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股東會〉陳泰銘冷處理專業股東 郭董躺著也中槍

2018/06/05 11:31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TW) 今 (5) 日舉行股東會,專業股東從報告事項到臨時動議一路提出問題,雖然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都予以發問,但都冷處理回應,最後使專業股東直接抗議「是不是要學鴻海 (2317-TW) 董事長郭台銘一樣,要持有 50 萬股以上的股東問的問題才會回答。」

國巨今天舉行股東會,由於國巨目前高居台股股后,因此股東出席相當踴躍,初估有超過 200 人出席,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對於專業股東的提問,陳泰銘依照程序,都給予股東發言的時間,但是對於問題,都以請股東參閱營業報告書來回應。

陳泰銘表示,去年是公司創新轉型爆發的一年,包括營收、毛利、營利、純益及 EPS 均創歷史新高,展望今年,全球經濟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公司將透過擴增利基型產品、提供客戶優質整合服務、擴展優質產品組合及高效能組織運作,來破除景氣疑慮。

陳泰銘表示,儘管全球經濟及產業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包括國際貿易仍有爭端、國際環境保護法規趨嚴、匯率波動及升息、被動元件同業價格競爭等狀況,今年的目標仍是要繼續為股東、客戶及員工創造價值。

 

《電子零件》國巨陳泰銘:併購普思打世界盃

2018/06/05 12:33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一直懷有帶領台灣被動元件廠打世界盃夢想的國巨 (2327) 董事長陳泰銘用併購普思電子做為開始!陳泰銘表示,國巨併購普思電子是希望跳脫純粹OEM的格局,在歐美客戶設計就可以進去,國巨擁有全球化銷售通路及客戶,歡迎有立基型產品、製程技術及獨特競爭力的廠商可以跟國巨合作,把全球當成市場,一起打世界盃。

 國巨日前宣布將以現金7.4億美元購併美國普思電子(Pulse Electronics)100%股權,普思電子成立於1947年,總部位於美國聖地牙哥,主要產品為無線元件(如3D列印成型天線、雷雕成型天線及各式天線模組)、高階變壓器、整合式連結器模組、高頻晶片電感、電源供應器及電纜系統等,普思電子長期耕耘在無線通訊、網路設備、電源管理、車用電子與工業規格領域,並專注於5G及EV(電動車)等先進技術的發展,於全球地區擁有多項專利,目前普思電子競爭對手均為國際大廠,其中高階變壓器競爭對手為TDK、台達電 (2308) 及Sumida,整合式連接器競爭對手為泰科、Molex及安費諾,高頻晶片電阻競爭對手為TDK、村田,無線元件部分,天線元件競爭對手為Mitsubishi、Johanson及璟德 (3152) ,無線模組競爭對手則為安費諾及Speed。

 陳泰銘表示,在Tesla、Google、思科等歐美大廠產品中都可以看到普思電子,國巨併普思電子,就是希望能脫離純粹做OEM的格局,在歐美客戶從設計就可以進去,國巨擁有全球化銷售通路及客戶,普思電子也可以透過國巨全球通路及客戶基礎把業務做大,國巨也歡迎有立基型產品、製程技術及獨特競爭力的廠商可以跟國巨合作,把全球當成市場,一起打世界盃。

 根據國巨內部推估,如果順利,國巨購併普思電子預計今年第4季完成,並開始認列普思電子業績,普思電子2017年合併營收120億元,營業利益約13億元,以目前國巨股本35.07億元來估算,一年可貢獻國巨每股盈餘約3.7元。

 

《電子零件》國巨陳泰銘:MLCC缺貨至2019年都無解

2018/06/05 12:10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國巨 (2327) 董事長陳泰銘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MLCC需求大於供貨2倍,晶片電阻大於3倍,且MLCC設備交期長達16到18個月,現在出貨仍處配貨狀態,預估MLCC缺貨到2019年都無解,目前國巨在歐美高階車用、工業、新應用如:IoT(物聯網)、AI及資料儲存等佔比超過40%,在陸資客戶高階產品佔比更超過50%,這也是國巨毛利率及獲利高於同業的原因。

 國巨今天舉行股東會,MLCC、晶片電阻等產品供不應求,價格連番飆漲,讓今天國巨股東會吸引很多法人股東參與,陳泰銘在會後短暫接受主流媒體採訪,暢談產業景氣。

 陳泰銘表示,小尺寸高容產品在設備及材料差異不大,粉末則各有自家獨立配方,一般來說,高階產品價格應該較中高階產品多30%,也就是高容產品100元,中高階產品價格應該在65元到70元,但之前價格卻殺到10多元,加上客戶常是以每年降價20%起跳砍價,導致很多同業把設備封包不願意生產,造成缺貨難解,經過漲價後,目前也只是回到20元到30多元稍微健康正常狀態。

