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05:12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陳怡慈/台北報導
安泰銀行啟動公開招親,主動邀請中信金、富邦金、國票金、遠東銀進行實地查核。不過,四家機構一致指出,對安泰銀的授信品質有疑慮,加上售價太高,此案實際已經觸礁。
四家受邀買方齊聲對安泰銀的授信品質表達疑慮,安泰銀行總經理丁予康昨(20)日聞訊後說:「我沒有辦法評論」;至於買家所指,安泰銀的逾放比今年大幅攀升,丁予康說:「我也不願意評論。」
安泰銀出售題材發燒,近一周股價大漲15.6%,中信金大股東辜仲諒前(19)日出席第二屆中信盃全國少棒賽開幕儀式,也被問到是否有興趣買安泰銀,辜仲諒說:「只要是好東西、價錢不要太離譜,我覺得OK的啦。」
熟悉辜仲諒的人士指出,辜仲諒意在強調兩件事,一是必須要是「好東西」、另一是「價格要合理」。簡單比較日本東京之星銀行與安泰銀就知道,中信金寧願把錢拿去布局海外。
該名人士解釋,中信金花156億元買日本東京之星銀行,股價淨值比(P/B)僅0.52倍,東京之星一年貢獻中信金稅後純益三、四十億元;反觀安泰銀,要求聘金三、四百億元,一年僅賺二、三十億元,怎麼看都不划算。
除了售價太貴,據了解,此案核心問題在於,四家實地查核的機構,對安泰銀的授信品質都存有疑慮。一家金控就指出,安泰的企業戶,有的是他們根本不會承作的,「買銀行就是要買客戶,怎麼會買了之後,反而要跟客戶說掰掰?」
一家非金控架構的業者則說,他們相當不解,為何安泰銀的逾放比,今年以來會突然大幅攀升,去年12月底才0.38%,今年10月底就飆高到1.35%。
一家旗下沒有銀行也沒有保險的金控,因大股東子女較多,老爸想替沒興趣搞媒體事業的大兒子建構金融版圖,也參與本次實地查核。
該公司高層指出,除了授信品質阻卻迎娶意願,安泰銀日前爆發統源超貸疑雲,也有內稽內控的疑慮。
MoneyDJ新聞 2015-05-08 11:24:07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獨立銀行安泰銀(2849)第一季EPS為0.36元,略低於市場預期,今年業績料維持溫和成長的格局。另外,因金管會擬重新開放金融機構公開收購,推動「民民併」,安泰銀日前股價也在併購題材激勵下而大漲,不過,市場也預期,雖然私募基金一直有意退場,但對有意進行併購的金控而言,目前併購國內銀行的效益較有限,因此獨立銀行要再見到出售案仍有難度。
安泰商業銀行是繼十五家新銀行後,由宏泰集團於第二階段向財政部申請獲准設立的銀行,於1993年開始營業,但雙卡風暴時,安泰銀受創嚴重,因而在2007年引進私募基金隆力集團入股,目前擁有約58%的股權。而在私募基金入主後,近年安泰銀亦調整體質成功,自2009年起即轉虧為盈,近年本業獲利持續穩健成長。
安泰銀去年稅後盈餘為32.01億元,年成長21%,EPS 1.91元,創下近5年新高;資產報酬率(ROA)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分別為0.94%及12.03%,今年將發放現金股息0.6元。
展望今年,安泰銀樂觀看待業績將持續成長,尤其結構性融資、TMU業務及財富管理成長動能最佳,將持續帶進強勁手續費收入動能;而房貸部份,可能繼續維持在目前約770億元左右的規模。
法人則預估,安泰銀今年放款將持平或小幅成長,手續費成長幅度將較大,但整體獲利成長幅度預估將是個位數的溫和成長。
法人也指出,目前股價仍低於淨值,PB約0.98,不過,雖然金管會推動民民併的題材,帶動日前安泰銀股價大漲,但因目前併購國內銀行效益較低,除非是像開發金(2883)為轉型商銀而併購萬泰銀的例子,否則本身已有銀行體系的金控,對於出手併購國內銀行的意願料較低,反而是併購海外銀行能帶來較大效益和市場機會,因此國內獨立銀行要再談成出售案仍有難度,且安泰銀背後的私募基金隆力雖一直有意出場,但其投資成本約在21元,離目前股價仍有一段距離。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c2784165-2062-4421-8346-ce383ad8a79f#ixzz3ZWV724at
MoneyDJ 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