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聲震天 大陸晶片廠爆價格戰 【2013/7/11 14:25】

 

〔中央社〕大陸晶片業者大開殺戒,猛砍價,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浴血奮戰」,影響所及,將加速低價平板電腦的生產,而在眾多消費電子產品中,平板電腦可說是成長最快的應用產品之一。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分析師透露,大陸晶片設計公司近幾個月來已猛砍價格近50%。廣受新興市場歡迎的陸製低價平板電腦,多數採用這些公司設計的晶片。

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GlobalFoundries)大中華區銷售部門副總裁陳若中表示:「這個市場迫使所有供應鏈完全以成本為導向。」有阿布達比撐腰的晶片製造商格羅方德日前同意為大陸設計公司瑞芯微(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產製晶片。

陳若中指出:「晶片市場已是血流成河,價格戰已經開打。」

陳若中表示,各大平板廠亟欲殲滅對手,並拓展客戶群,導致晶片業陷入浴血價格戰。

隨著iPhone等高階裝置銷售開始趨緩,大陸晶片業拚命殺價,料將推動入門級Android平板普及化(Android平板目前在新興與已開發市場已廣受歡迎了),同時也將促使外國晶片製造商降價,以競逐這塊高速成長且更顯重要的市場。

總部位在大陸福建省的瑞芯微,以及其同業、總部位在大陸廣東省的全志科技(Allwinner),其客戶幾乎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大陸平板製造商。這些平板廠願意在效能與電池壽命上妥協,以產製足以因應大陸與印度等新興市場需求的低價電子裝置。

不過,隨著技術精進,以及低價平板銷售日增,向它們採購晶片、希望在行動市場重心轉向低階機種之際還能夠保留利潤的已不僅局限於小型平板廠商了。

個人電腦(PC)大廠惠普(Hewlett-Packard)新近推出、目前售價140美元的Slate 7平板電腦,就採用瑞芯微的處理器。

在智慧手機市場,大陸晶片製造商展訊(Spreadtrum )也力壓台灣聯發科與美國高通(Qualcomm )。聯發科是中低階手機市場龍頭,而高通則是高階手機的晶片設計領導品牌。

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分析師艾藍迪(RandyAbrams)表示,隨著展訊等業者的技術精進,將對歐美晶片製造商形成價格壓力。

艾藍迪指出:「中國市場技術精益求精時,這些外國晶片廠還能夠持續捍衛他們在已開發市場的高階市場嗎?」

 

 

中國手機生產過剩 庫存隱憂浮現

 

2013年07月12日09:22  

 

【吳秀樺/台北報導】中國智慧型手機今年成長速度超乎預期,原本市場預估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規模約3億支,但上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已衝到1.7億支,幾乎追平去年全年的1.9億支,估計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至少有4~5億支的規模,較去年大增110%以上,因此也造成IC晶片產能已經供不應求。
 
NPD Displaysearch發出警語指出,根據Smartphone researchs在智慧型手機的研究指出,今年全球有9.25億手機將在中國製造,由於中國手機製造商開發新機種,今年5月以來更是積極採購關鍵零組件而導致零件短缺,特別是在液晶面板與驅動IC上,但是目前一些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削減手機的需求,接下來可能有生產過剩導致庫存堆積的隱憂。

 

--

中國掃蕩山寨機 雙M喊衰 晨星倒地聯發科大跌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2011-05-19 13:20:40

 

雖然手機晶片第 2 季營運露出曙光,聯發科(2454-TW)與KY晨星(3697-TW)皆對第 2 季營運成長樂觀,不過近期中國官方掃蕩山寨機的利空持續發酵,壓抑近期股價走勢,今(19)日雙 M 更是反應利空下跌 2 %以上,其中晨星更亮燈跌停鎖住,以214.5元創短波段新低。

 

聯發科在法說會上宣布低階2G手機晶片MT 6252已經開始量產出貨,由於產品功能性多元,加上目前市占率下滑幅度已較先前持穩,將不再積極追隨對手降價,因此外資看好聯發科第 2 季毛利率可望走穩,第 3 季可望向上彈升。

 

 

