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3-07-13 09:54:14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電池芯廠格斯科技*(6940)的電池產品近期在台灣市場有所斬獲,據了解,台中市市場所引進的電動物流車,將採用格斯科技的電芯,而後續仍有其他電動物流車發展商在與格斯科技接洽當中。據悉,儘管格斯科技初期因產能有限,導致單一產品出貨價格較高,惟待中壢新廠第一階段250MWh產能開出後,將能順利壓低產品出貨成本,價格競爭力將大幅度提升。

格斯科技是台灣唯一能同時製造鈦酸鋰、以及高鎳鋰三元高階電芯的廠商,其鈦酸鋰產品已通過日本上市公司KANEKA鐘淵化學的實測認證,導入日本市場,後續亦與包括歐洲車廠等潛在客戶持續洽談當中,待中壢廠產量逐步拉高之後,將以模組化方式量產出貨,極速拉高營收的成長曲線。

格斯科技6月營收為425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680%;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為974萬元,不及去年同期的4,000萬元 ,是因為去年上半年有中油、台電等專案出貨所致。

 

而就格斯科技在本週稍早發佈「配合檢調調查」的公告,據了解,是由於格斯科技團隊在創業之前多具有中研院背景,而其研究團隊成員就專利授權的範疇提出爭議仲裁,因此格斯科技需配合接受調查。據悉,相關調查與仲裁流程,不至於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與業務推動進程。

工商時報
張秉鳳

 

格斯科技(6940)今(12)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掛牌交易,成為國內OTC興櫃市場第二家鋰電池芯、模組專業廠;興櫃二家電芯廠都製造軟包鋰電池芯且都擁有1GWh規模電芯產能,惟格斯第一座1GWh工廠設在台灣的桃園中壢工業區;格斯技術團隊透過掌握高端材料開發、電芯設計、製造及模組組裝優勢,強調在「類台積電模式」下,一站式服務國內外品牌電池廠與同業客戶,作全球鋰電池最佳代工製造夥伴。

格斯科技擁有國內最年輕的鋰電池團隊,成立七年團隊透過長期研發測試材料積累下,選擇了一條技術相對困難,產品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目前格斯主攻NCM811高鎳三元及LTO/TNO鈦酸鋰/鈮酸鋰電池芯,模組設計上已可提供12V/24V/48V電池組、VDA355車用模組、3KWh電力銀行、15KWh智慧家用儲能,陸續應用在各式電動載具供電、鉛酸鋰電化、KWh~MWh儲能方案等多元應用場域。

掌握高端鋰電池芯設計、製作工藝,並快速打造第一座GWh規模電芯產能,挾著產品高、寬、長、快優勢,是格斯有底氣喊出要做「鋰電池業的台積電」,國人正拭目以待。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494691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電池芯技術開發廠格斯科技(6940)將於5月9日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預計於5月12日以每股30元登錄興櫃,股票每股面額則為2.5元。

格斯科技專注於高含金量的電池芯技術開發,從專業材料分析、電芯製造到模組開發提供完整的一站式服務。格斯科技以製程難度與工藝技術最高的鈦酸鋰(LTO)及高鎳三元材料系統,進行大尺寸軟包電池芯與電池模組的生產,應用涵蓋工廠無人搬運車、電動機車、電動巴士、48V輕油電混合動力(MHEV)、電動車、船舶以及節能趨勢下的儲能系統等。

格斯科技目前已發行股數為213,967仟股,實收資本額為5.35億元,2022年的營業收入為4,950.9萬元,稅後淨損為1.9億元。法人預估,格斯科技明年下半年營運可損益兩平,後年開始獲利。

格斯科技GWh電芯超級工廠落成,產能啟動,環境永續和多元能源應用當道,電池已成為各國爭相布局的重要資源,格斯科技從專研材料技術的新創公司一路成長,獲得日本、歐洲等重量級夥伴的肯定,現已成為專業電池芯製造商。

中壢新廠4月下旬完工後,預計2023年第3季開始投產,格斯科技憑藉電芯工藝技術,以及製造產能逐步擴大,積極搶進國際能源科技市場,將一掃過去台灣在全球電池產業缺席的遺憾。

格斯科技的強項在於軟包電池,比起圓柱或方形電池,軟包技術的優勢在於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輕的電芯重量。格斯開發的LTO軟包電池芯具備四大技術亮點:高安全性:通過穿刺實驗,不燒不爆、應用溫度廣:從-40⁰C至75⁰C,電芯效能仍能維持一定水準、長循環壽命:8,000次循環後仍有91%容量、快充快放:LTO電池芯充放過程中的溫昇較小,實現快速充放電的目標,亦較安全。

展望未來,格斯科技強調,因應全球各種電動車、儲能等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續成長,隨著中壢廠邁入大規模6量產,格斯科技的營運動能值得期待,同時針對半固態電池及固態電池亦已投入研發資源,布局新穎電池技術不落人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