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惱怒衝擊營運?高通:棱鏡門令所有美科技廠受害
精實新聞 2013-11-25 10:22:11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史諾登(Edward Snowden)揭發的「美國政府秘密監控計畫(簡稱:棱鏡門)」似乎已經開始對美系跨國企業造成傷害!
華爾街日報(WSJ)22日報導,高通(Qualcomm Inc.)執行長Paul Jacobs在受訪時坦承,美國政府封殺部份中國企業以及棱鏡門事件已影響到高通在當地的業務。他說,所有美國科技公司都在中國面臨日益升高的壓力。Jacobs雖未明說營運壓力影響到銷售額,但坦承已改變公司在當地的營運方式。高通試圖與部份中國廠商保持良好的夥伴關係、並在當地生產部分的電腦晶片組。上年度(截至9月29日為止)高通有10億美元的營收是來自中國。
網路設備業大廠思科(Cisco Systems, Inc.)11月14日表示,上季來自中國的接單金額下滑了18%;受中國業績續疲的影響,本季全球整體營收預估將下滑8-10%。思科高層不諱言,中國客戶(特別是與官方有關係的企業)可能因棱鏡門事件以及美國政府封殺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而減少下單量。
彭博社6月25日報導,思科發言人John Earnhardt表示,該公司目前僅有不到5%的營收、盈餘是來自中國大陸。他否認思科曾參與過美國政府主導的監控計畫,指稱公司在全球販售相同的設備、從未針對監控計畫進行客製化修改。《中國經濟周刊》在今年6月報導,相對於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大陸企業被美國拒於門外,美國「八大金剛」企業思科、IBM、谷歌(Google)、高通、英特爾(Intel)、蘋果(Apple)、甲骨文(Oracle)、微軟(Microsoft)在中國大陸則是長驅直入,佔據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關鍵領域,它們與美國政府、軍隊保持著緊密聯繫,美國情報部門透過它們的設備、軟體、網絡獲取信息幾乎是零門檻。
美國一場稜鏡門 火了德國IT業 | |||
2013年08月31日 01:04 |
|
||
經濟縱橫 美國一場稜鏡門 火了德國IT業 大型美國互聯網公司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合作被曝光一事,讓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注重數據流通的安全性和匿名性,這給德國提供加密服務的IT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德國之聲中文網)Posteo是一家小型德國家族企業,這家位於柏林公司的業務包括提供加密電子郵件服務。僅僅在過去一周,就有2000個電子郵箱登記成了Posteo的新客戶。自從爆出"稜鏡門"監聽醜聞后,加密電子郵件帳戶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2萬個。一個加密的電子郵箱每月需繳付的費用為1歐元起。購買這種服務的客戶會得到具有匿名功能的SSL加密連接。郵箱所有者將不會被要求填寫個人信息,也不會受到各種垃圾廣告的騷擾。就連付費方式也是匿名的。 無心插柳柳成蔭 Posteo公司創始人勒霍爾(Patrik L?hr)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介紹,他們提供加密電子郵件服務已有四年時間。這個項目的出發點最初並不是要防止情報機構竊取信息,而是服務於那些不願意暴露個人數據的群體。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這項服務發展之快,以至於勒霍爾和團隊現在完全把精力專注在這一個項目上。勒霍爾透露,加密電子郵件服務的盈利也相當可觀。
Posteo公司的口號是:綠色、安全、無廣告 顯然,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泄露美國監控計劃不僅給政治,也給德國的經濟帶來了影響。特別是德國的信息技術行業或會因此受益匪淺。 德國互聯網經濟協會ECO在今年8月公佈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預計直到2016年,德國的雲服務商的數量會以每年37%的速度增長。該協會負責人蘇瑪(Harald Summa)表示:"我們這項調研預測是在稜鏡門曝光之前完成的。監聽醜聞很可能會讓雲服務的業務得到額外的提振。 瓦萊裏奧(Roberto Valerio)是漢堡一家名為"雲安全"公司的總經理。他表示:"我們認為,稜鏡門事件讓我們受益,在過去幾個星期,我們的訪問量和新客戶的數量增加了約20%。" 瓦萊裏奧介紹说,經歷了稜鏡門,網絡用戶們在互聯網服務上發生了觀念性的轉變:"以前對互聯網用戶來说,便宜的價格(盡可能免費)和易用性(越簡單約好)擺在第一位。因此,那些美國供應商也是上選。而今,數據所在地和數據的安全都一躍成了重要因素。不過,無論是稜鏡門之前還是之后,這些變化只限於那些經驗豐富的互聯網用戶。" 信息加密器 不僅僅是雲服務商感覺到了業務的擴展。在大約6個星期內,科隆的兩個大學生推介出的一個Apps也獲得了成功。兩人得到了稜鏡門的啓發設計了"Whistle.im"。它為通信程序添加了加密功能。開發者向顧客保證,和其他的應用程序不同,使用"Whistle.im",客戶之間的消息交流是匿名的。
