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片
前中國時報開卷版主編李金蓮表示,閱讀《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後,瞭解雖然很多人還不瞭解服貿協議或學生運動,但她知道在歷史諸多時刻,都是少數人創造大多數人的幸福。(記者宋小海攝)
〔記者劉彥甫/台北報導〕具有廿年報社經驗的前中國時報開卷版退休主編李金蓮,今除上台痛陳自己過去在台灣民主的進程缺席,現決定挺身而出呵護台灣民主之外,李金蓮也向立法院前的民眾分享,媒體交由中資掌控後,台灣言論自由的空間也將蕩然無存。

 李金蓮提到,她在讀《百年追求》這套書時發現,日治時期台灣士紳林獻堂與蔣渭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盼望利用演講與辦雜誌的方式,向殖民政府爭取議會自治與言論自由;二次大戰後,雷震除了主辦《自由中國》,更希望透過組黨為民發聲,但卻被威權政府囚禁;黨外時期,人民又經歷美麗島與林義雄血案。這些案例都說明,當我們可以有政黨競爭時,我們就是更進步的國家。

 李金蓮表示,《百年追求》特別指出,在過去所有台灣抗爭的事件中,一定會有少數人克服恐懼挺身而出,在歷史關鍵的時刻扮演推進歷史的重要角色。雖然少數人被汙名化,但一時半刻被誤會無所謂,如果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能夠被保留下來,少數人被汙名化反而是大家的福祉。

 她說,過去黨外在爭取民主與言論自由時,她很遺憾自己缺席了,所以這次反黑箱服貿時,她反問自己,這歷經百年才爭取到的民主,可能卅十秒之內就會被出賣,於是她決定挺身而出扮演呵護民主的角色。

 李金蓮向立法院前的民眾說,中國時報轉手給中資經營後,因為有內部同仁批評報社被發現,以至於整個電子信箱被迫統一更新,言論遭公司監控。如果連報社的言論都要受到監控,那服貿通過後,台灣的言論自由也將蕩然無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