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是2011年買的,

也就是開始關注股市一年後,

為何買呢?

不只是因為2010年的業績很好,

同時媒體也預估了2011年的營收獲利,前景看好,

剛好台股回檔,華建回檔又更甚台股(現在來看,當然是因為之前漲多),所以在16塊多就買了…

但2011年的台股走勢不佳,華建也是如此,所以在又跌了一波後,又買來攤平。

為何呢?因為公司說這幾年賺得多也穩定了,會多回饋股東一些,

平均持股成本14.7

 

結果,華建又繼續跌,但是在公布股利之後,有反彈一些,

因為殖利率算高,

但其實,股利和想像中的「多回饋」有些差距,因為息+股只有接近六成…(現在來看,的確算是回饋不少了…,唉…股市新手狀況八)

也一度有填息(以自己的持股成本),但只有一天就回跌了,

然後就彈不起來了…

為何呢?一方面是2011年的台股很慘,最重要的應該是媒體的營收獲利預估失準了(現在來看,營建股的入帳期有時還真不好抓)

而且後來進去入帳空窗期,就更難彈了,

 

股利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啊就入帳空窗啊…)

到了2014年,也沒股利可發了…

 

那為何沒認賠賣出呢?

因為建案一直傳出熱銷的訊息(如果不是IFRS,搞不好就沒有所謂空窗了,IFRS差好大啊…)

股價覺得差不多就是谷底了…(其實還是有繼續跌…)

就等它入帳 (要等兩年…唉,難捱…)

 

但不知為何,2/6長紅突破麻花均線

2/19、2/20再兩根長紅站上短期均線,

然後又整理一段時間,

3/31長紅突破整理平台,

4/16再開攻突破另一個整理平台,收15.35。

經過了三年,終於回到成本區了…

接著華建就在七天狂飆到20.4收長黑,

這期間,就只有抱著,沒加碼,

因為,

完全不知在漲什麼啊…

 

然後爆出萬安生命可能有打算搶經營權,

但這消息一曝光,

股價就狂跌了,

跌的速度和漲的速度差不多,

於是在5/7就賣出了16.3。(走勢不佳,加上融資似乎鬆動)

 

也許華建建案入帳後,股價會更有表現,但還是決定賣出,準備換股

 

賣的點位,從事後線形來看,不算很好,(多檢討)

但扣掉稅和手續費,有10趴的報酬率,真的很感恩了…

(畢竟現在回想當時買股,真是狀況八)

(買股真的是高風險,賺賠都不知就要被課一大堆稅…)

 

 

心得

一、營建股的入帳有時很難抓,IFRS實施後差更大 (多檢討)

二、看新聞要很小心 (但一般散戶除了小道,來源就是新聞了…)

三、不要以為漲多回檔就能介入

四、不要以為可預期的高股息就去攤平…

五、不同產業能發出來的股息也有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