拉 高 拉 到 三 十 多元 , 陳 泰 銘 於 是 打 電 話 約 江 財 寶 談 。
數 度 協 商 無 結 論
去年 七 月 上 旬 , 雙 方 第 一 次 會 談 , 江 財 寶 帶 著 幕 僚 從 桃 園 工 廠 趕 到 北 縣 新 店 的 國 巨 總 部 , 下 午四 點 準 時 到 , 枯 等 了 快 一 小 時 陳 泰 銘 才 現 身 , 開 口 便 說 : 「 我 認 為 兩 邊 合 作 對 產 業 對 大 家 都有 利 , 國 巨 已 拿 到 旺 詮 , 加 上 大 毅 , 全 世 界 占 六 到 七 成 , 大 中 華 占 八 五 % , 目 前 電 子 業 沒 有一 家 沒 用 到 我 們 東 西 , 對 市 場 機 制 與 價 格 都 有 利 。 」 相 關 人 士 轉 述 。
「陳 老 闆 還 講 , 國 巨 進 來 後 , 大 毅 經 營 團 隊 不 會 變 , 但 他 要 制 衡 經 營 團 隊 , 董 事 會 一 定 要 過 半。 」 相 關 人 士 轉 述 , 「 江 董 同 意 大 家 合 作 , 做 股 東 或 策 略 聯 盟 都 沒 關 係 , 但 公 司 派 還 是 要 有主 導 權 , 不 希 望 陳 老 闆 取 得 董 事 會 過 半 席 位 。 」 沒 多 久 , 江 財 寶 二 度 到 國 巨 的 一 間 小 會 客 室談 判 , 他 向 陳 泰 銘 表 明 , 不 會 讓 出 經 營 主 導 權 。
到了 八 月 , 陳 泰 銘 親 自 上 門 , 表 示 他 已 買 到 約 三 ○ % , 很 難 下 車 , 為 了 協 調 出 個 結 果 , 要 不 是把 他 手 上 的 一 ○ % 賣 回 給 大 毅 大 股 東 , 就 是 他 繼 續 向 大 股 東 們 買 走 一 ○ % 到 一 五 % 。 江 財 寶推 說 無 法 馬 上 決 定 , 要 與 其 他 大 股 東 討 論 。 陳 泰 銘 提 議 : 「 那 麼 這 段 期 間 , 大 家 有 默 契 , 都不 要 再 進 場 買 ( 大 毅 股 票 ) 。 」
客 戶 關 切 願 金 援
這場 會 談 , 在 電 子 產 業 圈 裡 很 快 傳 開 來 。 「 晶 片 電 阻 如 農 產 品 的 米 , 便 宜 卻 又 是 必 需 品 , 無 論手 機 或 NB 大 廠 , 除 了 怕 價 格 調 漲 , 最 怕 貨 源 遭 壟 斷 而 被 斷 貨 , 少 了 一 顆 就 沒 法 出 貨 。 」 一位 科 技 人 說 , 「 大 毅 沒 有 不 良 紀 錄 ( 價 格 突 然 喊 漲 或 斷 貨 ) , 有 不 少 大 廠 因 而 主 動 關 心 , 有的 想 投 資 , 有 的 要 拿 錢 借 給 江 董 。 」
江財 寶 與 幕 僚 估 算 , 股 價 已 被 拉 高 , 若 買 回 陳 泰 銘 手 中 的 一 ○ % 持 股 , 起 碼 要 六 億 元 。 不 巧 ,江 財 寶 母 親 正 好 病 逝 , 他 蠟 燭 兩 頭 燒 , 一 面 籌 錢 , 一 面 辦 母 親 後 事 , 直 到 十 月 間 才 與 陳 泰 銘見 面 。
這次 , 江 財 寶 同 意 買 回 一 ○ % , 但 陳 泰 銘 卻 未 理 會 , 只 開 口 要 了 大 毅 的 財 務 資 料 , 包 括 帳 上 現金 、 每 月 設 備 折 舊 、 銀 行 額 度 等 。 接 下 來 的 二 、 三 週 , 陳 泰 銘 陪 著 一 雙 女 兒 陳 少 喬 與 陳 少 曼, 飛 到 卡 達 參 加 杜 哈 亞 運 馬 術 比 賽 。
拉 抬 股 價 拚 銀 彈
眼見 股 東 會 日 日 逼 近 , 卻 還 摸 不 透 陳 泰 銘 葫 蘆 裡 賣 什 麼 膏 藥 , 這 讓 江 財 寶 很 焦 急 , 因 此 決 定 反守 為 攻 , 今 年 一 月 三 日 公 告 發 行 十 二 億 元 可 轉 讓 公 司 債 ( CB ) , 以 防 陳 泰 銘 反 悔 不 賣 股 , 而 且 此 時發 CB , 還 來 得 及 稀 釋 陳 泰 銘 的 股 權 。 不 料 公 告 隔 天 , 大 毅 股 價 就異 常 , 一 下 拉 上 漲 停 板 四 十 一 元 , 且 此 後 一 路 向 上 不 回 頭 , 顯 然 有 人 在 拉 高 發 債 成 本 , 好 讓 CB 發 不 成 , 破 江 財 寶 的 局 。
這段 交 手 , 令 大 毅 公 司 派 備 感 壓 力 , 雙 方 人 馬 再 度 會 面 , 「 陳 泰 銘 先 問 大 毅 公 司 帳 上 現 金 有 多少 , 問 明 白 了 後 , 才 說 時 間 過 這 麼 久 , 他 以 為 江 董 不 想 買 回 一 ○ % 了 。 其 次 , 他 現 在 的 大 毅持 股 已 達 四 ○ % , 若 只 賣 一 ○ % , 剩 下 的 很 難 出 脫 , 要 賣 就 要 賣 三 ○ % 。 」 知 情 人 士 說 , 江財 寶 一 聽 到 三 ○ % , 臉 色 立 刻 沉 下 來 。
這實 在 是 個 難 題 , 江 財 寶 回 頭 與 大 股 東 們 商 量 , 若 以 股 價 上 漲 前 的 三 十 六 、 七 元 估 算 , 買 回 三成 股 票 要 二 十 億 元 , 他 們 一 來 籌 不 出 這 筆 天 文 數 目 , 二 來 若 真 買 回 三 成 , 加 上 他 們 手 中 的 四成 多 , 滿 手 是 股 票 , 大 毅 乾 脆 下 市 算 了 。
協 議 停 戰 暗 吃 股
再次 談 判 時 , 江 財 寶 豁 出 去 了 , 「 那 我 賣 你 三 ○ % , 要 用 什 麼 價 格 ? 」 陳 泰 銘 沒 答 腔 , 繼 續 關心 財 務 數 字 , 直 到 談 判 終 了 , 才 開 出 條 件 , 「 假 設 跟 你 們 買 這 三 ○ % , 公 司 財 務 權 要 交 給 我。 」 大 毅 有 四 十 一 億 元 資 產 , 負 債 僅 一 成 , 有 四 成 五 的 流 動 資 產 隨 時 可 變 現 。 江 財 寶 這 才 恍然 大 悟 , 原 來 敵 軍 想 以 大 毅 公 司 資 源 來 買 這 三 成 股 權 , 而 不 是 拿 自 己 的 錢 。 江 財 寶 等 人 無 法忍 受 , 因 此 決 定 關 上 協 商 大 門 。
同時 , 江 財 寶 團 隊 從 國 巨 財 報 上 發 現 , 大 家 原 本 說 好 暫 不 買 股 , 但 國 巨 旗 下 子 公 司 國 眾 開 發 、國 新 投 資 等 第 三 季 卻 有 加 碼 , 連 外 圍 的 旺 詮 等 也 跟 著 買 , 更 加 深 江 財 寶 捍 衛 經 營 權 的 決 心 。