德國互聯網經濟協會ECO表示,監聽醜聞很可能會讓雲服務的業務得到額外提振。 開發者在使用说明一欄寫道:"我們whistle.im認為,隱私的關鍵問題並不是人們是否有想要隱藏的信息,簡言之,隱私是我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這個免費的App現在已是互聯網上的搶手貨。 稜鏡門給德國--歐洲信息技術行業帶來經濟收益,這一點政客們也有所覺察。在今年8月中旬,德國總理默克爾接受《法蘭克福彙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採訪時说:"我們歐洲人必須共同努力,爭取擺脫對美國和中國的依賴,給客戶提供自己研發出的過硬技術。" 信息技術行業對此類的政治说辭持謹慎態度,"德國製造雲服務"活動的倡議者羅特(Frank Roth)表示:"我想,得知會得到政府協助這樣的消息,每個行業都會為此感到高興。當然,問題的關鍵總是,這種表態最終落實到實際行動時會怎樣。" "雲安全"公司總經理瓦萊裏奧表示了質疑的態度:"我們相信,德國在雲服務上面的受益是短暫性的。因為從長遠來看,德國當局更可能效仿美國人的路線,推動國家機構對互聯網進行監控。" 作者:Mikhail Bushuev 編譯:文木 責編:謝菲 |
《主筆室》谷歌眼鏡恐傷視力,棱鏡門凸顯隱私疑慮
精實新聞 2013-06-13 06:28:44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眼鏡「谷歌眼鏡(Google Glass;見附圖)」的確是一項革命性產品,可以想見的是未來許多行業都會受惠於這項新發明。不過,谷歌眼鏡可能無法成為繼智慧型手機之後的另一項大眾化消費性電子產品。兩大原因:健康、隱私權!
蘋果(Apple Inc.)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上個月在第11屆「D: All Things Digital」(簡稱:D11)科技名人訪談年會上指出,谷歌眼鏡可能對特定市場具有吸引力、但不會是大眾化商品。庫克說他是因為近視而戴上眼鏡,懷疑這世上究竟有多少視力健康的人願意經常性地帶著鏡框。
庫克批評對手產品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意外,就像當初賈伯斯(Steve Jobs)在蘋果還沒推出iBookstore之前也對外宣稱美國人沒有念書習慣。然而,庫克的觀點可能也不無道理:谷歌眼鏡會是一款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可以頻繁使用的產品嗎?
Quartz上個月報導,曾在谷歌眼鏡開發初期提供諮詢服務的哈佛醫學院眼科教授Eli Peli指出,像這樣的科技新品比許多產品更需要附加警語,比如說「不宜長時間不間斷地使用」。《谷歌眼鏡頭號隱憂:不能長期使用、兒童不宜》
人稱「可穿戴運算裝置之父」、擁有35年相關產品設計經驗的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 Mann 3月1日在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官網發表文章指出,谷歌眼鏡會導致眼睛疲勞、甚至是傷害眼睛(特別是兒童),因為使用者的雙眼是具焦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
谷歌眼鏡官網也建議,13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這項產品。此外,做過雷射近視手術的消費者在使用谷歌眼鏡之前需向醫生詢問相關可能風險。
《谷歌眼鏡的另一項隱憂:棱鏡門》
華爾街日報部落格報導,以Joe Barton為首的8位美國跨黨派隱私權黨團成員5月16日聯手寫信給谷歌(Google Inc.)執行長Larry Page,要求他必須確保谷歌眼鏡不會侵犯到他人隱私權。美國國會議員在信中詢問Page,如何避免在沒有取得使用者/非使用者同意的情況下蒐集個人資訊,包括透過臉部辨識功能。議員們要求Page必須在2013年6月14日以前回覆八項相關問題。
諷刺的是,在Page都還沒回答要如何確保谷歌眼鏡不會被濫用之前,前中央情報局(CIA)技術助理Edward Snowden就向英國衛報揭露美國政府如何透過「棱鏡計劃(Prism Program)」秘密監控民眾網路活動。棱鏡門現已被美國許多民眾視為比水門(watergate)、維基解密(Wikileak)更具爭議性的事件。
