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7日

【林巧雁╱台北報導】銀行企業金融業務愈來愈難賺,各大銀行轉攻財富管理業務,大幅衝刺手續費收入,目標愈訂愈高,甚至要求全行總動員瘋狂賣基金,1年大約要募5檔新基金,某銀行主管大吐苦水,客戶不好找,最後只能把房子拿去抵押貸款自己買,虧錢也只好認了。
這位大型金控的銀行員工說,國內新基金募集過於密集,不到3個月又要募新基金,哪有那麼多客戶可投資?每次都要拜託親朋好友跟老客戶買,客戶等3個月閉鎖期一到就贖回,再去買新基金,原來的基金規模萎縮到只剩1~2億元。理專抱怨,各銀行想要賺這種「無風險手續費」想瘋了,雖然財富管理手續費沒有風險,但仍有許多隱藏成本,比如為了吸引客戶投資,以降低利息收入或匯兌收益,等於增加銀行成本,因為要拜託客戶買新基金,只好以換匯或是借款利息更便宜的好處來交換。
他說,這根本只是移轉會計項目,用來「美化財富管理的收入」。舉例說,募集1檔新基金10~20億元台幣,1家小分行分到1000萬元額度,每個人都要分配,少則幾萬元,主管多則60~80萬元。基金閉鎖期3個月,等於要準備2套資金去滾,因為平均兩個半月後又要募新基金了。
某位老行員說,「某分行新進員工被分到的首收手續費是20萬元,手續費1%等於要1個新人拉2000萬元耶!是不是很離譜?」
大眾銀行財富管理事業處協理吳碧芬說,若市況不佳,不會硬要理專賣基金,可改建議其他商品,基金本來的流動性就較高,理專目標應是客戶永遠用不完,應該要不斷開發客源,才不會發生自己掏腰包投資的現象。 

 

 

2015-07-04 01:58  

  • 工商時報

 

  •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總座搬風一覽

投信總座搬風一覽

 國內投信總座難做,繼2014年全年有6家投信總座異主,2015年上半年就已有5家投信總座輪動,尤其是金控下的投信就占了一半以上,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六月底止,包括中信投信、凱基投信、兆豐國際投信、惠理康和投信、日盛投信等總座都已換人做,而投信總座還懸缺的也大有人在。

 中信金旗金的中信投信原總座于蕙玲在6月底閃辭後由該公司副總經理諶家敏暫代,而開發金旗下的凱基投信原總座李祖任跳槽至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後,由陳育德擔任代總經理,至於兆豐金旗下的兆豐國際投信總經理則由陳駿賢接棒。另外日盛投信新總座由原惠理康和投信總座柯世峰接任,而惠理康和投信總座由劉政銘接任。

 市場人士分析,金融海嘯後,投信產業總座異動就相當頻繁,甚至一年異動十個也是正常,而近二、三年金融市場震盪起伏,趨勢難抓,基金本就已不好賣,更重要的是整體銷售環境出現結構性問題,銀行通路強勢,新募基金往往一過閉鎖期就出現大量轉單,而總代理境外基金利潤微薄,賣得好境外基金就會把代理權拿回去自己做,賣得不好總代理權又易被移轉,在在因素讓投信總經理承擔龐大的壓力。

 「基金上架、銷售操縱在通路手上、基金代理權操縱在境外基金品牌之手,當總代理只能在夾縫求生存,而主管機關對境外基金管理又趨嚴,我不喜歡什麼都無法操之在手的感覺。」一名卸任總經理感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喔…喔… 的頭像
    喔…喔…

    熱血流成河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