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降風:GDP吹出的警訊
|
|
||
「有錢難買早知道」,是股市投資獲利的名言;放諸四海,「早知道」何嘗不是凡人眾生內心的渴望;為了追求「早知道」,「預測」更變得愈來愈重要。也因此,當關乎國家發展大局的經濟預測迭迭修正,甚而因經濟成長率連續九次下調而被冠以「九降風」時,問題可就不是罵罵政府主計單位那麼簡單了。 主計總處上周三發布新一季經濟初測,預估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只比去年成長百分之一‧○五,今年經濟成長率能不能「保一」,成為眾所關切。由結果論結果,今年已過了十個月,大局幾定,「保一」只能算是最起碼的要求,政府再不能「保一」,如何向國人交代?更何況,加計人口自然成長及生產力增加等因素,台灣經濟成長率恐須達百分之二以上,才能創造出源源不斷的實質就業機會,否則仍難避免失業問題,因而政府也絕不能以「保一」為滿足;尤其,現今經濟成長率的高低還綁住了基本工資政策,如果沒有連續兩季超過百分之三,基本工資月薪就不能調整,眼看著本季就要落空。庶民何辜,竟須承擔總體經濟的苦果,政府又豈能只是「保一」? 連九降是這一次經濟預測另一飽受批評的現象,它反映了令人不安的經濟連跌之勢,也完全曝露出預測失準的問題。說句公道話,九度下修的次數雖創了紀錄,但這是主計總處自去年起增加發布次數的結果,在此之前是每季一次、一年四次,但金融海嘯後為強化經濟指標的即時性而倍增為八次,使經濟成長率預測自首次提出到正式確定,共須經歷十二次修正,因而今年經濟成長率究竟幾何,還有三次修正,連十降亦有可能;但由主計總處這次降幅之大及當前國際經濟情勢觀之,本月中旬的修正應有機會止降回升。 然而,不論降了幾次,連續下降是事實,降幅很大也是事實,從去年八月首次預測的百分之四‧五八迄今,已下修三‧五三個百分點,雖非歷來最大降幅,但也是名列前位,顯示今年主計總處的預測不準,而且是很不準。 面對各方撻伐,主計總處歸因於國際景氣快速惡化,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都下修(但美國是上調);加以台灣出口占GDP比重達百分之六十五,對國際波動極為敏感,因而下修幅度也較大。可是,台灣出口敏感度高存在已久,並非於今尤烈,而世界景氣多變已是經濟新常態,原應是預測的重中之重,且全球經濟成長率修正幅度也沒像台灣這麼大,實難以此說服民眾預測失準屬非戰之罪;再者,證諸台灣近年經濟成長率幾次大幅下修,多是起自於突發性重大經濟事件,例如二○○一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二○○八年金融海嘯等,今年無特殊事件而大降,政府預測還能說沒有問題嗎? 經濟預測既是預測,結合了主觀判斷、客觀指標而成,沒有人會對經濟預測有百分之百準確的虛妄期待,但人人卻仍期望獲得精準的預測,以便及早規劃因應,做好準備,這是經濟預測的價值;反之,若預測偏離準心的幅度太大,甚或方向相反,就會發生誤導。主計總處九降GDP卻未即時預警的問題也就在此,它讓政府誤判情勢、鬆懈施政防備、延遲政策應對,甚而相互矛盾,以致在錯誤時機推行油價雙漲、復徵證所稅,及至連九降時才示警「貧血式成長」,儘管是亡羊補牢,卻已是事後諸葛,未能善盡應有之責。 義大利一個地方法院最近以未能正確傳遞地震訊息而判處六名科學家和一名政府官員坐牢,引發國際譁然,因為地震不可能被預測;但法官認為,這些科學家和官員做出了過度安撫人心的表態,問題不在於沒能預測到這樁災難性大地震,而是太過輕描淡寫。預測地震與預測經濟自是兩回事,但同是預測,這個例子意在提醒主計總處,強化經濟預測能力很重要,如何將經濟預測轉化為清晰有力的政府訊息也很重要,尤其後者,無法免除政治情勢、社會觀感的考量,如何避免過猶不及,實是一大考驗,卻也是政府必須儘速修習的一門功課。
【2012/11/04 聯合報】 |
全文網址: 九降風:GDP吹出的警訊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475432.shtml#ixzz2BDbHUAiS
Power By ud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