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7/post/202503070039/
京城銀合併案仍有挑戰,4%老員工不滿優退條件 且股利配發率5成恐失守?公司曝背後考量
林韋伶 攝影
2025-03-07
京城銀(2809)於週五(3/7)舉辦2024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京城銀公布2024年淨收益為96.09億元,稅後損益50.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4.52元,截至2024年底每股淨值為49.16元。
除了營運成績,在週五的法說會上,媒體與法人也相當關切京城銀與永豐金的合併案動態。
京城銀副總經理尤其偉指出,合併的三大里程碑已逐步完成,第一是3月3日的股東臨時會,雙方已通過議案。
3%~4%老員工不滿合併條件 雙方合併仍有挑戰
接下來將待文件備齊送金管會審查,若順利核准,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完成股權轉換。此後,京城銀將正式成為永豐金控旗下全資擁有的銀行並下市。而在整個過程中,京城銀將保持獨立運作,直至股權轉換1年內實現合併程序。
京城銀總經理姜宏亮指出,合併案目前正按計畫推進,永豐金提出的第三版安置方案,大部分員工已接受,主要爭議點在於仍有3%~4%具30年以上資歷的老員工,認為永豐金提供的優退條件,比原來京城銀提供的退休方案差,因此仍在持續協商。
姜宏亮呼籲:「雙方應要以更大的格局、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人力資本這件事,我相信不管是對未來的永豐金控還是對京城銀的同仁,若能用較長遠的眼光來看,應該是比較有幫助,我也期待他們可以溝通很順利。」
姜宏亮也補充說明,永豐金已承諾希望所有員工留任,不會強迫資深員工退休,因此這部分的談判重點仍在細節調整,而非員工去留問題。
京城銀股利配發率恐失守5成?管理層:將通盤考量股東實際收益
至於在股利發放政策的部分,姜宏亮分析,考量合併的影響,今年股利政策更加複雜。解析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合併前,若京城銀股利發放較多,股東換股後實際持有的股份就可能會減少。
尤其,股利所得還涉及所得稅與二代健保費用,若發放較高股利,股東須先繳納相關稅款,但若透過換股獲得股份,則可避開稅務成本。因此,管理層強調,董事會會通盤考量股東的實際收益,以決定最適合的股利政策。
至於股利將於何時定案?由於京城銀股東常會預計在6月26日舉行,預估5月中就會有初步的股利配發方案出爐。管理層也強調,任何決策都將以股東的長期利益為優先考量,確保合併後的股東權益不受影響。
在一般業務方面,儘管即將併入永豐金,京城銀管理層強調,目前所有業務仍維持正常運作,並不會因合併而暫停或減少業務拓展,放款政策、授信標準與客戶服務均不受影響,且內部管理階層與部門間的整合工作已經展開。
合併前業務照常進行 管理階層與部門整合已開展
管理層也提到,雖然合併後京城銀將逐步整合進永豐金體系,但現階段仍會維持獨立經營,將對客戶與員工的影響降至最低。未來若整合順利,將能發揮更大的綜效,提升整體競爭力。
在營運展望方面,京城銀指出,2024年市場關注焦點始終圍繞在美國降息時程,全球經濟在降息預期與通膨壓力下呈現高度波動的現象。展望2025年,市場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國際政策的轉變及地緣政治的風險等仍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京城銀表示,2024年本行整體獲利表現相較去年減少4%,主要因其他收入減少,利息淨收益與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5%以及27%。
授信業務部分,2024年京城銀放款總額新台幣2431億元,授信相關手續費收益25.86億元,較去年成長27.0%,整體授信業務收益持續穩健經營。京城銀首重資產品質,2024年底逾期放款比率0.02%、逾期放款覆蓋率6871%、全體放款覆蓋率1.30%,維持一貫良好狀態。
〈京城銀法說〉不動產授信瞄準魚頭魚尾 華映呆帳估6月底入帳19億元
鉅亨網記者陳于晴 台北 2025-03-07 19:43
京城銀行 (2809-TW) 今 (7) 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姜宏亮表示,京城的 72-2 條不動產授信仍有很多空間,是央行認證的資優生,主要承作業務為魚頭及魚尾,也就是土地及餘屋貸款,維持提升利差的目標;此外,2018 年華映案打呆 16.4 億元,可望於今年 6 月底回收約 19.2 億元。