儘管 今 年 一 月 三 十 日 , 兩 造 再 度 碰 面 , 但 沒 下 文 。 農 曆 春 節 前 , 陳 泰 銘 提 議 到 香 港 談 遭 回 拒 ,談 判 等 於 宣 告 破 裂 。 一 過 完 年 , 大 毅 股 價 在 雙 方 人 馬 加 碼 搶 進 下 , 瘋 狂 亂 飆 。
員 工 力 挺 不 放 手
其實 , 財 力 有 限 的 江 財 寶 一 度 想 放 手 不 玩 。 「 很 多 人 勸 江 董 , 他 要 買 , 你 就 賣 , 賣 個 好 價 錢 ,錢 收 一 收 , 出 去 再 開 一 間 不 就 得 了 。 」 一 位 大 毅 人 說 , 「 但 這 波 股 價 拉 到 二 百 多 元 時 , 大 毅二 百 多 名 員 工 幾 乎 沒 人 賣 股 。 有 位 菲 籍 華 僑 員 工 有 六 十 張 股 票 , 賣 了 可 拿 一 千 多 萬 元 , 回 菲律 賓 一 輩 子 不 愁 吃 穿 , 還 有 一 位 作 業 員 有 八 十 幾 張 , 可 賣 二 千 多 萬 元 , 但 他 們 都 一 張 也 沒 賣。 」
「江 董 和 大 毅 員 工 有 一 、 二 十 年 革 命 情 感 , 他 說 過 , 嫁 人 沒 關 係 , 但 要 嫁 個 好 對 象 , 否 則 員 工會 很 可 憐 。 」 大 毅 員 工 的 支 持 , 是 江 財 寶 決 定 硬 著 頭 皮 和 陳 泰 銘 力 拚 的 原 因 之 一 。
大毅 在 晶 片 電 阻 業 內 算 是 「 台 灣 奇 蹟 」 。 二 十 六 年 前 , 江 財 寶 與 老 長 官 共 三 人 出 資 二 百 萬 元 ,成 立 生 產 傳 統 電 阻 的 大 益 電 子 , 後 來 日 本 客 戶 Pansonic 要 轉 做 Chip-R , 江 財 寶 轉 而 設 立 大 毅 , 技 術 從 無 到 有 , 全 部 自 行 摸 索 研 發 。 「 江 財 寶 將 Chip-R 取 名 晶 片 電 阻 , 早 期 電 子 檢 驗 中 心 的 檢 驗 規 範 , 也 是 大 毅 協 助 建立 的 。 」
敵 意 併 購 涉 違 法
大毅 初 期 慘 淡 經 營 , 江 財 寶 經 常 跑 三 點 半 軋 錢 , 九 ○ 年 代 開 始 轉 好 , 如 今 毛 利 比 國 巨 還 高 。
而陳 泰 銘 主 掌 的 國 巨 , 則 是 一 九 八 七 年 由 曾 任 飛 利 浦 工 程 師 的 哥 哥 陳 木 元 創 辦 , 業 務 出 身 的 陳泰 銘 負 責 財 務 與 經 營 , 國 巨 在 陳 泰 銘 一 路 併 購 下 壯 大 , 但 多 年 前 也 因 業 外 投 資 多 、 一 心 多 用, 導 致 財 務 吃 緊 , ○ 二 年 陳 泰 銘 回 歸 本 業 , 自 ○ 五 年 起 又 積 極 敵 意 併 購 。
儘管 江 財 寶 一 路 挨 打 , 但 機 關 算 盡 的 陳 泰 銘 , 也 面 臨 多 項 問 題 , 國 巨 日 前 遭 人 檢 舉 , 指 他 買 大毅 股 票 並 未 公 開 收 購 , 也 沒 有 同 步 公 告 , 恐 違 反 證 交 法 ; 而 壟 占 市 場 也 有 違 反 公 平 交 易 法 之虞 , 可 能 遭 強 制 賣 股 或 解 除 董 監 事 , 大 戰 的 勝 負 還 在 未 定 之 天 。
回 應
國巨 發 言 體 系 就 陳 泰 銘 與 江 財 寶 多 次 談 判 , 以 及 合 計 持 有 大 毅 約 4 成 股 權 二 事 , 不 予 回應 , 但 指 出 被 動 元 件 業 走 向 「 大 者 恆 大 」 趨 勢 , 大 毅 資 本 小 而 居 劣 勢 , 如 能 策 略 合 作 , 可 遏止 殺 價 競 爭 提 高 獲 利 。 此 外 , 大 毅 董 監 酬 勞 及 員 工 分 紅 比 重 高 , 加 上 無 資 金 需 求 卻 要 發 債 增資 , 危 害 股 東 權 益 , 因 此 國 巨 反 對 大 毅 股 東 會 部 分 議 案 。 大 毅 則 表 示 , 兩 造 談 判 十 多 次 確 有其 事 , 此 外 國 巨 對 大 毅 股 東 會 議 案 中 的 盈 餘 分 配 、 增 資 、 解 除 競 業 禁 止 、 修 訂 公 司 章 程 等 ,全 勾 反 對 , 如 經 通 過 , 將 嚴 重 影 響 正 常 營 運 。
小 辭 典 被 動 元 件
所謂 被 動 元 件 ( Passive Components ) , 是 電 子 產 品 本 身 無 法 提 供 開 關 、 速 度 及 功 能 控 制 之 運 作, 只 能 配 合 電 子 主 動 元 件 運 作 的 零 組 件 , 依 功 能 上 的 差 異 可 分 為 電 感 、 電 阻 、 電 容 器 等 。 相對 於 主 動 元 件 , 被 動 元 件 在 電 壓 改 變 時 , 電 阻 和 阻 抗 都 不 會 隨 之 改 變 , 各 種 需 要 使 用 電 力 來驅 動 的 產 品 , 皆 需 使 用 被 動 元 件 , 來 達 成 電 子 迴 路 控 制 的 功 能 , 應 用 範 圍 廣 泛 , 而 且 隨 著 產品 的 電 子 化 愈 深 , 對 被 動 元 件 的 依 賴 程 度 也 愈 大 。
壹號頭條
未成年子女當人頭 檢調辦陳泰銘內線交易
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在國內有併購大王之稱,最近卻因去年併購大毅科技一案,涉及內線交易等案被調查。
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疑涉嫌內線交易,台北地檢署分案指示黑金專組檢察官章京文偵辦,檢方已指揮調查局北部機動組,針對併購案有無涉嫌違反證交法展開調查,北機組並向金管會與台灣證券交易所調取相關資料。
妻小名義 布局買股
檢調指出,二○○七年六月間,國巨電子與大毅科技爆發經營權爭奪大戰,國巨電子雖然大舉買進大毅科技股票,但在大毅科技股東會上敗在全額連記投票,未能取得董監事席位無功而返。檢調發現,國巨電子在布局買進大毅科技股票時,不只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妻子李慧真的投資公司入場買進,陳泰銘的三名子女陳少威、陳少喬與陳少曼也先後持有四千多張大毅科技股票。