不過,雖然聯發科MT 6252晶片領先出貨,但對手布局腳步一點也沒有停歇,晨星與展訊皆將在 6 月推出對應的晶片產品,正面迎戰聯發科,因此即使聯發科領先出貨,但部分法人仍擔憂第 3 季手機晶片價格戰恐怕一觸即發。

 

而影響近期雙 M 股價走勢的利空,仍聚焦在中國官方積極掃蕩白牌手機的動作,恐壓抑各家晶片出貨成長動能,外資法人認為,今年 8 月中國深圳舉行的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前,中國官方打擊非法白牌手機動作將不會間斷,將間接影響晶片商的營運表現,瑞銀並率先調降聯發科評等至賣出,預估聯發科5月出貨恐下降3成。

 

相關利空在盤面持續擴散,使得雙 M 近期股價弱勢,聯發科今日股價低檔盤旋,維持 2 %多的跌幅,股價跌破月線支撐,晨星買盤支撐力道全失,股價亮燈跌停跌破所有均線支撐,並以214.5元創波段新低。

--

山寨機 大陸再掃蕩

  • 2011-05-19
  •  
  • 工商時報
  •  
  •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山寨機市場再遭中國官方查緝,過去繁榮市況,短時間內恐難再重現。圖/本報資料照片

 山寨機市場再遭中國官方查緝,過去繁榮市況,短時間內恐難再重現。圖/本報資料照片

 

     世大運即將在8月上旬在大陸深圳舉行,近期大陸山寨市場再度遭到中國官方調查,導致5月以來大陸多家手機設計公司暫停營業,業者表示,這次的查緝,是去年在世博會期間官方大規模調查以來,最大的一次查緝行動,由於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山寨機業者都為了避風頭暫時將公司停止營運,整個山寨機供應鏈恐怕將受到相當衝擊。

     根據業者表示,去年世博會期間,中國官方整個查禁行動就開始進行,去年6月初因為諾基亞追查高仿機事件,牽動到上海海關大規模調查位於浙江華龍的山寨機板卡供應商,讓去年整個查緝山寨市場動作達到最高潮,之後隨著世博會結束,官方的查緝動作有鬆綁的情況,業者也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間。

     不過第二季以來,因為8月上旬,一年一度的世大運即將在山寨市場大本營大陸深圳舉行,大路官方查緝山寨機的動作在進行又開始積極起來。業者表示,原本一向在深圳華強北一帶甚為流行「高仿機」、「全仿機」櫥窗,最近紛紛下架,櫥窗可說「空無一物」。

     前幾天甚至有調查人員追緝高仿機,而有業者從18樓將高仿iphone手機全部從高樓到下來,形成上百支iPhone機從天而降的奇特景象。甚至部分手機或是獨立設計公司的高層負責人,為了避風頭都讓公司暫停營業,現在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山寨機廠家都歇業休息,對於整個山寨供應鏈勢必造成衝擊。

 

中國山寨機印度抱團打深圳牌:年銷量8千多萬台

 

 

收藏 發給朋友來源: IT時報    發布者:優樂美
瀏覽569次時間:2011年5月09日 21:25

在利潤下滑、不斷遭受嚴打的重壓之下,數年前開始,眾多深圳的山寨廠商就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拓展海外尤其是印度市場。現在,山寨廠商在國內的日子依舊難熬,不過在海外市場,深圳的手機廠商們已經改變了策略,不再是單個打拼,而是抱成團,在海外市場打造「深圳手機」的品牌。

華強北被「雙打」

這個月開始,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且被稱為「山寨之都」的深圳華強北商業街開始實行「嚴管」,治安、交通、市容、消防和市場秩序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將會受到嚴厲查處,比如行人闖紅燈將被罰款50元。而對於山寨機廠商們而言,嚴管早在去年11月份就已經開始,並且持續至今。

去年末,一場全國範圍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專項行動(「雙打」)展開,華強北的手機商舖毫無疑問地成為嚴查整頓的重點對象,不少經營高仿機、冒牌機的違規商戶被處罰。「此前也有過打擊行動,但持續的時間不長。然而這次整頓是前所未有的,持續時間長不說,有些涉嫌金額較大、情節嚴重的已經被司法機關懲辦。」深圳市移動通信聯合會會長唐瑞金表示。

