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報選股法應該算是主流之一,

方法也有很多種…,

前陣子剛好看到一位有在開班授課財報課程的老師,

講他2012年的投資經驗,

他先用營收成長、發得出現金股息、連年自由現金流量為正、稅後淨利成長來篩選,

再用現金殖利率、外部股東報酬率來選,

結果,選出來的股票,十個月下來的股價表現高過大盤三成,

但他個人的績效也不如他選出來的股票…,

他的朋友依篩出來的股票,有的賺不到兩成,有的賠不到兩成。

為何呢?

因為即使這麼多條件,選出來的個股多達30檔…

他的朋友各選了一檔,分別是漲一成多和跌一成多,

而 他自己買了台橡,結果賠,

買了美利達,新麥、耕興,績效約一到三成

而其他入選、但他沒買的股票,包括葡萄王、寶雅、儒鴻…

他覺得自己雖有能力篩出股票,親身操作的績效卻無法產生足夠獲利

--

這位老師願意將自己的操作經驗寫出來,真是很不錯,(無誤…)

並不是每個開班授課的老師都會說自己的操作不如人意。

 

看了以後就想到幾點

一、

看財經節目常常有一個困擾,

要是分析師只講幾支個股,就會覺得股市上千支,為何只講那幾支?(就會猜測很多原因…)

但也有分析師每次一選出來都幾十支,不要說字卡跑過去就算停很久也是根本來不及抄,

就算抄到了,誰錢那麼多,每支個股都去買?

二、

如果只挑幾支,

萬一挑到台橡這種走了好幾年的長多,卻在入場時,剛好營運反轉的個股,那就…

三、

即使是挑選條件這麼複雜,挑到像台橡這種剛好在高點的個股也是會有好幾支…

四、

不少教選股技巧/財報分析的老師,有的能開班授課,有的能出書有收入,有的還賣軟體,那一般的跟隨者呢?(之前有買軟體操作結果賠了一屁股的,結果告上法院鬧了官司,不知結果如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