「真的有那麼嚴重嗎?」也許有人會這麼問。谷歌法務長David Drummond 11日的公開信告訴我們,網路搜尋業龍頭真的很在意棱鏡門。Drummond在信中一開始就點出谷歌在過去15年來努力取得用戶的信任,但也坦承公司會依法提交用戶資料給相關單位。他強調,媒體有關谷歌讓美國政府隨意截取用戶資料的說法絕非事實。
Drummond說網路搜尋引擎龍頭沒有做虧心事,因此敢公開要求美國司法部長Eric Holder、聯邦調查局(FBI)局長Robert Mueller批准在「透明度報告(Transparency Report)」當中揭露,過去累計接獲政府單位基於國安考量(包括依據「外國情報通訊監察法(FISA)」在內)調閱資料的次數以及範圍。微軟(Microsoft Corp)11日隨後也呼應谷歌,要求美國政府允許企業公布官方調閱網路資料的次數。
《棱鏡門可能扼殺行動廣告、Chromebook商機》
Drummond的亡羊補牢措施有用嗎?一名叫John VanRoekel的網友在Page的Google+貼文回應中指出,從很多方面來說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行徑跟谷歌的商業模式沒有兩樣:他們都想蒐集你的個資,以便判斷你未來可能的動向,差別在於NSA端出「打擊犯罪」的口號,而谷歌則是想賣你東西。
Page先前曾說,到處都有攝影機,所以人們遲早會對廁所內帶著谷歌眼鏡的玩家習以為常。真的是如此嗎?街頭攝影機的解析度能比得上谷歌眼鏡?能夠錄製清晰畫面或對話內容?
棱鏡門事件發展至此(註:美國參議員Bill Nelson稱Snowden為叛國者,間接證實他所言不虛?),美國政府若無法提出合理、令人信服的解決方式,你認為「谷歌眼鏡」用戶可以從容自在地出現在美國的公共場合嗎?谷歌眼鏡用戶成了街頭移動監視器,美國政府可能透過錄下的內容進行分析,誰願意靠近帶著谷歌眼鏡的陌生人?
彭博社報導,谷歌旗下YouTube過去6個月的行動廣告營收暴增3倍至3.5億美元。YouTube行銷副總Lucas Watson透露,在10億名全球用戶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透過手持裝置觀賞影片。根據eMarketer Inc的預估,2017年美國行動影片廣告營收上看26.9億美元、較2012年暴增逾10倍。
根據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 Holdings NV)的估計,今年3月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有超過半數曾使用YouTube應用軟體(App);美國至少有7千萬人在3月曾用過YouTube app、年增42%。
谷歌在5月15日Google I/O大會上發表桌面版(支援Chrome瀏覽器、Chrome OS)的「Google即時資訊(Google Now)服務」。這項服務透過用戶的所在位置、Gmail當中航班/飯店訊息提供個人化即時貼推送服務。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7日才說棱鏡計畫不會針對美國公民進行分析。Snowden對英國衛報說,NSA原本是鎖定與外國政府關係密切的外籍人士,後來擴張到可以輕易地截取美國民眾的電子郵件、密碼、通話紀錄、信用卡號碼。Computerworld專欄作家Jonny Evans直言:棱鏡門殺死了雲端服務業!
試想,如果網友不願提供個資、所在位置訊息(或提供虛假資料),谷歌、臉書等科技大廠就沒辦法向廣告主販售個人化廣告。
《Mozilla很火大,ACLU指控美國政府違法》
非營利組織Mozilla(火狐網路瀏覽器開發單位)等八十多個機構、企業11日發起「停止監看我們(Stop Watching US)」的請願網站,呼籲全球網友要求相關單位完整說明網路資訊監控全貌。Mozilla隱私權事務負責人Alex Fowler指出,沒有人可以接受一個隨時被政府秘密監控的網際網路。Mozilla透過公開信表示,NSA監控的報導若屬實、代表所有人的基本權利遭到嚴重的侵犯,美國國會應全面公開NSA的監控計畫內容。
大型非營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11日在曼哈頓地方法院指控NSA藉由秘密法院命令蒐集Verizon客戶通話紀錄,已侵犯到該組織的憲法權。身為Verizon客戶之一的ACLU擔心線民以後不敢再出面尋求法律協助。ACLU要求法院制止NSA的違法行為並清除已取得的紀錄。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8d67a5b9-a6db-433f-885b-c65493c825a7&c=MB010000#ixzz2W3mbnLtS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