令檢調人員印象深刻的是,陳少喬、陳少曼這對雙胞胎姊妹是台灣二○○六年杜哈亞運的馬術國手,在杜哈亞運的馬術競賽場上為國爭光時,年齡只有十七歲,竟也能在股市動支鉅金買進股票,擁有數千萬元的股票。檢調細查之下,赫然發現陳少威、陳少喬等人買賣大毅科技股票登記的通訊地址,與國巨電子一樣,在台北縣新店市寶橋路的國巨總部大樓內,檢調懷疑,陳少威等人幕後另有人代為操作。
併購失敗 獲利二億
檢調人員調查,在二○○六年八月一日之前,陳少威、陳少喬、陳少曼等三人擁有四千多張大毅科技股票,當時股價大約在十七至三十六元之間,由於國巨電子要入主大毅科技,大量買股之下,大毅股價一路飆升,二○○七年四月間,股價一度衝上二百二十四˙五元,被證交所公布警示注意股票達十三次。
去年四月十五日前,陳少喬與陳少曼總共出脫了一千六百多張大毅股票,陳少曼名下並已全數獲利了結。
去年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三日,大毅科技召開股東大會(後來延至八月召開)前後,這二個月期間,陳少威與陳少喬又陸續出盡持有的二千四百多張股票,大毅科技這段期間的股價在一百零八至一百六十八元之間。檢調依最保守的價格估計,陳家至少落袋約二億元;若股票是賣在最高點,則獲利更為驚人。
檢調透露,國巨併購大毅失敗,後來在財報也提列投資損失六億元,但陳泰銘的子女卻從其中獲利,整個併購案有無違反證交法的內線交易等情事,陳泰銘應該知道得最清楚。北機組主任林玲蘭表示,已調閱相關卷證。檢調也將在蒐證告一段落後,傳喚相關人等深入調查,陳泰銘將要面臨司法檢驗,連自己的小孩也可能遭受牽連。
檢調發現,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獨子陳少威,也在併購大毅案過程中買賣大毅股票。(資料照片)
陳泰銘(右一)的雙胞胎女兒陳少喬(左二)、陳少曼(右二),2006年代表台灣參加杜哈亞運馬術比賽名列前茅,風光回台。左為太太李慧真。
檢調發現,陳泰銘的子女買賣大毅科技股票時,將通訊地址登記在新店市寶橋路的國巨總部。
大毅科技在國內被動元件廠居老二地位,去年力抗龍頭老大國巨入主,艱辛保住董監事席位
下單連號 成為證據
但在面對檢調偵查前,國巨已經因為收購資訊未透明而遭金管會開罰。二月二十一日,金管會指出,國巨電子透過轉投資關係企業,共同取得大毅科技持股一○%,之後持股多次變動達一%,但未依規定申報,從二○○五至二○○八年之間,違規次數達四十四次,因此對國巨連續罰款共二千一百六十萬元。這創下金管會「對單一案件罰金最高」與「受罰人次最多」的紀錄。加上今年一月底公平會懲處的四百四十萬元,國巨電子被處罰金額就高達二千六百萬元。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指出,證期局曾就案情向國巨等公司查明,這些公司聲稱,因各公司彼此並沒聯絡的意思,所以未申報。但證期局也不是省油的燈,張秀蓮強調:「證期局提出(國巨等)在同一家證券商下單,且下單次序為連號等明確證據下,要不承認也很難!」
金管會委員會針對這起併購案,所提的懲處名單,除了國巨電子董事長陳泰銘外,還有國巨、旭泰、旭昌、寰泰投資、士亨興業、昇泰投資、國眾開發以及國新投資等九名投資人。金管會未對這幾家公司多做說明,本刊調查,旭泰、士亨、旭昌、寰泰、昇泰等五家投資公司,都是陳泰銘妻子李慧真直接或間接持有九九%股權的公司,且是國巨的控制公司,也為整起併購案增添不法疑雲。
調查局北機組偵辦力霸、東森集團掏空弊案後,主任林玲蘭調查併購大毅案,又查出內線交易等案。
購併擴張 搶市占率
陳泰銘一九五七年出生台南麻豆,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畢業,退伍後,自行創立台灣阻抗公司,一九八九年併入哥哥陳木元的國巨公司,二兄弟分工,陳木元管研發,陳泰銘則負責業務、管理。
陳泰銘在國巨從基層業務員做起,當時拜電子業持續成長之賜,被動元件廣泛應用在所有電子產品,電阻使用量最大,其次為電容,電感使用量較少,國巨是全球少數能提供電阻、電容和電感三大被動元件產品,提供客戶「一次購足」的需求,國巨被動元件集團逐漸成形。
市場人士分析:「國巨從一間本土傳統電阻廠,快速發展成國際被動元件供應商,和陳泰銘購併策略有關,他只論如何奪取更多市占率,這種壓垮對手的梟雄氣勢與膽識,成就了國巨的版圖。」
一九九四年,在陳泰銘主導下,國巨透過企業併購方式來加速全球布局,他先收購新加坡最大電阻廠ASJ公司與德國維特龍集團,又入主智寶電子,買下奇力新電子公司,甚至進軍家電業,取得聲寶三成股權。
國巨公司是國內被動元件大廠,去年一月還向華南等銀行聯貸四十五億元,擴展業務。
落後日商 復出整合
二○○○年,國巨以六˙五億歐元(約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買下飛利浦全球被動元件事業,當時是台灣上市公司國際收購案金額最大者,國巨因這項併購案,一舉躍升為僅次於日商村田(MURATA)和TDK的全球第三大被動元件廠。陳泰銘剛進入國巨時,當年營收僅二千四百萬元,至二○○○年底,在他主導下,國巨營收已達一百九十五億元。
然而,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國巨吞飛利浦被動元件所開的價格,實在太貴了;這個天價併購案,也成了國巨必須在二○○四年提列一百二十億元鉅額資產減損的遠因。加上台灣被動元件產業長期受自相殺價競爭的拖累,產品平均單價已落後日本廠商三至四成,利潤甚低,國巨反而受創。
一位業者說:「國巨在晶片電阻與MLCC(積層陶瓷電容器)等產品,不僅居國內龍頭地位,其中晶片電阻更是全球之冠,但陳泰銘為了搶攻市占率,帶頭殺價,真正受傷最重的卻是自己。」
不久,陳泰銘退居幕後,先後擔任副董事長兼執行長,以及單純的顧問等職,直到二○○五年元月他才重出江湖,回鍋任董事長。陳泰銘為衝刺國巨獲利,親自主導國巨的各項整合工作,並重施購併老招。
細微的被動元件主要使用在電子產品上,達成電子迴路控制功能,應用範圍廣泛。
國巨電子近年在大陸蘇州設廠生產,擴大事業版圖。
陳泰銘的舅舅莊柏林,曾任法官後轉任律師,在台開內線交易案為扁親家趙玉柱辯護。
舅舅牽線 與扁交好
陳泰銘動作快速地先後完成國巨與華亞的策略聯盟案,以及智寶、世昕、輝城之三合一案,並入主國內晶片電阻第三大廠旺詮。去年,陳泰銘再度出手,欲併購另一電阻廠大毅,未料這場經營權之爭,大毅祭出「全額連記法」,國巨一席董監都沒有拿到,使得陳泰銘無功而返。
陳泰銘的舅舅莊柏林,曾任台灣高等法院法官,二○○○年被陳水扁延攬為國策顧問,去年,國巨舉辦三十週年慶,還邀請陳水扁蒞臨致詞,顯示陳泰銘與扁營關係良好。
