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1 00:34經濟日報 記者 簡永祥

華立集團今年10月1日屆滿50周年,在以技術服務為導向的定位下,50年來不斷引進新技術、新材料與設備,是推動台灣電子產業發展重要推手。

 

華立集團目前涵蓋半導體、3C產業用工程塑膠、印刷電路板材料與設備、光電材料及綠能與工業材料等五大事業,並有華立、長華、華宏等三家上市公司;母公司華立去年合併營收達429.16億元,集團合併營收超越700億元;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也達到344.98億元,年增28.3%,創歷年同期新高。法人估今年可望突破500億元。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專注技術服務

 

內部原訂三至五年內合集團合併營收達千億元目標,以此成長軌跡預估,可望提前在三年內達陣。

華立是由集團董事長張瑞欽於1968年創設,從代理進口銷售這些化學產品做起,並透過同學林知海、現任德亞樹脂董事長介紹日本長瀨產業株式會社,居間取得貨源,完成第一批與長興化工的5公噸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訂單,這項原料是用在印刷油墨的添加劑,日本長瀨產業自此也成為華立創立以來的堅實夥伴。

不過,張瑞欽後來發現,進口這些原料和大家拚價格,無法發揮在化學領域累積的經驗,決議轉向以技術服務為導向經營模式。因此華立1970年開始以引進新材料、新技術及新產業為事業發展目標。

華立集團發展始終站在產業發展的浪頭,提早布局,提早準備這些產業發展的原材料,並協助相關公司及及整個產業發展起來。

華立首先引進玻璃纖維(FRP)與聚脂樹脂,當時台灣的FRP複合材料工業尚在起步,建造遊艇所需的材料都要從英國進口,張瑞欽透過長瀨產業從日本引進旭硝子(Asahi Fiber)的玻璃纖維,以及日本觸媒化學的聚酯纖維,並推展至遊艇和漁船產業。

由於華立引進複合材料的技術和服務, 歷經多年努力,台灣複合材料工業漸漸茁壯,先後建立浴缸、浪板、遊艇、漁船工業,華立在這些領域的市占率超過80%。1980年代,台中地區運動器材產業興起,華立引進碳纖、硼纖維、環氧樹脂,以及目前防彈衣所需的高性能纖等,建立台灣的複合材料工業。

台灣電子產業由崛起到蓬勃發展,華立也是重要推手。1970年代,華立引進美國通用電子(GE)的工程塑膠,再引進日本旭化成、三菱化學等工程塑膠,從模子設計、試模等全部參與,因此華立對帶動工程塑膠相關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貢獻。

為配合電子產業快速成長,需要印刷電路工業,尚無基板之生產,華立進口日本電木的銅箔基板,個人電腦起步後,即需改用玻璃纖維,因台灣製造廠家OAK價格低廉,品質可用,可取代國外產品,華立就不再進口與其競爭。但進入高頻通訊時代,相關材料要求低介電質,此時國內廠家尚難供應,華立就進口GE的相關材料,支應台灣印刷電路板產業發展。

隨著IC產業及通訊產業朝向輕薄短小需求,IC載板用球閘陣列(BGA)及覆晶封裝(Flip Chip)更需BT樹脂,聚醯亞胺(Polyimide)薄膜、增層法用的材料,及伴隨製程所需的光阻與高解度的乾膜或液相光阻液等,華立引進旭化成的光阻乾膜,雙方合資在台成立華旭科技,協助台灣印刷電路板發展。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是由封裝開始,日月光、華泰、飛利浦及台中的菱生均進口IC晶片、導線架及金線做封裝測試。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擴大南向布局

 

1980年代,華立進口住友電木的封裝關環氧成型模料(EMC)以供應需要。 接著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透過工研院電子所引進RCA技術進行IC晶生產,並技轉聯電,後來陸續有台積電、華邦、茂矽、茂德、旺宏等半導體公司,這些晶片也推動台灣封測產業快速發展。

後來封裝技術進步到球閘陣列封裝及錫鉛凸塊製程封裝,華立就轉投資悠立半導體公司,專注凸塊程封裝,其電鍍法製程與世界一流廠同步,後來基於策略上的考量,轉售給美國艾克爾(Amkor)公司。

隨著台灣邏輯IC和DRAM發展及技術推進,華立也引進半導體製程所需的矽晶圓、光阻劑、乾阻光膜、研磨液和相關製程用電子化學品,甚至與各大廠共同研發各製程的技術和材料,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開發速度領先各國、奠定群聚效應。

國內光電產業發展中,目前產量最大應為LCD產業。所需的材料、玻璃基板本來由國外供應,但大廠康寧、Asahi Glass已在台設廠,華立則代理進口的彩色光阻、偏光膜、配向膜,雖然國內陸續在開發,但大部分仍由國外供應。

為供應背光模組所需的光學材料,他將華立關係企業華宏新技轉型從事導光板、擴散模、增亮片的生產,目前華立和華宏都已上市櫃,將致力於太陽能、二次電池等綠能產業的發展。

華立目前營業據點涵蓋台灣、大陸、日本、南韓、新加坡、香港和東南亞,執行長張尊賢接任後,將華立東南亞併入華立集團,再延伸至緬甸和印尼,擴大南向。

 

 

華立集團執行長張尊賢表示,未來除挑戰營收持續成長,也要透過提升技術質量,讓獲利結構穩定提升。華立除五大事業持續成長外,未來在5G、生技醫療、電動車和潔淨環保等新領域,也會扮演提供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領導者角色。

他透露,華立未來不會只扮演代理角色,例如因應5G時代來臨,華立除切入光通訊模組(包括光傳輸器、光接收器)製造,也投資光元件公司,跨入光通訊元件製造領域 ,相關產品已送樣給客戶,預料未來將陸績發酵。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華立近幾年拓展新事業著眼於綠能和水處理等環保事業,目前的進展?

答:早期看好太陽能蓬勃發展,取得中國大陸最大多晶矽晶圓代理權,原本預期在大陸龐大的產能,會有不錯的發展機會。不過,後來太陽能價格大幅滑落,太陽能矽晶圓也是如此,鑑於價格波動高,華立改以收取佣金方式,避免庫存跌價波動風險,不過後來經營團隊更替,加上保利協鑫也在新竹設立營業據點,因此華立最後放棄代理。

後來日本發生核災問題,大舉獎勵太陽能發電,一度電收購價高達42日圓,華立抓住機會,簽下京澤、富山、櫻川等五座太陽能電廠合約,近15MW(百萬瓦),後來有三座處分,挹注收利益,目前還有二座在營運。

台灣近期也全力發展綠能發電,華立透過合資及提供設備和材料的方式,全力發展太陽能,預計今年發電量可達20MW,並陸續併聯發電,未來規模會持續擴大。

問:華立是否還有其他新事業在進行?

答:近期收購大陸擁有洗腎執照的公司,涵蓋洗腎耗材、設備,未來也會經營洗腎中心,因而切入大陸醫院系統。未來會擴大和大陸醫療院所合作,建立生技醫療通路。

其他如電動車部分,六年前華立就切入電池關鍵材料,而且隨大陸獎勵發展電動車,華立代理日本高效能電動車關鍵材料,日後勢必會扮演關鍵供應角色;未來逐步由內燃機汽車轉換到電動機,對很多機構轉變,對高效能的工程塑膠需求也會大幅提升, 相關認證作業早在四、五年前就開始進行,未來都將會陸續發酵。

問:如何看待大陸發展半導體產業?

答:大陸有很多半導體廠正在興建,內部深信未來大陸半導體展會像台灣一樣,也將為華立帶來另一波成長動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