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驊轉型控股公司 目標3年營收翻倍
積極購併新興市場業者 計劃中國子公司上市
【陳慜蔚╱台北報導】國內貨運承攬業者啟動購併計劃,台驊(2636)昨宣布將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協理萬心寧表示,除轄下的台灣空運及台驊,也將成立中國控股公司,未來直接管轄當地相關業務。
而為了彌補中東線及非洲線的不足,台驊目前已經積極尋求購併當地業者,目標3年內營收翻倍,約達150億元。
3月營收大增近4成
受惠於中國地區工廠復工、海運進出口貨量增加,加上歐洲及美國航線運價自今年以來順利調漲,台驊3月合併營收7.28億元,較2月大幅成長39.8%,累計單季合併營收18.87億元,較去年微幅成長0.2%。
台驊在購併台空之後,集團除原先的歐美航運業務,兩岸市場亦成為集團主要業績貢獻來源,以地區別營收來看,第1季中國及香港地區營收13.29億元,營收佔比高達70.5%。
不過相較於歐美及兩岸市場業務,萬心寧指出,目前集團在中東線及非洲線等新興市場業務佔比相當小,為了擴大集團規模,在公司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後,將更積極尋求透過購併方式介入這些新興市場。
中菲行啟動購併計劃
除新興市場,未來台驊也將成立中國控股公司,萬心寧表示,主要將整合在中國包括倉儲、車隊以及相關新興併購公司。
此外,根據台驊規劃,年底前有機會再完成幾個物流公司併購案,也評估讓中國子公司在當地上市。
萬心寧分析,身為第3方物流公司,達到一定規模經濟,除了可擴大集團營收,也將有助於降低營運成本,「目前集團內部也已訂下,3年內達到營收倍增的目標。」
除台驊積極加快購併腳步,中菲行(5609)同樣也已啟動購併計劃,近期完成組織改造、並調整集團內人事布局,目前主要尋求歐洲、印度等市場的購併或策略聯盟機會。
中菲行去年合併營收147.25億元,今年首季合併營收35.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2%。
集團營運長林天送表示,除了1月中才購併美國的報關公司MYK Global Services,目前全球還有多個併購案正在評估中,未來隨上下游業務整合後,將帶動業績快速成長。
2業者樂觀貨運景氣
隨著購併帶動集團業績成長,中菲行同樣訂下3年內集團營收倍增目標,也就是2014年營收上看300億元。
事實上,除了透過購併擴大集團營收規模,2貨運承攬業者對於今年貨運景氣看法都已較去年樂觀。
林天送表示,雖然市場需求的確仍未回到正常水準,不過隨著海空運業者紛紛採取封存貨機、閒置船舶策略,供需可望持穩,加上市場需求的確有所增加,「若能維持此一態勢,今年業績將優於去年。」
--
未來3至5年 台驊擬在陸掛牌
2012/04/12 20:00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曉慧台北2012年4月12日電)貨攬業者台驊國際 (2636) 分割兩岸股權結構,轉型為台灣首家物流投資控股,涵蓋3大品牌及繼續併購的第4及第5品牌,並不排除未來3至5年內讓中國控股子公司在中國大陸掛牌。
台驊是國內第1家以海運承攬為主要業務的掛牌公司,前年底購併台灣空運後,已提升集團在空運承攬規模,並逐漸轉型為多元化的物流公司,跨足包括海空貨運承攬、倉儲、運輸、報關等一條龍式服務。
近幾年在全球市場積極卡位佈局,目前共擁有近50個據點,且持續擴充中。
台驊表示,今年國際據點將以東協國家為主,新設柬埔寨及印尼兩個據點,另歐洲據點也正規劃中。中國大陸則將新增營口、唐山、福清及蕭山等,目標5年內據點達100個。
在核心產品發展目標的營收比重,台驊表示,將涵蓋3大方面,海運業務及空運業務將各占營收比重4成,內貿物流業務營收比重則大幅成長至2成。
台驊說,中國市場占台驊營收比重超過7成以上,隨著中國大陸在各項產品製造及消費能力的快速增長,對物流的要求因而提高。但中國物流產業仍處「粗放經營」,區域性物流盛行卻沒整合性,因此潛在商機龐大。
對於物流產業發展已列入十二五規劃,台驊表示,在大陸深耕超過20年,現在擴大布局正是時候,且必須要加快腳步進行,尤其考量業務多元化及人才募集問題,集團在兩岸的股權結構必須進行調整,朝物流產業控股集團模式邁進。
轉型為物流控股公司後,台驊說,除了原有海、空運承攬業務2大品牌,在道路運輸、倉儲配送、快遞派送、電子商務等領域,都將加速透過併購壯大規模。
此外,未來控股公司旗下將包括台驊國際、台灣空運、中國控股子公司,以及未來繼續併購的第4及第5品牌,同時不排除未來的3至5年內,推動中國控股子公司於中國大陸掛牌。
台驊說,在控股的平台下,各子集團不僅可藉由產品線及人才的互補,提供客戶更多的服務及客戶覆蓋率,更可有效地提升資源運用自由度及運籌管理效益,這都有助於中國大陸及其他主要市場龐大商機的開發。
轉型為物流控股公司之後,台驊表示,可兼具「多元市場」與「多元產品」2種條件,得以在實質上擴大營運規模,提升服務內容與品質,客戶端可獲得更多、更廣、更深的全面服務。
台驊表示,就各子集團仍維持獨立的實質運作經營權,因此與客戶及供應商都可維持原有良好合作關係,甚至藉由業務整合,擴大經營面,提高營運效益。
台驊還說,營運規模的擴大,不僅擴大本身的談判力,甚至提升資金及人才招募的能力,且藉由各項資源的整合,更可達到資訊及知識分享、降低成本及提升管理效益與品質的綜效,可提升股東的投資報酬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