國巨電子政商關係良好,國巨30週年慶時,陳水扁總統親自到場祝賀。
收藏藝品 為女買馬
陳泰銘平常喜愛收藏藝術品與馬術活動。十幾年前,他以八百五十萬元買進廖繼春的︽運河︾,前年春天就以八千萬元拍賣出手。陳泰銘也收集大陸名畫家常玉的作品。業界保守估計,這幾年來的國際拍賣場子中,陳泰銘光在常玉的畫作上,就賺了好幾億元。
陳泰銘與前蘇富比(Sotheby)拍賣公司的台灣區董事長衣淑凡是好友,二人在陽明山比鄰而居,當年衣淑凡是將常玉畫作推向國際的推手,二人因畫結緣,二人的女兒也因馬術共同興趣而成為好友。
衣淑凡的女兒汪亦岫喜歡騎馬,當時陳泰銘還不滿十歲的雙胞胎女兒陳少喬與陳少曼,也因此迷上騎馬。為了女兒的興趣,陳泰銘親自跑到歐洲,挑選三匹血統純正的駿馬回來,並買了許多「養馬寶典」研究。
陳泰銘培養雙胞胎女兒騎馬興趣,不僅親自至歐洲挑馬,還陪同練習而練出好成績。
長期苦練 砸錢參賽
陳泰銘每天都要求二個女兒放學之後,就到陽明山的馬場去練習,每次一練就是一個下午,練習完畢之後,還得花上一個小時,親自幫這些馬洗澡、刷毛,同時要求馬場管理人員得用最高級的飼料餵食。
寒暑假期間,陳泰銘還會將女兒送到德國,找一流教練進行培訓,並且在歐洲各地花錢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培養女兒的實戰經驗。為了女兒,他自己乾脆進入馬術協會擔任副理事長。
陳泰銘苦心栽培女兒並沒白費,前年,卡達亞運馬術選手權的資格賽,在台北龍潭格蘭地馬術中心舉行,陳少喬、陳少曼以及同為十七歲的汪亦岫組成的中華A隊,擊敗哈薩克、日本等國家代表,拿下團體比賽的第一名。
只是苦心栽培女兒,這次卻因為女兒名下購買的大毅科技股票可能涉嫌內線交易,惹來官非,或許是陳泰銘始料未及的吧!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右),當年曾因入主聲寶並擔任總經理而出名。左為前聲寶董事長陳盛沺。
陳泰銘:檢調要查就去查
本刊3月4日下午向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查證其子女陳少威、陳少喬、陳少曼等人買賣大毅科技股票的情事,陳泰銘說:「並沒有那回事,這是他們說的。」而對檢調單位已進行調查,陳泰銘表示,檢調要查就去查,以他的身分也不方便多說。
撰文:林益民、賴琬莉
攝影:攝影組、蘋果日報
資料:劉嘉芳
編輯:陳美靜
--
十二、外資:外資為什麼追高殺低
外資:所謂的外資,簡單說就是國外法人或外國人投資在國內的資金。
由於外資向來以長期投資並持有大型績優股著稱,再加上外資投入的金額相當龐大,研究團隊實力堅強,在台灣股市數次發揮其呼風喚雨、喊水凍結的影響力,因此外資進出國內股市的動作,已成為國內其他法人及散戶追隨的焦點。目前外資分為下列 3 種:
(一)外國專業投資機構:
依類別不同又分為基金管理機構、證券商、銀行、保險公司、其他投資機構(包括有政府投資機構、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單位信託及投資信託)等五大類別。
(二)境內、外華僑及外國人:
指不分是否在台境內或境外,只要具有華僑資格或外國身份的法人或自然人,都屬於此項,其若想投資台灣股市,須向台灣的證期會申請匯入資金並得到許可。
(三)海外基金:
指國內證券投資信託公司在國外發行募集的信託基金。
以上 3 種國外資金中,又以國外專業證券機構 QFII 進出股市的資金最多,影響力也最大。通常我們在研究外資法人的動向都以 QFII 買賣較具有參考的指標意義,但近年來,很多上市公司或主力,利用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戶頭,墊款買進某單一個股的跡象充斥於盤面,這是我們在做研究判斷所必須加以區分的陷阱。外資為什麼追高殺低?
外資是僅次於政府的最大主力,它們的資金非常雄厚,屬於大兵團的做戰方式,不管是進攻或撤退,在操作上必須花費較多的時間佈局,靈活性不如投信及自營商。
由於外資資金非常龐大,在選股策略上,僅能著重股本在30億元以上的中大型股,或許你們對此一看法有所質疑,因為大家還是時常會看到外資買進小股本的股票。關於這一點我要在這裡舉例說明一下:
外資買進小股本的股票,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私下與公司派發行Warrant。民國92年6月10日,外資大買洪氏英股票1500張、價錢在18.8元附近,6月11日,在18.7元又加碼1250張。當市場看到外資連續二天大買洪氏英股票,通常都會有跟進作多的欲望,原本持有洪氏英股票的人,看到有法人介入,不僅不會想賣,甚至還會產生加碼的衝動。照理來說,外在環境是有利於洪氏英股價呈現上漲走勢。為什麼?
洪氏英的多頭漲升氣氛已被營造出來,大主力外資,卻從6月12日起到6月25日止,開始反向一路賣出洪氏英股票,張數分別為233、334、217、123、78及182張,賣的價位在17-18.7元區間。外資大舉介入洪氏英股票後,第三天就陸續認賠殺出,且認賠的動作不做一次,採取每天連續性的賣出,分明就是刻意要嚇投資人,引爆賣壓出來,這種做法實在不像是出自法人的習性。
其實民國92年6月10日及6月11日,外資大買洪氏英股票,是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幫洪氏英公司派承做Warrant 4000張所進場買進的避險部位。
由於外資在承做Warrant時,所有買進賣出的避險動作,全由一套經過精算師精算後,在何種價位增減持股,對承銷商最有利的電腦程式控制,這套程式的判斷依據是,「股票漲時追買、跌時減碼」。
這就是為什麼外資買賣洪氏英這檔股票時,一直出現追高殺低動作的最大主因,讓不了解內幕的人,還以為外資的操盤手法真遜。
民國86年,外資剛開始大舉進入台灣的時候,曾大力推廣上市公司承做Warrant,畢竟操作衍生性商品對外資機構而言,是輕而易舉且相當熟練的金融工具,一群自認為是強龍的外資機構,在野村證券高階主管Eddie的統籌帶領下,以為憑藉著一套電腦程式,就想強壓地頭蛇。
初期大家都還搞不清楚Warrant的玩法,原來就是跟老外對賭,很多上市公司的老闆及主力都把它當做是墊款買股票的工具,不知Warrant的遊戲玩法是:
「股票漲時,老外才追買股票,若處於下跌走勢,不僅不買,還會反手追殺原本手中建立的基本倉位」,當時很多嘗試玩新玩意的本土派股市作手,幾乎都被乾洗而吃了悶虧。