 陳泰銘指出,此次被動元件缺貨,並非單一殺手級產品造成,汽車雖然每年僅成長2%,但從燃油車、油電混合車到新能源車,車用MLCC的使用量是幾倍在翻,吃掉很多日廠的產能,手機雖然年成長下滑至5%到8%,但手機功能提升,也增加許多MLCC使用量,由於車用高容產品價格是一般型產品價格的3到4倍,日廠移過去的產能不會再回來,且日廠擴產亦以車用高容及工業產品為主,截至目前為止,今年MLCC需求大於供給2倍,晶片電阻大於3倍,且MLCC設備交期長達16到18個月,現在出貨仍處配貨狀態,預估MLCC缺貨到2019年都無解。

 就技術層次及擴產來看,陳泰銘表示,日本廠高階與中高階產品比例約7:3,國巨是3:7,不過日廠中高階產品多是不賺錢,是否會為中階產品擴產,個人持保留看法,而國巨長期以來重視的是日廠及韓國廠商如何佈局,不只日廠朝車用及工業等高階產品再轉移,國巨也在轉移,目前國巨在歐美高階車用、工業、新應用如:IoT(物聯網)、資料儲存、AI及高速運算等佔比超過40%,陸資客戶高階佔比更超過50%,這也是國巨毛利率高於同業的主要原因,由於陸資廠跟台廠技術上有很大的門檻差距,除低階消費性產品,包括手機等產品,陸資廠因技術達不到,很難轉單到陸資廠,這也是陸資廠在MLCC市佔率僅6%的原因,在技術達不到下,陸資廠擴產也不大,影響也有限。

 針對市場質疑通路客戶佔比拉升,陳泰銘也提出澄清,陳泰銘表示,國巨在歐美市場以直銷及經銷併行,亞洲市場採直銷,在大中華區部分,台資客戶採直銷,陸資客戶採經銷,國巨大陸客戶以大型企業及主流企業如:華為、比特大陸、小米、比亞迪及京東方等,配貨在經銷及直銷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陳泰銘強調,今年業績成長來自於2017年佈建的新產能,以及公司在全球銷售通路及高階產品的佈局,漲價只是供需短期現象,公司長期基本面因全球銷售通路及客戶結構與同業有很大的差距,國巨目標是打世界盃,希望能提供客戶更完整產品及服務。

 

〈國巨股東會〉陳泰銘:日系大廠30% MLCC產能 2020年將停產 有望外溢到台廠

2018/06/05 12:06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被動元件龍頭廠國巨 (2327-TW) 董事長陳泰銘表示,日系大廠大約有 2500 個 MLCC 料號, 在 2019 年 3 月就不再接新訂單,2020 年 3 月不再出貨,這些產品大約占日廠產能的 30%,除了部分產品改用小型化產品外,其他將會外溢到台廠手中。陳泰銘強調,國巨的優勢,在於產品組合比同業好很多。

國巨今 (5) 日舉行股東會,陳泰銘表示,基本上,日本 MLCC 廠擴產在高階、高容及車用領域,這是因為過去汽車產業是內燃機,慢慢轉到油電,再轉到電動車,這些對於 MLCC 的需求量都是以幾倍的速度在翻揚,顯示 MLCC 產能都被車用搶走。

陳泰銘表示,日韓廠把產能轉到車用,是不會在移回來的,因為如果再擴下去,又回到低毛利時代,會讓之前的投資無法回本,也就是說,現在是自律性的產能控制。

對於日廠的停產動作,陳泰銘則是樂觀以待,陳泰明表示,預估相關停產的產品,會轉到小型化的,大概只有 5 分之 1,同時還有認證的問題,剩下大約還有 25%,最後還是會用目前既有的規格產品,因為如果很容易就可以轉用,那就不會有現在缺貨的狀況。

 

MoneyDJ新聞 2018-06-05 10:34:28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國巨(2327)今(5)日舉股東會,公司董事長陳泰銘指出,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仍有四大不確定因素,包含國際貿易仍有爭端、國際環境保護法規趨嚴、匯率波動與升息影響、被動元件同業價格競爭等。

展望今(2018)年,陳泰銘表示,國巨將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和遵循各地環保法規要求,並審慎執行必要性金融避險策略,擴大利基型車用工規產能規模比重,持續優化產品與終端客戶組合,以進一步帶動業績獲利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