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6-04-06 04:02 經濟日報 記者蔡紀眉/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亞太半導體通路龍頭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表示,看好物聯網帶來的客製化電子零組件需求,大聯大今年要透過內部組織一致化、流程智能化,以及強化供應鏈管理等三大策略,力求營運持續成長,獲利增幅更要大於營收增幅。

2005年,品佳、世平、富威等國內通路商進行整併,透過股份轉換與結盟方式,合組「大聯大投資控股」,隨後陸續加入詮鼎、友尚等,集團聲勢不斷壯大。如今大聯大在亞太半導體通路市占達25%,穩居龍頭,挑戰全球一哥霸主地位。

黃偉祥強調,對大型半導體通路商來說,不管上游如何整併,下游對產品的需求一直都在,只要產品技術方向對了、客戶關係建立了,競爭對手要進入相對得花更大代價,因此通路商涉足與布局的早晚,才是重點。

聯大去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5,156.51億元,創新高,年增14%,包括通訊手機類產品、汽車電子、電源節能相關應用,都是拉抬營運的主力。去年稅後純益54.49億元,為歷史次高,每股純益3.29元。

十年磨一劍,走過控股十年,一手催生大聯大的黃偉祥直言,目前發展比他當初預期的劇本還要好,他如何看待這一路?未來的目標又是什麼?黃偉祥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半導體上、中游大廠近期陸續出現整併潮,處於產業下游的大聯大的因應之道?

答:大聯大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幾年我們幾乎都專注在內部管理,不斷提升效率、生產力,某種程度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尤其這兩年,大聯大營運到了相對高原期,從數字來看,十年前合併的世平、品佳跟富威三家公司,從當時的年營業額36億美元成長到100億美元;相較之下,後續併入的公司年營收大約是40多億美元。

從這樣的數字來看,大聯大內部的成長動能高於來自外部併購的標的。因此,再花時間去外部併購已經沒太大意義,如何讓集團旗下每一家兄弟公司朝向標竿前進才是重點。

換句話說,大聯大已經是年營收逾5,000億元的企業,除非是再併購規模很大的企業,否則發動併購對挹注業績不大。

大聯大目前產品線堪稱完備,未來若要發動併購,會鎖定較具利基型業務的公司,但這類公司往往營收規模並不大,因此併購的效益並非在擴大營收規模,而是要更提供客戶更完整的產品方案。

服務4.0 拉高營運綜效

問:如何透過內部管理,提升營運綜效?

答:首先,組織制度要一致化。有別於吸收式合併,我們是控股式合併,公司都還在,看起來像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但我們內部的資訊透明、公平,每一個部門和集團之間的互信度夠。

無可否認,兄弟中會有領頭羊,會有標竿出來,只要彼此有一定的榮譽感跟責任感,透過標竿學習、智慧分享,大家會一起成長。

加上這幾年組織調整,集團從七個子公司變成四個子公司,以及一個海外事業群,組織再造後規模比較接近,大的年營收約60億美元,小的大約也有30億美元,不像以前最小的才1億多美元,現在管理起來比較有效率,也更容易產生同理心。

第二,流程智能化。這階段我們稱之為「書同文,車同軌」,把制度、管理都趨近,沒辦法趨近的就收斂,目標是一致化。

現在德國在談工業4.0,我們內部也在追求服務4.0。我常說,我們這行是「知識的黑手」,一個客戶有上千個品項、上千個交期,如何把我們業務員累積的經驗、專業知識(know-how)放到流程裡面,幫助他除錯,做最佳決策、最佳下單點、最佳數量配置,我們做這些,也是希望長期能更有競爭力。

第三是強化供應鏈管理,亦即外部企業垂直整合。

十年前,我們就陸續完成跟主要供應商對接的「B2Bi」,現在要進一步提升精確度和層次,一旦上、下游進入到一個可以快速變動的體系,有共同的服務標準、備貨標準,隨時可以調變產能,這就達到供應鏈的精髓了。

問:從第1季到現在,對半導體大環境的觀察?