--「豐銀吳」打垮紅毛番 --
前立法委員人稱「豐銀吳」的吳光訓,當年在股票市場上,還算是小有名氣的主力作手,雖然豐銀吳的外表讓人看起來草根性相當濃厚,但在台灣股市裡,他是第一個讓外資在Warrant操作上慘遭滑鐵盧的人,當時豐銀吳結合了尖美公司派、市場主力上都林、世界陳及影視大亨許安進等力量,讓這一群老外嚇得以後不再找市場派介入的上市公司承做Warrant業務。這也印證了一句話,「技術指標絕對不是萬能的,它常常會被人為炒作或趨勢的力量所吞噬」。
外資買進小股本的股票,第二種可能性是承作外資墊款。由於政府近年來對外資來台投資股市的束縛逐漸鬆綁,加上外資近八年來,多次在台股一片悲觀的歷史低點,率先投信、自營商、公司派、市場主力、大戶及散戶等進場佈局拉抬,發揮其呼風喚雨的影響力。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分別在民國84年8月,指數重挫至4474點,民國88年2月,指數從10256點腰斬到5422點、90年9月,3411的低點是從10393點的高檔向下調整,市場上充滿「談股色變」的死寂氣氛、92年4月,美伊戰爭及SARS的雙重沖擊,指數被拖累來到4044點,當時若不是外資單槍匹馬、身先士卒去衝鋒陷陣的話,大盤的歷史低點可能又要被改寫。
歷經幾次光榮的戰役,在台灣搶錢的外資機構,逐漸奠定在市場上的群眾魅力,以外資進出馬首是瞻的人比比皆是,早已掩蓋先前主力在市場上的光環。
-- 主力整形手術變身為假外資 --
為了挽回市場上的頹勢,唯有借助外資的名號,以假外資的做法來吸引投資人的認同。很多公司派或市場主力,若實力較為雄厚,就到海外成立一個投資公司,然後再以這個投資公司向證管會申請匯入資金,日後在股市的進出,就會讓人看起來像是外資在買賣一樣。
若沒有在海外成立投資機構,也還有一變通的方法,那就是向外資機構墊款買進,雖然要多付帳戶管理費,成本比使用市場丙種資金還要高,但跟外資墊款買進股票,讓人感覺是法人在介入,有利市場投資人對該股票的認同。
以上這兩種作法就是我們在市場上時常會聽到的假外資。像中信金及日月光這兩家公司是最愛玩這套假外資遊戲。
中信金長久以來看到外資大舉介入,但每次金融股竄升為盤面漲升主流時,它反而成為配角,這就是因為買進中信金是以假外資居多,並不是市場法人看好而強勢介入。
外資機構在承做墊款業務時,手法跟傳統的地下丙種金主沒兩樣,偷賣、對做及被坑的事件層出不窮,92年久津事件未爆發之前,外資大買久津,是久津公司派本身跟外資機構墊款買進,投信及自營商則是鎖單退價差共襄盛舉,萬寶週刊則負責統籌媒體宣傳及招兵買馬尋找電視上具知名度的老師搭配喊進,一場多頭陣容相當完美的的軋空大戰,原本市場期望能寫下一場美好的光榮戰史,卻因公司派與金主間的資金調度協議破裂,在3月6日引爆逾20億元鉅額違約交割案。
外資買進小股本的股票,第三種可能性則是鎖單拿價差。外資的選股依據比投信還要嚴苛,股本不能太小,所以跟市場搭配在股市一起撈錢的機會,就顯得比投信及自營商還要有距離感。
畢竟外資資金龐大,縱使股本不夠大,但要配合吃進的張數就要數量夠多,不像投信及自營商,300至500張鎖單退價差的Case,還是配合的不亦樂乎!民國92年2月,市場數度謠傳皇統(2490)面臨財務危機,整個地下金融圈的金主莫不把皇統列為拒絕往來的標的。
在這種風聲鶴唳的危機下,我們竟然發現到公司派臨危不亂的靈活手腕,竟然僅花費15%-20%的價差,就把股本才18.75億的皇統拉高後,從92年2月18日開始,一舉清倉了近25000張的股票,讓法人抱住一顆威力強大的不定時炸彈,此舉真讓市場刮目相看,不禁也為法人如此大膽的吃相,捏下一把冷汗!
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外資這一次是在掩護公司派出貨跟坑殺不明就理的投資人。在這一趟漂亮的坑殺行動中,有人卻因此私下賺進了6000萬元的暗盤,但不幸的是,一群思想天真、相信法人的可憐投資人,就這樣莫明其妙被當犧牲品,陪葬在股市裡面。真是印證了「一將成名萬骨枯」的至理名言。
-- 外資常常現貨賠小錢、期貨賺大錢 --
外資正常的操作是採長時間佈署,投資人的觀察方向應是「宜長不宜短」,還有外資常以「買現貨以拉期貨」或「大賣權值股壓低期貨」等手法,賺取事先在期貨市場作多或做放空的利潤。所以外資在大型股的買賣超較具有參考的指標意義,應是用來追蹤外資在期貨現貨兩個市場互相利用的套利手法。
我們時常看到外資連續幾天大賣台積電、聯電,但過兩天又開始大買台積電、聯電,一下空,一下多,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法人在對作,但若能用心去觀察當時期貨與現貨,法人進出的資料,就會了解外資做盤的方式。
1. 從民國92年7月2日到92年7月4日,外資分別買進台積電15584張、15326張、11335張,但台積電股價卻游走在60-62元區間。就算7月7日外資賣2024張,7月8日再買32997張,股價最低61元;最高62元,動也不動。
2. 7月10日外資賣台積電18856張,股價57.5元;7月11日外資再賣10763張,股價依舊還是57.5元。可見買賣台積電,參考外資進出也並不一定會賺錢。
3. 從92年7月9日外資買進聯電9884張,股價27.1元;7月10日外資再買進15410張,股價卻回跌至25.5元,跟進者每個人都呈現套牢。
4. 7月11日外資大賣聯電20047張,股價卻比7月10日收盤價,還要多漲0.4元,跟著外資腳步賣出持股者,是不是又要懊惱不已。由於外資買賣權值股的做盤方式是搭配期貨市場操作,看到外資買了一大堆權值股抱著沒賣,散戶別高興太早,因為當外資要一路從底部買上來的時候,早就在期貨市場佈署多單賺翻了,庫存的現貨縱使沒有好價錢出,也可以用來壓低指數,再從上往下賺一次放空期貨的行情。
由於期貨的槓桿原理比現貨市場還要大很多,外資利用買賣權值股來達到期貨的控盤,是一套對風險規避及利潤增加相當有助益的操作手法,已廣為法人所喜愛。
投信基金經理人會搭配外面金主事先搭轎搶錢的勾當,在外資圈也是常發生的事,或許大家認為這是一件相當不道德的事,但市場上假如沒有這一群人在攪局,整個股市如何能哄抬出投機行情,畢竟股市若只有投資,而沒有投機,就會變成一攤死水,資本市場的運作就會受阻。
不要羨慕法人掛勾賺錢的方法,若真的想不開,只好趕快生個小孩把他栽培為基金經理人,改天賺錢的時候,不要像葉志勇那麼笨就好!
不跟法人掛勾還是有賺錢的機會,三大法人的操盤習性是有脈絡可尋,比你研究技術分析及基本分析還要容易,只要你能精研法人進出手法,想在股市不贏也難!
