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1 聯合晚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超商快遞興起,中華郵政的包裹收寄量成長趨緩,正評估未來僅專營郵件與小包業務。 報系資料照

分享
 

中華郵政與民間物流競爭力比較 製表:葉卉軒

分享
 

中華郵政的包裹收寄量面臨瓶頸,去年成長率4.93%,今年預估成長率僅剩下1.21%,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說,正與工會和董事會討論,未來中華郵政可能專營郵件與小包業務。這項說法,暗示中華郵政可能棄守包裹業務。

中華郵政(郵局)是國內的老字號,近年超商快遞業務興起,郵局因不能24小時收件,加上服務據點難敵遍地開花的便利商店,包裹寄送業務的成長率年年下滑。

翁文祺說,電商跟物流是一個「大家講起來都興高采烈」的市場,但也是紅海市場;對於外界關切中華郵政會不會撤守物流市場,翁文祺說:「物流業很大,也許郵局將專做郵件與小包」。

立委蔡其昌說,郵局的品牌家喻戶曉,占據相當好的位置和地點,但與黑貓宅急便、台灣宅配通兩大民間業者相比,無論是到府收件的服務,以及營業據點、代收所的比較,都難敵超商業者,難怪郵局搶不到電子商務的業績。

黑貓宅急便的營業據點有231處、代收所多達1萬7066處;台灣宅配通的營業據點有45處,代收所也有8500處;中華郵政的營業據點多達1324家,但代收所卻只有687處,而且還沒有假日營業的快捷收件地點。

黑貓宅急便公關郭銘蘭指出,受惠於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去年黑貓的包裹收寄件數成長逾一成,目前黑貓手機App下載人數3.4萬,去年線上預約寄件包裹的件數較前年同期成長60%。

看好兩岸物流龐大商機,統一速達與圓通速遞在2013年合作展開兩岸雙向跨境物流,去年整體件數也較前年成長一倍以上。

因應行動購物新趨勢,台灣宅配通公關黃仲瀚表示,今年台灣宅配通也將推出專屬App,將來民眾可在宅配通App程式上購買大嘴鳥易購販售商品,另外也可於App上執行查件、網路預約取件等宅配通網站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