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打炒房,姜宏亮說,對交易量影響真的滿大的,市場平均萎縮約 40-50%,使得價格多少也有鬆動,不過,因為建築成本的拉升,其實下修空間是有限的。
去年受到台積電擴建廠房效應帶動,台南房價水漲船高,姜宏亮當時直言「台南已無蛋黃、蛋白區之分」,不過,以太保地區房價為例,現在已從每坪 35、36 萬元下修至 32、33 萬元左右,市場正在進行價格修正,廠商在南科附近搶地的狀況也有所緩解,自去年第四季起轉為保守觀望的態度。
談及限貸令,姜宏亮指出,京城銀行過去在不動產授信上是央行認定的資優生,銀行法 72-2 條限制 30% 水位的部分,京城銀目前僅 23.64%,相較一般金融同業 26% 左右,京城還有很多空間,不管是房貸或土建的部分,目前都沒有受到任何限制。
京城銀行存放利差持續提升,主要在於放款持續調整,姜宏亮分享秘訣,由於公司有要求所有分行經理主管不去市場上殺價競爭,「只要殺價爭取的放款都不接受」,因此,要成為客戶的主力銀行,「我們會保證絕對支援你所有的資金需求」,但希望客戶不要計較利率、費用,長此以往,利差就會慢慢拉升上來。
不動產授信業務方面,京城銀行最在乎的就是魚頭與魚尾的利潤,魚頭指的是土地,很多建商在土地重劃、整合的時候,可能要花二至五年的時間,需要比較久,京城銀行從一開始購地就會支持客戶,配合他們整地,因此,土融就會拿得比較高一點的利率,事實上,很多銀行不做這一塊。
至於魚尾的部分,指的是餘屋貸款,已經蓋好的房子,因為央行限制貸款最高成數已經拉到三成了,對於銀行來說,是相對較安全的授信,京城銀行 72-2 條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做得會稍微舒服一點,利費也會比較高,
而魚的中間段就是蓋房子建融這一塊,是京城比較早接觸的,這部分風險最高,建商常常蓋到一半就會有一些的問題,例如資金不足,加上現在工期拉長、營建成本拉升,使得風險變得很高,因此,也比較少碰這一塊。
法人關注,京城銀 2 月打銷一筆 9 億元呆帳,導致單月稅後虧損 1.59 億元,姜宏亮說明,這筆金屬傳統產業客戶,因已逾期 3 個月而直接打銷,京城向來與其他銀行跟企業進行協商的做法不同,這符合該行一貫的風險控管策略,不過,該筆授信估值約有 13 億元的工業廠房、土地做擔保,預計將可足額回收。
京城銀 2018 年 12 月打銷一筆 16.4 億元呆帳,即是華映案,近期擔保品已完成處分,估計可回收約 19.2 億元,若法院程序一切順利,最快可於 6 月底正式入帳。
京城銀股利發多少現兩難 股東常會延至6/26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京城銀(2809)將與永豐金合併,京城銀今 (7) 日舉行法人說明會,法人關注股利配發是否比照去年,總經理姜宏亮表示,因合併在即,基於法人股東與個人股東持股成本的考量,今年的股利評估需加上「合併」的變數,導致今年股東常會將比以往更晚召開,將遲至6月26日舉行,預計5月中董事會才可決定股利政策。
京城銀行今日舉辦2024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京城銀2024年淨收益96.09億元,稅後盈餘50.24億元,較2023年的62.07億元大減19%,每股稅後盈餘4.52元,截至2024年底每股淨值為49.16元。
京城銀2023年獲利創新高,2023年盈餘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配發率首度破5成、達53%,2024年雖然獲利衰退,法人仍關注股利政策是否仍可維持這樣的水準?
總經理姜宏亮表示,過去京城銀的股利政策採取穩健配息方式,但今年情況較特殊,牽涉合併的股份轉換問題,包括所得稅率、二代健保稅率,必須為各個股東進行通盤考量,以追求股東最大實質利益,因此,今年股東常會召開時間會較往年更晚、遲至6月底。
永豐金與京城銀去年底雙方董事會決議,以1股京城銀普通股換26.75元現金加1.15股永豐金普通股,雙方進行合併,當時估算每股對價約53.89元。但如果京城銀配發了股利,股東權益會減少,導致換股與現金都會減少,因此要如同去年的比例配發,或是「少配一點」,讓京城銀董事會相當頭大。
因為若是合併前配發的股利,個人股東須面對所得稅、二代健保加徵等成本,但合併換股後取得的股份與現金,則沒有課稅問題,而法人股東則無此考量,自然是希望能多配些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