十三、政府基金:階段性的市場自然供需
政府基金:自政黨輪替以來即背負穩定股市重任的國安基金及退撫基金、郵儲基金、勞退基金、勞保基金等四大基金皆簡稱為政府基金。
國安基金、四大基金進場買股票護盤,不但經手的券商會洩密,連操盤人也會大搞內線利益輸送,一旦政府基金進場,便會有一些基金搭順風車,公司派則趁機倒股票,大戶金主玩當沖玩得不亦樂乎。導致進場護盤買進的效果,反而變成愈買股價愈跌,操作績效虧損連連。
民國91年,投入股市逾四千億元的政府基金,根據各基金單位的財測、退撫基金網站及行政院公報網站的統計顯示,1月至6月底,郵儲基金已虧損612.96億元、勞退基金已虧損254.42億元、勞保基金虧損318.42億元;1月至7月底,退撫基金虧損423.64億元;1月至9月底,國安基金已虧損563.72億元,累計共虧損2173.16億元。政府基金慘賠,為了搪塞民意的攻擊,大家只好做秀推責任,身負護盤大任的四大基金均決定委託代客操作。
根據四大基金擬定的委託計畫,約有近千億元資金委託投信、投顧業者操作。四大基金中,退撫基金最快,在民國91年4月底交付實施。換了位置腦袋又沒有換,四大基金釋出千餘億元民脂民膏委外代操,只不過是增加投信、投顧等為所欲為的談判籌碼。
長久以來,這批被視為不用負責任的代操資金,不是被用來掩飾投信基金出貨,就是配合市場主力、公司鎖單退價差,或淪為出貨承接的買盤,這也是代操四大基金績效,一直慘不忍睹的最大主因。
四大基金開始逐步委外操作,代表它們的歷史性階段任務已經結束,未來對股市的影響已較不具直接的參考價值。國安基金是政府目前浮在檯面上可動用的基金,好不容易才把股市人氣拱起來,國安基金的階段性釋股,不會笨到把股市整個多頭氣勢壓抑下來。
所以國安基金的進出,不妨把它當做是,「階段性的市場自然供需」,這樣反而更貼切。
十四、大股東:誰是坑殺投資人的屠夫
大股東:上市、櫃公司的董監事,或握有持股達一定比率的市場人士,統稱為大股東。大股東在股票市場的角色有三種:
第一種:是不參與股價炒作拉抬,又可細分為:不僅不參與又不會賣股票跟市場派對作,及表面雖然不參與,但股價只要來到高檔,就會開始對手中持股做出調節,甚至採大量倒貨手法讓市場派一招斃命。
早期力霸集團及華隆集團等旗下股票,不管你是何方神聖,只要你敢進來示威,每一個下場都很慘。
-- 小白兔拉攏猛虎做保鑣 --
民國86年,市場主力小傅,游說長億集團楊天生出資,共同介入炒作華隆股票,當時小傅深入叢林怕被翁大銘欺負,於是找來一隻大老虎羅福助出面坐鎮,並出資插小股共同坐在一條船上。
心想萬事皆備的小傅,歡天喜地逢人吹噓華隆海外釋股案的利多,準備在華隆這檔股票上海撈它一票。事後夢境破裂,小傅不僅在基隆路「王牌酒店」與翁大銘發生衝突,那一次在華隆之役還讓長億集團楊天生大賠7億元,羅福助也平白無故被拖下水,損失一億元,至於翁大銘從始自終不僅毫髮未傷,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天還能享受小傅這個盤子,端出醇酒美女的供養,過著脂粉飄香、夜夜春宵的美好日子。
民國88年8月,前立法委員周荃,為了解決真相電視台資金危機的困境,曾透過她妹妹周菲出面跟翁大銘斡旋,希望翁大銘能出資入股真相,當時翁大銘表明要現金入股有困難,但願意拿出10000張嘉蓄股票,只要能把它從市場賣掉,所得之款項就用來投資真相,如此慷慨之做法讓周荃好生感動,就找來相關人士詢問如何賣股換現金,最後研商完畢後,由周菲出面接洽市場主力及金主共襄盛舉,把嘉蓄的現股全部變為墊款買進。
皇天果然不負苦心人,嘉蓄股價從6.5元附近漲到最高來到9.2元,但當大家正為股價上漲而興高采烈之時,卻發現嘉蓄的籌碼綿延不絕的從某些特定號子供應賣出,嚇得主力周鼎及金主紛紛抽腿,後來主力及金主為了自保,還設計不懂股票的周菲,利用家人的戶頭,把他們手中持有的嘉蓄股票買走,最後違約交割套給證券公司。
這個事件發生,表面上跟翁大銘扯不上關係,但為什麼懂股票的他,不自己把股票賣掉再給現金,而要一位不懂股票的人,自己去處理股票變現?再來就是,股票在拉升的過程,為什麼某些特定號子不斷的利用機會在大賣嘉蓄股票,是誰有這麼多的持股?可見「薑是老的辣」!
民國83年,洪福證券暴發違約交割華國飯店股票案,主角翁大銘就此淡出股市,但事隔5年後,卻還能演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戲碼,可見翁大銘的「股市必殺絕技」已練到爐火純青,殺人於無形的至高境界。股市盛傳力霸集團王又曾於民國66年時,趁翁明昌突然過世,不願將嘉麵經營權,拱手交還給翁明昌長子翁大銘,翁大銘一度想奪回嘉麵經營權,演出一場王又曾與翁大銘家族的奪產恩怨。
-- 未經炒作的股票只是裝飾品 --
翁大銘在市場給人的印象是驍勇善戰、心狠手辣,王又曾老謀深算、長袖善舞的本事更讓人不寒而慄!市場上能從他們手中討到便宜的實在不多,不想自討沒趣、不願意在股票市場找死的人,早就把他們列為拒絕往來的對象。
大股東在股票市場的角色第二種:是不參與股價炒作,但會跟做手談好條件,委託幫忙出股票。股票雖然稱為流動性現金,但由於上市櫃股票家數越來越多,若沒獲得市場法人、做手等青睞的話,很多股票每天的成交量都在十位數徘徊,這其中不乏超低本益比的個股,低成交量不僅讓個股失去流通的機會,也會阻礙資本市場資金的募集及投資人持有的意願。
不管好股票壞股票,股票沒有經過炒作就會降低它的價值及變現力。通常大股東會為了辦理現金增資或個人資金需求賣股票換現金,但股票若不做量往上拉升吸引買盤,是賣不掉也不會得到市場認同。
早期很多公司派都是市場色彩濃厚,維繫股價及人氣的任務就落在大股東身上。但數位時代來臨,術有專精是物競天擇下的趨勢產物,如何活絡股價就必須有人代勞。
不管是法人或主力等做手,在幫公司派操做股票時都會先行約定好條件,若公司的目的僅純粹維繫股價不出股票的話,只要付出委託操盤的打工費用即可。
若是要出股票,則會事先定出一個底價,或底價隨所出的張數遞增而提高。
打一個比例來說:
目前該股股價市價是20元,公司要出脫5000張股票,底價隨所出的張數遞增而提高的談法如下:
前2000張底價算18.6元,中間1500張算20元,最後1500張算21元,賣價超過底價所產生的價差所得全歸做手所有,或者前2000張底價一樣算18.6元,但後3000張底價雖然也一樣算18.6元,但結帳時,以賣價減掉底價所獲得之利潤三七拆帳,公司佔三成,做手佔七成,拆帳時會嚴格要求一律以抱現金交付,不得用匯款,以免日後留下炒作證據。
有時候市場熱絡或新上市、櫃掛牌底價偏低,做手也會採取溢價方式訂出底價,幫公司出貨或做蜜月行情。很多投信基金經理人利用溢價認養新上市、櫃股票,讓自己私人賺進上億身價。
-- 操盤手財富會自動上門 --
溢價認養遊戲玩法如下:
假設股價市價或掛牌價為30元,投信法人採溢價方式跟公司約定一個高於30元以上的底價,如果底價為35元,就是賣出持股的價位不能低於35元,且超過35元以上的價差,才能歸法人操盤手私人所有。
底價隨所出的張數遞增而提高,或者採公司與做手的拆帳方式也一樣會出現在溢價的談判條件中。法人認養越兇悍,基金經理人私人財富累積越快,這也是為什麼法人也要分析師幫忙喊盤,因為他們也不能每一檔都套給基金或代操的四大基金,最好能透過分析師全部套給散戶,這樣他們撈錢的壽命才會長久。
最愛喊進法人認養股票的分析師有信義投顧傅瑞麟兄弟檔、許書豪及梁輝宏等人。大股東在股票市場的角色第三種:大股東本身就是身兼股票炒手或跟市場做手聯合搭配。
早期有三分之一傳產公司的大股東都身兼自家股票的做手,若不是受到國產車張朝翔、國揚侯西峰、新巨群吳祚欽、廣三曾正仁等引爆地雷波及,這股大股東炒作自家股票的盛事將持續蔓延下來。
精英蔣國明現易名蔣東濬,是大股東炒股票史當中技術最高超的,精英在民國87年底經營權二度易主時,曾經因股價異常飆漲、交易過度集中等原因,被昱成條款處置長達1年多,表明是主管機關,因蔣東濬不願配合證金公司,提供持股給融券戶頭完成標借手續,而刻意要整死蔣東濬。所幸鴻海精密 郭台銘適時拔刀相助,精英股價才避免67元即反轉做頭重挫的危機,不僅如此,日後還創下161元的高價,讓跟進作多的投資人個個否極泰來、眉開眼笑。
-- 裁判吹哨,精英依舊連連灌籃得分 --
民國89年,精英電腦在大盤表現不佳、以及傳出大股東財務危機謠言下,股價一路由161元高點跌到40元以下,而民國90年,在市場專家以民國89年每股獲利7.97元、90年首季每股獲利達到6元的亮麗表現下,股價於4月再度大幅飆漲到198元天價。
其間市場不斷傳出大股東結合市場主力及國內法人聯合拉抬,引起證交所新仇舊恨,不斷傳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共同責任制交割結算基金特別管理委員會有意對精英再度祭出昱成條款意欲嚇阻,而蔣東濬憑藉著過人膽識與智慧,讓精英股價歷經除權4.3元及小幅拉回盤旋至73.5元後,無懼空頭檢舉打壓的環伺,即再度展開另一段飆漲雄風,創下歷史新高價242元,再度殲滅空頭囂張氣焰,為股市多頭平添一起光榮戰績。
「購併大王」國巨陳泰銘應算是新巨群吳祚欽衍生而出的變形龍,吳祚欽靠交叉持股縱橫股市,陳泰銘大玩購併遊戲,讓自己擠入集團領域。民國85-86年,國巨陳泰銘利用股市電子股當道之際,從市場募集百億元現金,當時國巨全年營收才23億元,證管會竟會核准國巨連續兩次辦理現金增資,從市場吸金上百億元,真是股市奇蹟!