嚴打讓山寨機廠商們膽戰心驚,大量商戶紛紛離場選擇躲避。據瞭解,到4月中旬,華強北商圈共有2000多戶手機商戶退場,導致鋪面租金大幅下跌,甚至是空櫃大量出現。「原先的租金要180-200元每平米,而且是有價無市。現在則完全倒過來,不僅租金下跌到120元每平米左右,而且想租出去都難,大概有2成左右的鋪面是空著的。國內的生意真是越來越難做,沒有海外市場撐著,還要死掉一大批廠商」,一位深圳山寨機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大運會前進行的『雙打』,把華強北的山寨機都打得差不多了。」唐瑞金說道。

「我們是深圳手機」

遭遇「雙打」只是山寨機在國內「悲慘」遭遇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在國內市場利潤下滑,不少廠商已經「揚帆出海」,其中一部分在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

近來有消息稱深圳手機廠商基伍(Gfive)在印度市場遭遇了諾基亞的知識產權訴訟,主要是基伍手機涉嫌外觀侵權。「這個消息傳了很久,我曾打電話給基伍的老總,當時他在國外,沒有聯繫上,消息是否確實沒有得到對方的親口確認」,唐瑞金說道,所以對於這件事的本身他不方便評論。不過他表示,國際品牌之所以在印度起訴深圳手機,主要原因是因為市場份額被深圳手機搶奪,讓這些國際巨頭感受到巨大威脅。「比如基伍,我在印度的各大賣場裡都看到他們的產品,做得很不錯,質量也得到市場的認可」,唐瑞金說道。

對於深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表現,唐瑞金感到相當滿意,據他介紹,深圳手機在印度市場的銷量年均8千萬到1億台,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在印度市場上的深圳手機主要是沒有品牌或者假冒國際品牌的手機,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印度市場,沒有自己的品牌,做山寨產品是沒有市場的,只重銷售不重售後的『山寨』作風也是行不通的」,唐瑞金說道。

而且為了強化品牌效應,有利於拓展市場,深圳的中小手機廠商一改過去「單打獨鬥」的行事風格,而是「抱成團」發揮整體優勢。「前段時間,我們和當地的運營商就舉行了深圳十大手機品牌的推薦會,不僅讓單個廠商提升品牌效應,而且讓『深圳手機』正成為一個品牌在海外市場崛起。」唐瑞金說道。

記者評論

「山寨機」終歸要走正道

山寨機終歸是要走正道的,因為不走正道它就要滅亡,山寨機要自我救贖,唯一途徑就是品牌化。

雖然前些年山寨機在國內攻城拔寨,風光無限,無論是洋品牌還是國產品牌一度被打得相當狼狽,讓一些廠商叫苦叫屈,紛紛將財報虧損的原因都歸咎在山寨機身上。但是隨著品牌廠商回過神、穩住陣腳,拉低產品價格,推出低端產品,山寨機就扛不住了。因為山寨機只有價格優勢,沒有品牌沒有售後,更談不上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一旦價格優勢被抵消後,他們就不可注定的要失敗。現在,山寨機在國內市場慘淡度日已經證明了這點。

國內的日子難熬,山寨廠商於是「出海」去印度、非洲尋找新的生存之地。但是要注意,不可因為現在活得還可以就沒有遠慮,如果不走品牌之路、不注重產品質量和售後,在國內市場的一幕在未來很可能再一次上演,到那時還會有退路嗎?

相當多的例子證明,山寨廠商可以走品牌化的道路,而且可以走得很好。在國內手機廠商中,目前活得比較好的並不是波導、夏新這些老牌企業,而是從山寨行業轉變過來的一些品牌。再說得遠一點,上世紀80年代台灣地區的消費電子業中也流行過「山寨」,其中崛起了一些目前品牌知名度相當高的企業,比如華碩和宏碁。

所幸的是,現在山寨廠商在海外市場已經對品牌建設有所重視,也許這會讓他們不再有下一次的「逃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