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貨櫃三雄6月營收續創高;歐美調查無涉運價
MoneyDJ新聞 2021-07-13 10:22:09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6月營收均延續5月再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均係受惠於6月各航線運價持續走高所帶動;面對歐美政府指出將針對貨櫃航運展開調查,海運業內人士評估,目前運價走高造成許多產業運輸成本高漲,也引發歐美承受壓力展開調查,但海運業高層認為,首先美國政府的調查主要以不當收取的溢收費用為主,而非針對運價,運價具體走勢仍由供需決定,在供不應求的旺季當下,市場對於海運運價仍抱持樂觀看法。
長榮、陽明、萬海6月營收均延續5月再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均係受惠於6月各航線運價持續走高所帶動,以上海航交所航運指數(SCFI)來看,6月單月指數漲幅約5%,但國內貨櫃三雄月營收增幅都大於指數漲幅,則是分別受到新航線啟航、新船下水等其他有利因素加持所致。
不過近期貨櫃航運運價走高並非沒有雜音,美國拜登政府傳出擬透過發布行政命令調查海運與陸運不合理的滯延費等費用收受問題,美國政府出面干預是否將會抑制貨櫃航運飆漲的運價?而歐盟擬對海運業展開托拉斯調查,這對貨櫃航運未來運價的影響會有多大?歐美政府展開調查的兩大動作成為市場近期對於貨櫃航運產業最大的疑慮。
針對美國政府的調查,海運業高層指出,具體而言,航商收取相關費用對應的是相關成本,船舶塞港就會有對應的支出,當然不能夠排除確實有船公司收取過高的服務費用,美國政府要求FMC(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展開調查是美國的權力,過去也有先例。
海運業高層表示,如果FMC查獲事實,會針對該間船公司進行調查與懲罰,但這均不牽涉任何運費的漲跌,因為運費係由自有市場機制所致,在船舶運能幾乎已經全部投入運輸的當下,貨量仍是遠大於運能供給,才是目前運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未來旺季貨量持續成長下,估計運價仍看將持續走高。
至於歐盟的托拉斯調查,海運業高層則評估,航商價格取決於市場供給,在船舶閒置率極低的當下,並不存在惡意控制航班班數調高運價的狀況,以國內陽明運價舉例,過去陽明從台灣發船的航班,每二十呎貨櫃(TEU)運價平均均較其他航商低了1,500美元至2,000美元,約且旺季將至,未來運價估計仍會持續走高,今、明兩年在需求穩健成長、供給成長有限帶動,運價具有一定支撐力。
以供需數據來看,海運產業研調機構Alphaliner的數字顯示,2021年、2022年的需求分別增加5.8%、4.0%,但整體市場船舶的運能供給則是增加4.2%、3.2%,顯示近兩年的供需狀況,都是運能需求大於運能增加的狀態,均是比較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