答:從大環境來看,今年某種程度還是低成長,但當大家都看相對保守,對我們通路業來說,夾在原廠供應商和客戶之間,反而是機會,對於庫存管理或營運資金的壓力也會相對減少。

拚毛利 不增營業費用

問:大聯大今年目標?

答:今年我們追求獲利成長高於營收成長,當然,營運資金報酬率(ROWC)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但獲利成長也很重要,關鍵是要提升我們的產值,盡量不要增加營業費用,提高毛利率,進而達到獲利的目標。

舉個例子,我們有很多產品,營業額貢獻很大,但毛利很低,如果這東西又成為動能最大的產品,就會拉低我們的毛利率。

又或者,有些產品毛利好像不錯,但花了太多資源去經營,最後反而沒賺錢。因此訂下獲利成長要高於營收成長,是讓大家有個指標去挑戰,最終還是要提高我們的生產力。

問:看好哪些產品線?

答:現階段看好物聯網相關應用。我認為,物聯網相關零組件特別適合通路商經營,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大眾化、小量又多樣的市場,客戶很分散,不是標準化。

現在所有半導體的技術,都是從PC時代延伸出來的,比較耗電,不過物聯網的成本低、耗電小,一定會有新的技術和元件出來,達到更快速、低廉。我們一直朝這方向在準備,投入很多資源,也許成熟還要三、五年,但這時候不能不關注。

上游半導體製造廠會比我們辛苦,他們要擔心技術、應用是否搭上需求;反過來看,什麼東西都需要零件,我們只是扛轎的人,賺些微薄小利,想辦法把所有業務做到更有效率就對了。

問:電子商務興起,對通路商的助益或影響?

答:我認為電商在我們這個行業,一定有它特定的發展,雖然我們是B2B的行業,傳統電商都是2C,但仍然可以借助B2C的思維。

舉個例子,在我們資料庫中,有將近73萬名工程師和採購人員名單,我們每雙周會發電子報給他們,再透過微博、微信等平台,釋放他們需要的產品新知,並追蹤口碑,看他們閱讀、分享的情況,長期下來,可提高目標客戶對大聯大的黏著性。

圖/經濟日報提供

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從成大畢業之後,投入半導體零組件領域迄今超過30年。30年如一日的小平頭、俐落身形,一直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透露出嚴謹、不怒自威的氣勢。

談到如何保健養身,黃偉祥開始滔滔不絕。他笑說,這幾年,他把經營權交給專業經理人,自己專注在財報和重大決策,也花更多時間在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上健身房、勤走路和拉筋,「覺得自己身體漸漸地活過來」。

過去,他服膺道家思想,遵循老子哲學發展出「存異求同」的產業控股模式,憑藉集團內兄弟公司間各自較勁,卻又互為標竿、導師的動態平衡,帶著大聯大一路成長。然而,隨著集團營收規模持續壯大,黃偉祥的管理哲學,似乎也有了小小改變。

出自禮記、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推行的「書同文,車同軌」政策,開始被他運用在內部管理上,透過組織再造,先拉近各公司間的規模、制度,再推行一致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效率。

十年過去了,當多數半導體通路商依然在微薄的毛利上打轉,營收高低起伏甚大,而大聯大卻維持穩定成長,成立控股集團的效益顯而易見。

黃偉祥說,擴大規模、打群架絕對是對的,「當你不喜歡時,你會找100個理由拒絕;一旦決定要做了,你就會找100個支持的理由」,什麼對、什麼不對,還是要回到最初的策略目標是什麼。

回首這十年,黃偉祥直呼幸運,他坦言,當時沒有想到,兄弟各自登山會產生那麼大的效用,因為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小弟不斷變成大哥,一直有領頭羊的公司冒出來,會帶著其他落後的公司前進」,而利用榮譽感、責任感互相激勵,就是大聯大成功的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