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Yen ·  · NSYSUProfessor

上面公司名稱全部錯的離譜:上海新匯原創是上海公司,台灣的美商原創科技文化是台灣公司,這裡面共通之處是這二家公司都是美國人掛CEO 歐嘉棋先生,然二家公司獨立營運,沒有互相投資,更沒有台灣公司把台灣公司移到上海的荒謬言論。中資也沒有投資美國公司,而是美國公司由歐嘉琪先生跟新匯集團在上海合資設立新匯原創,並非中國新匯集團投資美國公司。按照立委如此一說,所有在台灣的美商,若是在中國設公司,也都不準營運了是嗎? 更何況歐嘉琪先生早年就貢獻二岸教育IT產業,目標也是要推展數位影音跟全球串接,完全是文化工作,為避開政治問題,設立這樣的公司架構世尊從現有過去政治現實處境,像日前他公司轉播來台演出的費城交響樂團到上海直播。立委何不再去追有多少公司是台灣公司在大陸設公司? 難道不能在大陸做生意? 我們台灣人不能有自主群求生存?
上面承包案件名稱也都不對,原創沒有承接蒙特婁音樂節展演活動、更沒有承接一○○年金曲獎,立偉若是真要質詢,要查清楚,應該先做好功課,並且詢問當事人,不是把事情揭露後,可以不顧一切也不負責任。
我今日會電告本公司律師,對這件事情揭露報社以及立委等,在必要時,為保障個人名譽與尊嚴,提出最嚴正的抗告。音樂人不同政治人物,我們努力一輩子不受尊重就罷,被污蔑,絕不寬恕!
 
真好笑的立委,搞錯公司名,亂扯亂接,台灣美商怎能直接到中國大陸跟大陸公司合資? 事實上台灣這家美商也從沒有去跟中資做合資公司。立委糊塗搞錯公司名,就亂移花接木,是想要混淆視聽 ? 但事實勝於雄辯。不要選舉一到,就亂掰瞎說,不管什麼黨派,最後都要為人民求福祉,求生存,立委責任是什麼,似乎也都忘本,只為了攪亂試聽 ? 試問,所謂中資你說的事實既然不符,那你怎要道歉法?都不用向社會大眾認錯? 每次出錯,都不用承認,一再浪費社會資源? 民間有沈默的一群人,不要逼我們反撲。

 

 

 

2014-06-20

〔記者蘇芳禾、楊明怡/台北報導〕馬政府宣稱要提升台灣流行音樂之創、製、銷能量,帶動產業創新及升級,特地在文化部下成立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但民進黨立委何欣純發現,文化部流行音樂網站「iTaiwan Music」(見圖,取自網站)竟讓疑似有中資、中國官方背景的廠商承包。

何欣純痛批,難道台灣沒人才可以做政府的外包案嗎?向國外宣傳台灣流行音樂的網站竟由中資廠商承包,文化部絲毫不設防、產業發展定位也不清楚,還好意思說要帶動產業創新?

文化部︰「台灣原創」無中資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長張崇仁及該局流行音樂產業組長曾金滿均表示,原創文化科技無中資。但對文化部如何把關審查,兩人都無法回答。文化部科長黃冠棟則表示,據他側面了解,工程會已取消中資企業的投標限制,「如果有,我們一定依規定審理。」

原創文化科技聯絡人嚴子貿則相當激動,再三強調公司絕無中資,希望立委不要「自相殘殺」,「台灣人被外國人欺負得還不夠嗎?」

何欣純曾揭露iTaiwan Music網站直接引述中國新聞,且對中國文化部、台灣文化部傻傻分不清楚。例如「文化部發布二○一三中國網絡音樂市場年度報告」的標題,就引發立委質疑「台灣文化部難道是中國傳聲筒?」在立委要求後,iTaiwan Music將該則訊息標題「文化部」改為「中國大陸文化部」。

立委︰假美資、真中資

何欣純進一步追查發現,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資訊,承包文化部流行音樂網站標案的「台灣原創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原創),其母公司為「美商原創分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美商原創),為僑外資性質。美商原創又在二○○八年與上海新匯集團宣布成立新型合資企業,且把公司總部遷到上海。

她指出,「上海新匯集團」(簡稱SSCEG)來頭不小,是上海市委直接牽頭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等出資組建,並由市委宣傳部直接主管,為中國首家跨媒體經營的音像產業集團,「中國管制媒體很嚴格,可在中國成立媒體的,都是官股公司居多。」

何欣純說,台灣原創負責人歐嘉棋(Thomas J. Olscheske) 曾任職上海新匯原創的執行董事,根本就是「假美資、真中資!」文化部的審查機制形同虛設,台灣原創連年包下政府的「流行音樂辦公室」專案、一○○年蒙特婁音樂節展演活動、一○○年金曲獎共五千多萬的委託案,她要求文化部應說清楚。

嚴子貿則說,因為「理念不合」,原創已以換股方式取回歐嘉棋的股份,去年七月間簽約,現在只是等台、美兩地跑完行政流程,歐實質上與原創文化已無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喔…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