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前年開始,TRF問題即層出不窮,去年人民幣從6.23元貶到6.5元,原本金融圈以為該出場的都出場了,事實上則不然,銀行指出:「仍有新的價位、新的進場者」。
為什麼銀行愛賣TRF,不具名的銀行主管指出,對銀行和理專而言,最大的行銷誘因在於手續費高,100萬美元的TRF,手續費可拿4萬美元,報酬率達4%,遠高於任何財富管理業務的手續費行情。
這也使不少大型民營銀行,在前年TRF風暴尚未發生時,該業務竟然貢獻銀行10幾億元獲利。照理說,TRF行銷對象應是企金戶,但不少銀行因為高報酬,竟將不少財富管理的「個人戶」,轉為TRF行銷對象,包括金管會也曾在金檢中查出這類問題,並警告相關銀行。
從客戶端角度來看,銀行行銷TRF商品之所以無往不利,最大號召力是對客戶給付高額「權利金」收入。銀行主管指出,進行TRF交易時,銀行讓客戶能先拿到一筆權利金,對企業戶而言,權利金收入等於是現金流,一來美化營運報表,二來馬上有到手的現金能動用。
這種「你愛買,我愛賣」,只要市場預期人民幣匯價到「谷底」,隨時都有新的進場者。據了解,金管會去年曾明示業者,儘量避免承作2年期TRF商品,不少民營大行開發出「短版TRF」,也就是1年期DKO商品,本月初人民幣重貶,這類DKO同樣災情慘重。
知情銀行主管坦言,這些短版DKO商品,多把利率約定在人民幣6.5元匯價,由於本月初人民幣爆跌,人民幣貶到6.7元,預料這個月人民幣再怎麼回升,也回不到6.5元,使這些新進場的投資人淪為新受害者。
(工商時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