或許是閒置現金過多,攪亂國巨日後佈局的源頭,民國87年,在未更改現金增資用途,即私自動用45億元,高於市價二成買下信義計畫區的國巨大樓,準備成立企業總部;接著又投下20億元資金取得德記洋行五成以上股權,陳泰銘未能善用向小股東募集而來之股款,主管機關及會計師未能盡忠職權,善盡監督責任,都是讓陳泰銘患了「大頭病」的幫凶。
-- 變形龍,花錢不必問王法 --
民國88年陳泰銘又再度投下65億元司買下聲寶三成股權,在本業營收未見提升之下,前前後後已動用130億元投資在非核心事業,嚴重扭曲企業的會計準則,公司資金進入非法使用的灰色地帶,但陳泰銘卻依舊我行我素,在他的王國裡享受無法無天的特權。
民國89年,陳泰銘花了天價180億元,購併飛利浦集團旗下即將被裁滅的賠錢貨被動元件廠,足足比華新科開價80億元,還要高出近1.3倍的價錢,被外界譏笑說「陳泰銘當了冤大頭」。
為什麼國內兩大被動元件廠對飛利浦被動元件廠的價值評估會南轅北轍?
民國92年5月華新科以7億5700萬元的代價,入主匯僑工,持股達兩成二,華新科董事長焦佑衡成為匯僑工董事長,在華新科與匯僑工兩家產能合併後,MLCC產能已達到60億顆,進逼國巨每月65億顆。
縱使華新科全數購併了匯僑工,代價也不到40億元,但產能已跟國巨相近,可見國巨180億元購併飛元,日後看來真是把小股東的錢當凱子騙。或許陳泰銘會不服氣的說,匯僑工的生產設備技術層次較低,但兩相比較下,當時若加進飛利浦的技術層次轉移,先前華新科開價80億元,已屬合理價位。
不禁讓人懷疑,陳泰銘另外100億元的花費,究竟是買了什麼東東?正當市場質疑這場跨世紀大手筆交易的真誠度時,一群拿著納稅人錢的公務員,是否盡到監督之責?
主管機關瞎了狗眼!!民國90年6月11日,譚清連譚老師在中天電視台「2400開扁」節目,首集即針對陳泰銘併購及非核心事業投資所引發財務漏洞開打,甚至還揭發陳泰銘如何擅用公款為自家別墅裝潢,連列為公司財產的畫作、藝術品也全部放在家裡,當做私人收藏品。
更離譜的是,老婆及小孩的座車,不是賓特利就是保時捷等最高級轎、跑車,這些開支也由公款來支付,大享「一人當道,雞犬升天」的貴族化生活。反觀當時國巨股價還在28.3-43.4元區間游走,等到大家看清陳泰銘如何乾坤大挪移,在投資人睡夢中把國巨的二、三百億現金變不見,一覺醒來反而負債多了190億元時,國巨的股價就一路重挫來到6.35元。
譚清連在「2400開扁」節目裡,左打陳泰銘右罵孫道存,雖然事後證明,譚老師所講的事件都是真的,但講真話的下場就是,慘遭兩大商業鉅子,以廣告交換,硬把譚清連從螢光幕上拉下來。
新巨群吳祚欽就是不懂得如何以合法掩飾非法,才會落到坐船跑路的地步。陳泰銘雖然把錢變不見了,但依舊住在陽明山價值2億元的紅瓦別墅,出入坐著名貴的賓特利轎車,假日不是赴陽明山紗帽路的私人俱樂部馬場騎著千萬名駒;就是帶著年輕漂亮妹妹,一同在浪漫氣氛下,品嚐由集團旗下德記洋行進貢的珍藏美酒,大享人間豔福。有機會,我會繼續揭發幾個其他內幕,零零碎碎統計一下,這些故事包括:
市場主力亞視汪不甘被錩新公司派坑殺,媒體面前自暴內幕,91年7月,祥裕董事長劉志雄,虛構Toshiba欲併購祥裕股權內幕,誆騙市場主力小三入釣、市場金主因此受小三牽累為數不少,另股市名嘴譚清連幫忙公司在30元附近鎖單4000張祥裕股票,損失也相當慘重。
皇統公司派操盤不僅一流,甚至每次在出貨緊要關頭之時,都能取得法人相助,真是高竿!中環翁明顯歷經幾次股市重大戰役的洗禮,已深得股市要如何與法人搭配,才能掌握致勝先機的箇中道理,現在操起盤來頗有大將之風。中信金不思改進,一天到晚以假外資就想騙投資人上鉤的把戲已不管用,台積電及聯電已淪為外資在現貨與期貨的槓桿控盤工具,張忠謀及曹興誠這幾年來就落得輕鬆,不用像88年以前,還要給好處拜託法人來買。
力捷黃崇仁最愛炒作股票,只要逮到時機,每次都是假借轉機之名,大拉特拉集團旗下股票,投資人跟他的股票心臟要好,跌停到漲停或漲停到跌停,一天振幅14%是常有的事…。誰是坑殺投資人的屠夫?
