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02-20

編譯王惠慧/特譯

受全球航運業寒冬拖累,中國造船業需求大幅下降,產能過剩持續衝擊中國造船業,十多年前僱用多名造船工人的私營造船廠如今接連倒閉,而中國政府只願意扶持國營造船廠。

受全球航運業寒冬拖累,中國造船業需求大幅下降,私營造船廠接連倒閉,中國政府只願意扶持國營造船廠。(路透)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造船大廠揚州國裕船舶製造公司直到去年都還僱用了6000名員工,在村莊內努力完成來自全世界的船舶訂單;而今日,在過去中國工業的核心重鎮,一片荒蕪的碼頭只留下流浪狗的嚎叫聲,關閉的大門外是廢棄的工人宿舍、歇業的餐廳,以及搖搖欲墜的網咖,猶如鬼城。

造船業去產能 尚未結束

造船業原是中國在21世紀初工業能力鼎盛的象徵,當時中國政府決定要在2015年之前,誓言將國內造船業打造成全球最大,然而卻提早5年達成了此一目標。中國的崛起卻和世界貿易反其道而行,當全球貿易萎縮使得新的貨櫃船隻、油輪、散裝貨船的需求大幅降低,而過度樂觀的航運公司發出的新訂單,卻還充斥整個造船市場。

成千上萬的造船廠工人在全球航運業景氣冷颼颼之際遭到裁員,然而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景氣寒冬尚未結束,中國政府警告,由於中國重工業持續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剩下的造船廠有三分之一必須關閉。

2016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比較嚴重的過剩產能,主要是在重化工領域」,必須大刀闊斧力行去產能,當時中國官方資料顯示,九大產能過剩行業包括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船舶、石化、太陽光電及風電。

市調機構IHS Maritime & Trade造船業分析師威明頓(Robert Willmington)指出,中國造船業深陷泥淖,過去在市場價格達到高峰時,一艘大型散裝貨船可賣1.1億美元,現在只能賣到4500萬美元;中國江蘇省中西部的造船大鎮儀徵市,在造船業巔峰時共有41家造船廠,去年只剩下24家。

政府只願意保住國營廠

去產能的結果,使得許多私人造船廠紛紛從地景上消失,中國政府只願意以補貼的方式,保有較可能存活下來的國營造船廠。

政府融資後 訂單又少

私人造船廠儀徵市新揚船舶製造公司幾年前一年建造40艘船,去年僅製造10艘,該公司主管表示,中國政府對私營造船廠的援助較少,「現在目標只求收支打平」。

過去,一個造船廠員工每月可賺8000元人民幣,約是一般農民平均收入的3倍,但遭裁員的工人現在只能四處打零工;報導指出,中國當局試圖稍微緩解造船業的痛楚,中國進出口銀行2013年批准了250億美元的融資,相當於海外訂單的三分之一,不過,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訂單在2016年又再少了三分之一。

威明頓表示,中國製造大型遠洋船舶的造船廠自2013年以來減少約一半,剩下70家,而數以百計的小型船廠也已經破產。他表示,中國、南韓及日本製造幾乎囊括全球的造船業務,都深受需求放緩所苦,且這個趨勢將持續到2019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