股票的股性是人為所賦與的,公司派與市場互動良好才會成為眾星拱月大家爭相追逐的標的,一天到晚跟市場對作或糾紛不斷的公司,要列為拒絕往來戶。這也是為什麼,長久以來,市場對力霸集團、華隆集團及聯華集團等旗下股票,能不碰就儘量不碰的最大主因。
因為這些大股東都心理變態,以修理投資人為他們最大的人生樂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研究股性就是研究長期操作此檔股票之作手的習性,它會有一定的脈絡可循,只要你能洞悉,就能掌握致勝的要訣,比用技術分析或基本分析還更實用。
--
黃日燦看併購/國巨敵意併大毅 出師不利
|
|
||
成立於1977年的國巨,是國內被動元件產業龍頭,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電阻廠。近十餘年來,透過靈活的併購策略及手法,快速成長,蓬勃發展。成立於1986年的大毅科技,則是國內第二大晶片電阻廠。國巨若能收編大毅,則將掌控全球過半的產能,穩居世界第一。 2005年6月,大毅多名董事集體鉅額申讓持股,總數高達1.13萬張,相當於大毅總股數的8.3%,市場人士推測可能是國巨或另一晶片電阻大廠華新科準備買進大毅的序曲。其後,大毅恐遭併購的傳聞不斷,股價也因而持續上揚。 2006年7月,國巨透過多家私人投資公司,如旭泰投資、昇泰投資、旭昌投資和士亨興業,分別取得大毅7.3%、7.01%、5.18%和3.12%股份,合計持股3.21萬張,占大毅總股數的22.61%。2007年3月,國巨公告旗下國新投資,累積取得大毅5.23%持股,據聞當時國巨直接或間接持有大毅總股數已近四成,可能超越了大毅公司派。大毅的股價也從2007年2月的37元漲到2007年5月的224.5元。 一場股東會 雙方角力 2007年5月,雙方戰火升高,展開委託書徵求競賽,大毅公司派僅委託台總一家代為徵求委託書,而國巨則委託了元大京華等八家。接著,大毅祭出法律大旗,向證期局檢舉國巨違法收購大毅股權逾45%,已觸犯強制公開收購、操縱股價及背信牟利等重大經濟犯罪法規。從此,雙方攻防動作頻頻,你來我往,拳打腳踢,令人目不暇給。 2007年6月13日原是大毅公告召開股東常會的日期,但因國巨旗下國新投資以股東身分向經濟部檢舉大毅股東會召集程序違法,並對股東會多項議案具體表明反對的意見,大毅在接獲經濟部來函轉達後,乃順水推舟地由臨時董事會決議重新進行股東常會召集程序,並將股東常會日期由原訂的6月13日延至8月22日。經濟部認為大毅所提理由不正當,發函駁回大毅的延期申請,但大毅還是堅持延期的決定。 2007年6月22日,證交所表示若大毅在6月30日前未能取得主管機關對股東常會延期的核准證明,則大毅依法將遭到全額交割的處分,並將暫停大毅股票的融資融券交易。6月26日,大毅再次向經濟部申請展延股東常會,但又遭駁回。同時,國新投資向桃園地方法院申請假處分,要求大毅如期召開股東會,但也遭桃園地院裁定駁回。 公司派突襲 你來我往 2007年7月3日,大毅被打入全額交割股,股價連挫七根跌停板,而大毅公司派與國巨之間的股權加碼競賽似乎也陷入膠著狀態,外傳大毅公司派掌控股權約48%,國巨約6%,其餘未定的6%有待雙方繼續在委託書徵求大戰上爭奪。 2007年7月13日,大毅董事會決議在股東常會議程中加列兩項小股東提案,但詳細提案內容要等議事手冊公布後才會揭露。 據悉,這兩項股東提案的第一案是「解任董監」案,要在完成當年度董監選舉後,隨即以表決方式解任新當選而「具同業競爭關係」的董監,擺明是針對國巨可能推派的董監人選。 第二案更是「排國巨條款」,提案中明指為避免因同業競爭損及股東權益,要求大毅與國巨及其關係人的各項交易均須先經其他無利害關係的股東過半數同意。 2007年8月22日大毅股東會在股權對決的緊張氣氛下,股東出席率高達98.27%,國巨代表針對大毅延會的合法性等問題不斷發言挑戰,但大毅公司派以56%比44%的股權優勢,強勢表決通過各項議案。 尤其是大毅在確定股權過半的優勢後,現場透過股東「突襲」以臨時動議修訂章程,董監選舉改採包裹式的全額連記法,並立即修訂董監選舉辦法,再進行董監改選,一舉囊括所有席次,使得來勢洶洶的國巨,連一席董監都未選上。大毅公司派因董監改選大獲全勝,乃將已無必要的「解任董監」及「排國巨條款」股東提案撤銷。 為了防堵國巨,大毅董事會原還通過私募現金增資發行3,000萬新股案,以稀釋後股本計算約佔16%,準備在股東會通過後洽友好的特定人應募認購,讓國巨在三年後董監再次改選時捲土重來的難度提高。不過,這個私募案因國巨持股反對,未能獲得出席股東三分之二的支持,以致無法通過。 大毅股東會後,因雙方攻防手段激烈,衍生不少爭議訴訟。2007年9月20日,投資人保護中心首先發難,指出公司法第172條規定選任或解任董監及變更章程等,屬於公司重大事項,應在股東會召集事由下列舉,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因而主張大毅股東會召集程序和決議方式違反公司法規定,提出撤銷股東會決議和董監改選無效的訴訟。此案纏訟近兩年,歷經三審,皆判投保中心敗訴。國巨旗下的國新投資也於2007年10月3日提出撤銷股東會決議訴訟,但經桃園地方法院判決敗訴,因未上訴而告確定。 2008年1月31日,公平會認定國巨2007年持有大毅股權超過43%,符合公平交易法規定的結合型態及門檻,應申報而未申報,裁處440萬元罰鍰。2008年2月22日,金管會認定國巨與其關係企業共同取得大毅股份超過10%後,有多次變動達1%而未申報,違反證交法規定,違規情事共達44次,單次裁罰最高金額60萬元,但因處罰人數及件數眾多,裁罰總額高達2,160萬元。 2008年11月,台北地檢署以嫌疑人身分約談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夫婦,調查涉案人是否利用國巨併購大毅機會炒作大毅股票,偵訊後將陳泰銘列為被告並限制出境,直到2010年6月3日台北地檢署才對陳泰銘涉及違反證交法案作出不起訴處分。 國巨在2007年大毅股東會一役鍛羽而歸後,開始陸續出脫持股。據國巨於2008年3月的申報,相關私人投資公司的大毅持股均已出清,但國巨仍持有約16%大毅股份,由於大毅股價下滑甚多,國巨持股的帳面損失不小。值得注意的是,當公司與私人為併購目的分頭並進買入併購對象的股份後,若要退場出脫持股時,孰先孰後如何協調安排才算公允,遊戲規則尚付闕如,有待識者斟酌考量。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事務所立場。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2012/04/04 經濟日報】 |
全文網址: 黃日燦看併購/國巨敵意併大毅 出師不利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7007200.shtml#ixzz1r7XQSj5P
Power By udn.com
2010-06-04
〔記者林慶川、李宜儒/綜合報導〕喧騰一時的電子被動元件大廠國巨電子公司董事長陳泰銘,被控以「假併購、真炒股」方式操縱大毅科技公司股價一案,台北地檢署認定是股權之爭導致股價突漲,陳並無炒股,昨天處分陳泰銘夫婦等5人不起訴。
此外,針對陳泰銘在96年初與大毅爭奪市場上僅約1成的大毅股權時,下令國巨公司出錢買股,併購破局後導致國巨損失8億元部分,檢察官認為,陳不可能預料到此事,因此無法以背信罪究責。
國巨昨天表示,公司董事長陳泰銘先生與相關人員,先前為檢方偵辦違反證券交易法乙案,現已獲不起訴處分。另外對於外傳國巨投資大毅出現虧損一事,國巨表示,投資大毅公司股權依公司2009年第四季及2010年第一季財報結算,帳上未實現利益分別為3.3億元及2.03億元,並非外傳的虧損。
檢方發現,國巨在94年間欲投資同屬被動元件大廠的大毅科技,因此指示財務部專員謝燈灴自同年8月起,以陳泰銘的三名子女,及利用旗下的士亨、旭昌、昇泰、寰泰及國巨公司服務室蔡淑綺等人證券帳戶下單,以17至23元價格購入大毅股票。
檢方傳訊大毅負責人江財寶,他則證稱,當時在外流通的大毅股票很少,為保住公司經營權,因此高價買入也在所不惜。檢察官據此認定陳泰銘應無抬高股價的意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